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列茨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叶列茨战役

叶列茨战役Елецкая операция)是伟大卫国战争西南方面军右翼在莫斯科战役反攻阶段,于1941年12月6日至16日实施的进攻战役。

战役部署[编辑]

根据西南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谢·康·铁木辛哥的计划,由第13集团军费·雅·科斯坚科中将指挥的方面军战役集群,对德军第2集团军不断深入的3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师实施侧翼突击,力求围歼叶列茨地带的德军集团,随后继续向西北防线的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后方展开进攻。实施主攻的科斯坚科战役集群包括2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1个坦克旅,从东南面向利夫内对德军叶列茨—利夫内集团的侧翼和后方发动进攻,以第13集团军组成的突击集群从西北面迂回叶列茨,从而辅助科斯坚科的战役集群。[1]

战役进程[编辑]

12月6日,以第13集团军组成的辅助突击集群率先展开进攻,从而牵制住该方向的德军。7日,方面军战役集群进入战场,在突破德军抵抗后,向叶列茨后方推进。与此同时,第13集团军叶开始了直接攻打叶列茨的战斗。9日,在航空兵的支援下,第148步兵师经过顽强战斗解放了叶列茨全城。10日,方面军战役集群在不断推进下,切断了利夫内—叶列茨的交通线,使德军无法向西撤退。与此同时,西南方面军第3集团军第40集团军一部利用有利态势准入进攻,最终重创了德军第34军[1]

战役结果[编辑]

经过叶列茨战役,西南方面军右翼挺进了80—100公里,达到柳博夫沙以西、巴甫洛夫卡、利夫内,直至克申河以西10—20公里一线。红军在战役期间解放了8000多平方公里领土、400个城镇村社,其中包括叶列茨叶夫列莫夫两市,并歼敌1.6万人,消除了在叶列茨地带制造的突出部。[1]

参考[编辑]

  1. 跳转至: 1.0 1.1 1.2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1133-1134页

相关内容[编辑]

胜利旗 伟大卫国战争相关战役 
1941年6月-1941年11月
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 杜布诺—卢茨克—罗夫诺 斯摩棱斯克(叶利尼亚) 列宁格勒 基辅 第一次哈尔科夫 莫斯科防御阶段
1941年11月-1942年6月
莫斯科反攻阶段 罗斯托夫 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 第二次哈尔科夫 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
1942年7月-1943年6月
斯大林格勒 高加索(图阿普谢) 罗斯托夫 “火花”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 伏罗希洛夫格勒 第三次哈尔科夫
1943年7月-1944年5月
库尔斯克(奥廖尔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 米乌斯 斯摩棱斯克 顿巴斯 第聂伯河(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 梅利托波尔 基辅) 布良斯克 新罗西斯克—塔曼 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 基洛沃格勒 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 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 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 乌曼—博托沙尼 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 敖德萨) 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 克里木
1944年6月-1944年12月
维堡 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 白俄罗斯(卢布林—布列斯特) 利沃夫—桑多梅日 雅西—基什尼奥夫 东喀尔巴阡 波罗的海沿岸(里加 塔林 梅梅尔) 贝尔格莱德 德布勒森 布达佩斯
1945年1月-1945年5月
维斯瓦河—奥得河(桑多梅日—西里西亚 华沙—波兹南) 东普鲁士(柯尼斯堡) 下西里西亚 东波美拉尼亚 巴拉顿湖 摩拉维亚—俄斯特拉发 上西里西亚 维也纳 柏林 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