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1943年沃罗涅日战役
1943年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

1943年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Воронежско-Касторнен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 1943)是伟大卫国战争沃罗涅日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左翼部队在1943年1月24日至2月2日间发动的一次进攻战役。

战役背景与双方部署[编辑]

德军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战役中被红军击败后,其第2集团军及匈牙利第3军(共10个德国师和2个匈牙利师,总计12.5万人,2100门火炮和迫击炮,65辆坦克)处在一个向东突出的突出部中。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为雅·季·切列维钦科中将)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为菲·伊·戈利科夫上将)分别从南北两面形成夹击之势。[1]

战役意图是从南北两面向德军第2集团军两翼进攻,即向卡斯托尔诺耶方向实施总攻,从而围歼德军并解放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一带,为后续进攻库尔斯克哈尔科夫创造条件。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40集团军从南面,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第13集团军从北面分别作为主攻力量突击德军防线,同时,还计划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第38集团军第60集团军分别从从东北面和东面实施进攻,将沃罗涅口—卡斯托尔诺耶一带的德军分割成若干部分。战役预定在74公里长的战线上分四个进攻阵地突击德军防线,从两个方面军中抽调4个集团军的兵力参加这一战役,战役期间的空中支援由第15航空集团军第2航空集团军一部(共527架飞机)负责。在主要进攻阵地,集中了参战部队的72%步兵、90%炮兵和100%坦克,使红军在局部地区形成了很大的对敌优势。各主攻地段上的炮兵密度为每公里40—90门火炮,炮击时长预计30—100分钟。[1]

战役进程[编辑]

1月24日,得到第4坦克军支援的第40集团军率先向戈尔舍奇诺耶卡斯托尔诺耶一线展开进攻,即使遭遇德军顽强抵抗以及恶劣的气候影响,但该集团军仍在两天内推进了20—25公里,对据守沃罗涅日的德军形成合围威胁。为此,德军统帅部命令部队向顿河对岸撤退。25日,第60集团军在追击德军的过程中解放了沃罗涅日,同时,第38集团军也转入进攻。26日,第13集团军也开始发动进攻,向卡斯托尔诺耶方向发动进攻。28日,第40集团军、第13集团军和第38集团军的突击部队在卡斯托尔诺耶一带会师,切断了德军向西退却的主干道,而第13集团军和第40集团军一部兵力也继续西进,构成包围圈外层。德军第2集团军大部兵力和匈牙利第3军,共约9个师的兵力在卡斯托尔诺耶东南部陷入合围。[1]

红军为了歼灭被围的轴心国部队,抽调了第38集团军和第40集团军部分兵力,而该两个集团军利用既有战果向季姆河—奥斯科尔河发动进攻。但由于红军对包围圈内的德军不具备兵力优势且缺乏密切协调,无法攻占包围圈内德军的主要阵地,导致包围圈内的战斗一直拖延。德军第2集团军的6个步兵师部分兵力则在2日至17日间在奥博扬一带向西突围。[1]

战役结果[编辑]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使红军击溃了德军11个步兵师的重兵集团,向前纵深推进了约120公里,解放了沃罗涅日州库尔斯克州大片领土,为向库尔斯克哈尔科夫继续进攻创造条件。[1]

参考[编辑]

  1. 1.0 1.1 1.2 1.3 1.4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1049-1050页

相关内容[编辑]

胜利旗 伟大卫国战争相关战役 
1941年6月-1941年11月
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 杜布诺—卢茨克—罗夫诺 斯摩棱斯克(叶利尼亚) 列宁格勒 基辅 第一次哈尔科夫 莫斯科防御阶段
1941年11月-1942年6月
莫斯科反攻阶段 罗斯托夫 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 第二次哈尔科夫 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
1942年7月-1943年6月
斯大林格勒 高加索(图阿普谢) 罗斯托夫 “火花”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 伏罗希洛夫格勒 第三次哈尔科夫
1943年7月-1944年5月
库尔斯克(奥廖尔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 米乌斯 斯摩棱斯克 顿巴斯 第聂伯河(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 梅利托波尔 基辅) 布良斯克 新罗西斯克—塔曼 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 基洛沃格勒 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 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 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 乌曼—博托沙尼 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 敖德萨) 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 克里木
1944年6月-1944年12月
维堡 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 白俄罗斯(卢布林—布列斯特) 利沃夫—桑多梅日 雅西—基什尼奥夫 东喀尔巴阡 波罗的海沿岸(里加 塔林 梅梅尔) 贝尔格莱德 德布勒森 布达佩斯
1945年1月-1945年5月
维斯瓦河—奥得河(桑多梅日—西里西亚 华沙—波兹南) 东普鲁士(柯尼斯堡) 下西里西亚 东波美拉尼亚 巴拉顿湖 摩拉维亚—俄斯特拉发 上西里西亚 维也纳 柏林 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