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武装力量
苏联武装力量[1](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缩写 ВС СССР),是苏联的军事组织,其使命是保卫苏联人民的社会主义成功,捍卫苏联的自由与独立,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力量一道,共同保障社会主义阵营的安全。在世界大战以后,苏联武装力量分为战略火箭军、陆军、国土防空军、空军和海军等五大军种,同时还包括武装力量后勤、各级民防司令部和民防部队。在苏联武装力量建制内,还包括边防军和内卫部队。武装力量在人员训练和教育、指挥干部培训、组织和补充方面有统一的原则,实行集中指挥,规定有士兵、士官和军官的服役制度。[2]
历史[编辑]
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号召人民起来保卫十月革命的成果,在人民委员会内建立了陆海军委员会(后改称军事人民委员部)。在经过1918年初的一系列事件后,仅靠武装起义期间发动的赤卫队和一些革命士兵和水兵组成的部队不足以保卫苏维埃国家。[2]
1918年1月15[28]日,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同月29日[2月11日],又颁布了建立工农红海军的法令。[2]
1918年5月29日,由于志愿兵的补充原则无法保证建立一支能够击退国内外反苏维埃势力进攻的军队,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实行了义务兵役制,武装力量的兵力规模由此迅速从19.6万扩增至80万。[2]
在1918年至1920年期间,苏维埃武装力量共组建了88个步兵师、29个骑兵师、61个航空支队(共有300—400架飞机)及若干炮兵和装甲部队。至1920年秋,苏维埃武装力量已达550万人,军队中的共产党员共有30万名(约占党员总数的二分之一,是军队中的核心和骨干)。[2]
在俄国内战结束,国家转入和平建设的轨道后,军人大量复员,军队和指挥机关逐步进行了体制改革。苏联武装力量在1924年底将规模减少了90%,同时确保能够在和平时期保持一支与地方民兵结合、人数不多、经费开支尽可能少的基干军队,而边境各军区的大部分兵团和部队、各技术兵、业务包和海军仍然是基干军队。由于经过精简后,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约占军队人数的50%,因此指挥体系开始向一长制过渡,取消了政治委员,设立政治副指挥员职务。[2]
1927年,苏联武装力量共有58.6万人。[2]
1937年5月10日,根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议,恢复了政治委员制(至1940年8月),由指挥员和政治委员共同负责军队的政治精神状况、作战准备和动员准备、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状况。同年,苏联武装力量规模扩增至110万,越来越多的新式技术装备引入到海军,而边防和内卫部队的战斗力也得到加强。[2]
1939年9月1日,苏联第一届最高苏维埃第四次特别会议通过了新的《普遍义务兵役法》,废除了服兵役的阶级限制,规定了新的兵役制度。[2]
在战前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武装力量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红军的火炮数量在1939年比1930年增加了6倍,而反坦克炮和坦克炮的数量增加了60倍,航空兵的飞机数量增加了5.5倍。在1934—1939年,坦克的数量增加了1.5倍。海军增加了制造各种水面舰艇、潜水艇和鱼雷艇,以及海军航空兵飞机的数量,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和化学兵的状况得到改善,装备了各种新式技术兵器。技术装备的发展也推动了部队建制的变化,步兵师装备了坦克,配备了威力更大的师属炮兵、反坦克炮兵和高射炮兵;坦克兵也将独立坦克旅改建为坦克师和机械化师,并且还在1941年计划组建约20个机械化军;空降兵的旅也扩编为军;航空兵也于1940年采用了师一级编制。在伟大卫国战争前夕,苏联红军编制内共有303个师(其中约四分之一尚处在组建中),苏联武装力量总人数已达500多万人。[2]
1941年7月1日,因战争爆发,已有530万人被动员参加武装力量。在战争开始的前五个月,共有291个师和94个旅开往前线。同年底,新组建了400多个师,共有110多万共产党员被动员加入军队。鉴于局势复杂以及从预备役中征集大量指挥员入伍,重新恢复了政治委员制。同年,军事院校为前线培养了23.3万多名军官,各方面军和集团军开办大量初级军官速成班,提拔作战有功的士兵和士官担任指挥。[2]
1942年夏,苏联武装力量总规模大约有1100万人,其中作战部队550多万人。同年冬,苏军通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和高加索战役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由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在战争中,炮兵部队出现了军属炮兵、集团军属炮兵和大本营预备队炮兵等建制,建立了火箭炮兵、反坦克炮兵和高射炮兵的兵团和部队,组建了相当数量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甚至还编成了作为主要突击力量的坦克集团军,而航空兵也出现了军和航空集团军的建制。[2]
1945年初,苏联武装力量中的一线作战部队、大本营预备队、南方及远东边境的部队共有940万人,14.42万火炮和迫击炮、1.57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26万架作战飞机。同年8月,在欧洲战事结束后,苏联武装力量和蒙古人民军一道讨伐了日本军国主义者,消灭了日本关东军,从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结束。[2]
1945年7月5日,随着国家由战争向和平过渡,苏联武装力量的军人复员工作开始。在三年内,苏联武装力量共复原了33种役龄军人,特别是年龄过大、只受过速成军事训练的军官和国民经济专门人才,最终使武装力量人数规模减少至237.4万人。同时,还撤销了各方面军,将其中一部分改编为军区,同时将驻扎在德国、奥地利和波兰领土上的部队编成集群。[2]
1960年,由于火箭核武器和其他最新式武器及军事技术装备的广泛使用,苏联武装力量的新军种——战略火箭军由此诞生。[2]
在冷战时期,苏联武装力量的规模达到了历史上所有国家的巅峰。在1970年末,苏联武装力量的坦克总数达到了约68000辆,有8个坦克集团军。同时,苏联海军步兵的规模达到了美国海军陆战队10倍以上。
1987年起,苏联武装力量进行了裁军,军队员额先后减少了50万。
1992年2月14日,在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任命叶·伊·沙波什尼科夫为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苏联武装力量也暂时过渡为独立国家联合体联合武装力量。
领导机关[编辑]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和苏联部长会议对苏联的国防和武装力量实行最高领导,以苏联国防部长为首的苏联国防部对苏联武装力量(除边防军和内卫部队外)实行直接领导,武装力量各军种分别由担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的各有关军种总司令指挥,边防军和内卫部队分别由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和苏联内务部领导。在苏联国防部的序列下,有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各军种总司令部、武装力量后勤部、各总部(局)和中央机关以及其他机构。[2]
苏联武装力量的党政工作,由苏共中央通过苏联陆海军总政治局(同时作为苏共中央的部级机关)实行领导。各军种、军区、集群、防空区、集团军、舰队和区舰队均设有军事委员会,负责研究和解决本军种、军区和集团军的日常活动及其他重大问题,并在军队中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决定和决议以及苏联国防部长的命令,向苏共中央、苏联政府和国防部长负责。[2]
在红军建立之初,全俄红军组建委员会为工农红军建立做了大量工作。最高军事委员会于1918年3月4日成立,以领导军事行动和组织军队。随着俄国内战规模不断扩大,全俄总司令部于1918年5月8日成立,以取代全俄红军组建委员会,成为主管军队动员、组建、配置和训练的最高执行机构。[2]
1918年9月2日,在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军营的同时,撤销了最高军事委员会,代之成立了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在苏联成立后更名为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通过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司令对作战部队实行领导。与此同时,前线各兵团和作战部队开始编成集团军和方面军,分别由3—4人组成的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同年11月,为了协调多个战线的行动,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资源,抗击白卫军和协约国干涉军,国家管理机构和武装力量指挥机关进行了相应改组,成立了以列宁为主席的工农国防委员会(后改组为劳动国防会议),同时成立了作为新的作战指挥机关的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野战司令部。[2]
1924年5月,苏联武装力量的指挥机构因俄国内战结束发生变化,武装力量总司令的职务及其所属机关被撤销,代之建立了工农红军司令部、工农红军管理总局和工农红军监察委员会等三个机构。工农红军司令部是主要的作战指挥机关,负责研究有关国防方面的共同问题;工农红军管理总局负责领导均的日常活动和保障军队的日常需要;工农红军监察委员会负责军队和指挥员的军事训练。[2]
1934年6月20日,在苏联陆海军人民委员部改为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的同时,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被撤销。次年9月22日,工农红军司令部改组为工农红军总参谋部。[2]
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国家和武装力量的指挥机构再次进行了改组,国防委员会作为非常机构于1941年6月30日成立,由斯大林担任主席兵兼任国防人民委员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为了对武装力量实施战略领导,成立了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其主要办事机关为总参谋部。[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防委员会于1945年9月4日撤销,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也同时停止了活动。国防人民委员部和海军人民委员部于1946年2月25日合并为统一的苏联武装力量部(1950年2月又拆分为苏联军事部和苏联海军部,最终在1953年3月合并为苏联国防部)。[2]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苏联武装力量的军种 |
---|
陆军 空军 国土防空军 战略火箭军 海军 边防军 内卫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