1944年塔林战役
1944年塔林战役(Таллин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 1944)是伟大卫国战争中列宁格勒方面军左翼在波罗的海舰队支援下,为消灭爱沙尼亚境内的德军和解放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于1944年9月17日至26日发动的进攻战役,是波罗的海沿岸战役的组成部分。
战前形势[编辑]
在战役之前,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为苏联元帅列·亚·戈沃罗夫)左翼的第8集团军和第2突击集团军对在爱沙尼亚东北部防御的德军构成了有利的包围态势。红军正面的是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纳尔瓦战役集群,并由第1航空队和海军支援。德军在爱沙尼亚建立了防御阵地,设置了大量工事和障碍物,在纳尔瓦地峡及楚德湖与沃尔茨湖之间德防御最为完善。红军第8集团军和第2突击集团军的兵力比德军多0.5倍,炮兵几乎多1倍。根据战役计划,第2突击集团军向拉克韦雷方向德军纳尔瓦集体后方实施主攻,此后,主力转而向西并向塔林发动进攻,第8集团军的任务是准备在德军防御被削弱或从纳尔瓦河地段退却的情况下,随即从纳尔瓦河地区向西进攻。在战役准备期间,第2突击集团军在短期内从纳尔瓦地段向塔尔图一带隐秘部署。第25独立河艇支队顺利将拥有10万余人、1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近4000辆汽车的集团军渡送过乔普洛耶湖(介于楚德湖与普斯科夫湖之间),随后以其火炮支援沿楚德湖西岸进攻的该集团军右翼各部,该河艇支队保障了第8集团军的1个师在楚德湖北岸的德军纳尔瓦集团后方登陆。[1]
战役进程[编辑]
9月17日,在猛烈的炮兵和航空火力准备后,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员为伊·伊·费久宁斯基中将)发起进攻,第13航空集团军和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一天内就出动了600余架次。第2突击集团军在右翼强渡埃马约吉河后,于进攻第一天就突破了德军防御纵深约18公里。为此,德军统帅部被迫开始将纳尔瓦战役集群后撤,而第2突击集团军和18日夜间转入进攻的第8集团军(司令员为菲·尼·斯塔里科夫中将)开始追击敌人,迅猛向西和西南方向推进。22日,第8集团军在舰队兵力支援下,解放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23日,第2突击集团军解放了派尔努(佩尔诺夫),并推进至里加湾。与此同时,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员为弗·菲·特里布茨海军上将)于21日至24日配合陆军进攻,分别在昆达湾、洛克萨湾、塔林、帕尔季斯基实施登陆,并攻占了塔林西北的奈斯岛,同时封锁德军的海上撤退通道。26日,第2突击集团军在沿滨海地带向南推进时,进入拉脱维亚境内。[1]
战役结果[编辑]
经过塔林战役后,苏联红军重创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解放了爱沙尼亚大陆全部地区,德军被迫从芬兰湾撤走兵力。波罗的海舰队在波罗的海的态势得到改善,为解放爱沙尼亚岛屿地区创造了条件。由于战功和英勇表现,30支部队和兵团被授予“塔林”称号,7支被授予“佩夫诺夫”称号,51支被授予勋章。[1]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