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列宁格勒保卫战
不是列宁格勒害怕死亡,而是死亡害怕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战役Битва за Ленинград)是伟大卫国战争苏联红军为保卫列宁格勒并粉碎法西斯德军对西北战略方向的入侵,于1941年7月10日至1944年8月9日持续的一系列防御和进攻战役。

战前意图和部署[编辑]

纳粹德国军政高层考虑到政治、经济和战略意义等诸多因素,将列宁格勒定为其侵略的首要目标之一。在“巴巴罗萨计划”中,攻占涅瓦河畔的这座城市被视为“刻不容缓的任务”。纳粹领导层认为,攻占列宁格勒,不仅剋实现其战略目的,而且可以实现其政治目的,还妄图从地球上抹掉这座城市,杀光居民,从而消灭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德军为此组建了庞大的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为威廉·冯·里布元帅),辖第16集团军第18集团军第4装甲集群,共29个师,其中包括6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在东普鲁士以及克莱佩达(梅梅尔)至戈乌达普一线展开,其任务是消灭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联红军,并在中央集团军群一部兵力和从芬兰进攻的军队协同下,夺取列宁格勒喀琅施塔得,配属北方集团军群的第1航空队,共700架战机也将支援其进攻。在芬兰东南部,芬军的两个集团军,共15个步兵师(含1个德军师)有3个旅,将从拉多加湖奥涅加湖之间以及卡累利阿地峡转入进攻,计划与德军会合于斯维里河及列宁格勒一带。在芬兰方向,德军第5航空队的240架飞机和芬兰空军的307架飞机将对进攻部队提供支援。[1]

随着红军波罗的海沿岸防御战役败退后,德军于1941年7月10日从韦利卡亚河一带发动了直取列宁格勒的进攻。在德军的进攻方向有红军的北方面军(司令员是马·米·波波夫中将,辖第7集团军第23集团军,共8个师)和西北方面军(司令员是彼·彼·索本尼科夫少将,辖第8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27集团军,共31个师又2个旅),但红军已有22个师损失过半。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考虑到敌人可能进攻列宁格勒,遂将芬兰湾伊尔门湖之间的防御任务移交给北方面军,调其一部兵力从南面保卫列宁格勒。卢加河是列宁格勒南面的重要屏障,北方面军司令部为此建立了由6个步兵师、2个民兵师、2所列宁格勒军校、1个独立山地步兵旅组成的卢加战役集群,康·帕·皮亚迪舍夫中将负责指挥该集群,并率部向卢加河开进。此时,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对列宁格勒方向的红军守军占有很大优势,其步兵多1.4倍,火炮多3倍,迫击炮多4.3倍,坦克多0.2倍,飞机多8.8倍。[1]

为了便于对西北方向的红军各部进行指挥,国防委员会于1941年7月10日成立了西北方向总司令部,苏联元帅克·叶·伏罗希洛夫任总司令,联共(布)中央书记安·亚·日丹诺夫兼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统一指挥北方面军西北方面军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1]

1941年7月—9月:德军对列宁格勒的攻势[编辑]

1941年7月—1942年11月列宁格勒战役态势图

1941年7月10日,德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重创苏联红军后继续进攻,从列宁格勒西南部和北部外围地区展开进攻,同时也对卢加诺夫哥罗德旧鲁萨爱沙尼亚彼得罗扎沃茨克奥洛涅茨等方向发动进攻。月底,德军推进至纳尔瓦河卢加河姆加河一线,并在红军的激烈抵抗下转入防御。而在奥洛涅茨、彼得罗扎沃茨克、斯维里河等方向,红军陆上部队在拉多加湖区舰队的支援下进行了顽强的防御作战,从而将德军阻挡在斯维里河一线。[1]

1941年8月8日,德军在赤卫队城方向转入进攻。10日,德军攻占了金吉谢普。与此同时,在卢加方向,卢加战役集群各部队英勇作战,击退了德军的数次进攻。在诺夫哥罗德—丘多沃方向,德军第16集团军于16日占领了诺夫哥罗德西半部,后又在19日占领了诺夫哥罗德全市,红军由此退守小沃尔霍韦茨河对岸。20日,德军又占领了丘多沃。21日,列宁格勒西南方向的德军推进至赤卫队城一带,并意图从东南迂回列宁格勒,但被红军成功阻止。22日,两军在奥拉宁鲍姆方向开始了激烈的战斗,但德军被红军阻挡于科波里耶东北。[1]

1941年8月23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将北方面军分编为卡累利阿方面军(首任司令员为瓦·亚·弗罗洛夫中将)和列宁格勒方面军(首任司令员为马·米·波波夫中将)。同月29日,国防委员会叶撤销了西北方向总司令部,将卡累利阿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直接隶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

1941年8月底,德军在变更部署后沿莫斯科—列宁格勒再次发起进攻,并夺取了柳班(23日)、托斯诺(29日)等城市。30日,德军再次从赤卫队城方向发动猛攻,但仍遭到红军的顽强抵抗,其进攻被化解。[1]

1941年9月1日,从卡累利阿地峡进攻的德军和芬军推进至凯克斯霍尔姆维堡以东30—40公里一线,由此对列宁格勒形成了南北合围的态势。8日,德军冲过姆加并攻占了施吕瑟尔堡(彼得要塞),从而切断了列宁格勒的陆上通道,由此开始了对列宁格勒的封锁。9日,德军对列宁格勒发起了新的进攻,主攻方向在赤卫队城以西。为了攻占赤卫队城,德军对该市实施了猛烈的炮击和空袭,一度推进至该市近郊。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部为了打退德军的猛攻,将一部兵力从卡累利阿地峡抽调至德军主攻方向,民兵也投入了战斗,大批海军军人离舰上岸作战。至月底,列宁格勒西南面和南面的战线趋于稳定,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攻占列宁格勒的意图未能实现,并且还随着部分兵力被抽调至进攻莫斯科而无法实现。此时,红军还在蒙海峡群岛汉科半岛、塔林海军基地、奥拉宁鲍姆登陆场喀琅施塔得进行中英勇防御战,从而保卫着列宁格勒的海上通道。[1]

1941年9月21日,在进攻列宁格勒失败后,希特勒决定对这座城市进行封锁,并在其《关于封锁列宁格勒》的报告提出“(2)首先我们要对列宁格勒进行封锁(严密封锁),如有可能,即以炮兵和航空兵破坏该城……(4)可让‘要塞守军’残部留该处过冬。待春天我们将打入市内……凡是还活着的统统赶到俄国腹地或将其俘虏,要把列宁格勒夷为平地,并把涅瓦河以北地区割让芬兰”。[1]

1941年10月—12月:德军强化封锁[编辑]

1941年10月中旬,由于未能实现从南面攻占列宁格勒的企图,德军决定转向季赫温方向,推进至斯维里河,计划在此与芬军会合,从而完全封锁列宁格勒[1]

1941年11月8日,德军攻占了季赫温,切断了通往拉多加湖的最后一条铁路,从而给苏联红军经水路补给列宁格勒造成了重大困难,但德军未能按计划推进至斯维里河一线。月中旬,红军转入反攻。20日,红军收复了小维舍拉。次月9日,红军又夺回了季赫温,并将德军赶至沃尔霍夫河一线。(见:季赫温战役[1]

“生命之路”示意图

在列宁格勒市内,形势依然严峻,拉多加湖成为了陆上交通线被切断后的唯一可用交通线。拉多加湖区舰队及其所辖西北内河航运公司为运送给养、弹药、武器和疏散人员进行着忙碌运作,仅在秋季通航期间就运送了6万吨物资。11月中旬,湖上航行因封冻而中止。而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指示于11月22日在拉多加湖上开辟了军用汽车线路。在1941年冬,这条冰上公路就运送了36.1万多吨物资,其中包括27.1万吨粮秣,并从城中疏散了约55万居民和3700车皮工厂设备以及其他昂贵财产。(见:生命之路[1]

1942年:红军解围失败[编辑]

1942年1月至4月,列宁格勒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的突击兵团从东西两面夹攻,但第2突击集团军因孤军深入在柳班附近全军覆没。(见:柳班战役[1]

1942年8月至10月,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又发动了锡尼亚维诺战役,未能接触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并再次遭到重创。[1]

1943年:对列宁格勒封锁的突破[编辑]

1943年1月12日,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为列·亚·戈沃罗夫中将)所属的第67集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员为基·阿·梅列茨科夫大将)所属的第2突击集团军全部兵力及第8集团军一部兵力,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命令实施了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封锁的火花行动。在远程航空兵、炮兵和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的支援下,两方面军在施吕瑟尔堡锡尼亚维诺之间的狭小突出部(位于拉多加湖南岸)展开进攻。18日,两方面军在第五工人新村和第一工人新村一带会师,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陆上封锁,并在拉多加湖南岸打开了一条宽8—11公里的走廊。经过17昼夜施工,迅速开设了一条铁路线和一条公路线,恢复了对列宁格勒的陆上运输。[1]

1943年夏秋季,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对威胁着陆上运输线的德军集团发动进攻,肃清了德军在沃尔霍夫河的基里希桥头堡,并解放了锡尼亚维诺,巩固了列宁格勒陆上走廊的安全性。[1]

1944年:红军在西北方向的攻势和完全解除列宁格勒之围[编辑]

1944年1月—7月列宁格勒战役态势图

1944年1月,随着在其他各方向的节节胜利,苏联红军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两市间实施进攻已存在成熟条件。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为列·亚·戈沃罗夫大将)所属的第2突击集团军第42集团军第67集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员为基·阿·梅列茨科夫大将)所属的第8集团军第54集团军第59集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司令员为马·米·波波夫大将)所属的第1突击集团军第22集团军波罗的海舰队拉多加湖区舰队奥涅加湖区舰队密切协同,发动了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位于德军占领区的13个红军游击旅也参加了作战。14日,红军从奥拉宁鲍姆登陆场罗普沙发动进攻,同时在诺夫哥罗德方向的红军也转入进攻。15日,列宁格勒方向的红军向红谢洛转入进攻。16日,柳班方向的红军转入进攻。20日,从奥拉宁鲍姆登陆场和列宁格勒进攻的各兵团经激烈作战,在罗普沙附近会合,并歼灭了被合围在彼得宫城斯特列利纳的德军集团;而诺夫哥罗德在当天解放。月底,普希金赤卫队城托斯诺柳班丘多沃新索科利尼基等城市也相继解放。[1]

1944年2月12日,未待德军站稳进攻,红军正面部队协同游击队解放了卢加。15日,完成了既定任务的沃尔霍夫方面军被撤销,而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继续沿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方向追击德军。次月1日,红军进入拉脱维亚境内。在经过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后,列宁格勒州绝大部分、加里宁州一部被红军解放,而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也被彻底解除。[1]

1944年夏,列宁格勒方面军卡累利阿方面军(司令员为基·阿·梅列茨科夫大将)在波罗的海舰队拉多加湖区舰队奥涅加湖区舰队的配合下,对列宁格勒北面的德芬军队展开攻势,发动了维堡战役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役,解放了卡累利阿-芬兰大部,并迫使芬兰退出战争。[1]

1944年8月10日,持续了900多天的列宁格勒战役结束。[1]

战役影响[编辑]

列宁格勒战役对苏德战场其他方向的军事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德军为进攻和封锁列宁格勒投入了大量兵力,包括其北方集团军群和芬军全部,德军统帅部无法从列宁格勒方向抽调兵力补充其他战略方向。在列宁格勒战役结束后,列宁格勒方面军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大量兵力能够腾出来,可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将其调动到其他战略方向。[1]

参考[编辑]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630-638页

相关内容[编辑]

胜利旗 伟大卫国战争相关战役 
1941年6月-1941年11月
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 杜布诺—卢茨克—罗夫诺 斯摩棱斯克(叶利尼亚) 列宁格勒 基辅 第一次哈尔科夫 莫斯科防御阶段
1941年11月-1942年6月
莫斯科反攻阶段 罗斯托夫 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 第二次哈尔科夫 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
1942年7月-1943年6月
斯大林格勒 高加索(图阿普谢) 罗斯托夫 “火花”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 伏罗希洛夫格勒 第三次哈尔科夫
1943年7月-1944年5月
库尔斯克(奥廖尔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 米乌斯 斯摩棱斯克 顿巴斯 第聂伯河(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 梅利托波尔 基辅) 布良斯克 新罗西斯克—塔曼 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 基洛沃格勒 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 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 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 乌曼—博托沙尼 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 敖德萨) 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 克里木
1944年6月-1944年12月
维堡 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 白俄罗斯(卢布林—布列斯特) 利沃夫—桑多梅日 雅西—基什尼奥夫 东喀尔巴阡 波罗的海沿岸(里加 塔林 梅梅尔) 贝尔格莱德 德布勒森 布达佩斯
1945年1月-1945年5月
维斯瓦河—奥得河(桑多梅日—西里西亚 华沙—波兹南) 东普鲁士(柯尼斯堡) 下西里西亚 东波美拉尼亚 巴拉顿湖 摩拉维亚—俄斯特拉发 上西里西亚 维也纳 柏林 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