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顿湖战役
巴拉顿湖战役(Балато́н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是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红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为抗击德国国防军的反攻,于1945年3月6日至15日间在巴拉顿湖一带(匈牙利境内)爆发的战役。
战役背景与双方部署[编辑]
在布达佩斯战役于1945年2月结束后,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司令员为苏联元帅罗·雅·马利诺夫斯基)和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司令员为苏联元帅费·伊·托尔布欣)着手准备维也纳方向的进攻战役。与此同时,德军统帅部为转入反攻在巴拉顿湖一带集结了重兵,其中装备了最新式坦克的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也从阿登山区调到该方向。位于德军进攻正面的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下辖近卫第4集团军、第26集团军、第27集团军、第57集团军、第17航空集团军以及隶属该方面军的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德军集中了南方集团军群和E集团军群所属的31个师(含11个装甲师)、5个战斗集群、1个摩托化旅、4个突击火炮旅,总计兵力43.1万人,有5630门火炮和迫击炮、877辆坦克和突击火炮、900辆装甲运输车、850架飞机,其中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面占有优势,数量为红军的2.1倍。德军统帅部意图通过对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发动进攻,恢复多瑙河的防御,夺取匈牙利的石油产地,消除红军对奥地利工业区和德国南部工业区的威胁。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以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实施固守防御,阻击和消耗德军进攻力量,尔后向维也纳发起进攻。此时,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编有37个步兵师、6个保加利亚步兵师、2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1个骑兵军,共40.7万人,装备有7000门火炮和自行火炮、40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965架飞机。方面军将参战部队布置为两个梯队,近卫第4集团军、第26集团军、第57集团军和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在第一梯队担任防御,第27集团军作为第二梯队,第23坦克军、第18坦克军、近卫第1机械化军、近卫第5骑兵军、第84步兵师和6个炮兵旅作为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的主力集中在德军可能的主攻方向,即近卫第4集团军和第26集团军的防御阵地上。[1]
战役进程[编辑]
3月5日夜,德军首先从巴拉顿湖以南地带向考波什堡以及从德拉瓦河一线向北分别实施进攻。6日晨,德军对防守在韦伦采湖和巴拉顿湖之间的近卫第4集团军和第26集团军展开主攻,集中了强大的装甲突击集团(部分进攻正面投入每公里50—60辆坦克),意图分割红军防御力量,并向多瑙河挺进。红军则以不间断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对付德军突击集团的猛攻,其中第17航空集团军仅在6日一天就出动了358架次,并有227架次是针对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的打击。方面军司令部在判明德军主攻方向后,当即加强了近卫第4集团军和第26集团军的防御,各快速兵团被调到谢赖盖耶什以南加强防御,第27集团军各部占据了韦伦采湖至沙尔维兹运河的防御阵地。为了巩固南翼,方面军从预备队抽调第133步兵军到佩奇一带。在经过第一天进攻后,德军仅在主攻方向楔入红军沙尔维兹运河以西防御约2公里,楔入谢赖盖耶什地带防御约3—4公里。同时,第57集团军、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和南斯拉夫第3集团军也在巴拉顿湖以南和德拉瓦河各登陆场阻击德军进攻。7日,交战更加激烈,德军集结2个步兵师和170余坦克对第26集团军的阵地发起进攻,近卫第5骑兵军和其他方向调来的炮兵部队前去加强第26集团军的防线,从而在谢赖盖耶什以东集中了有160门火炮的炮兵集团,对德军攻势形成了有力阻击。当天,德军仅在韦伦采湖以南和沙尔维兹运河以西推进了2—3公里。[1]
3月8日至10日,德军不顾损失,继续增兵进攻,将3个装甲师(第2装甲师、党卫军第9装甲师、党卫军第3装甲师)投入战斗。14日,德军将作为预备队的第6装甲师投入战场。激烈的战斗总共持续了10个昼夜,但德军最终仅楔入红军韦伦采湖以南的防御12公里,楔入沙尔维兹河以西防御约30公里,为此损失了4万余人、约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00门火炮和迫击炮,被迫于15日停止进攻,转入防御。[1]
战役结果[编辑]
巴拉顿湖战役是苏联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最后一次防御战役,而德军未能在此次战役中实现战役意图,并由此消耗了大量兵力。在巴拉顿湖战役结束后,苏联红军随即于3月16日发动了维也纳战役。[1]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