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边疆区
阿尔泰边疆区[1](Алта́йский край)是俄罗斯联邦的主体之一,也为西伯利亚联邦管区和西西伯利亚经济区的一部分,成立于1937年9月28日,首府位于巴尔瑙尔。该边疆区与俄罗斯的阿尔泰共和国、新西伯利亚州和克麦罗沃州相邻,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巴甫洛达尔州、阿拜州和东哈萨克斯坦州接壤。
历史[编辑]
在旧石器时代,阿尔泰边疆区就有人类活动,并建立了许多次定居点。
在十七世纪下半叶,俄国开始在鄂毕河上游和阿尔泰山脉沿山地区,并建立了比斯克、别洛雅尔斯克等较大的堡垒,以与当地游牧民族争夺地盘。与此同时,俄国勘探队在阿尔泰发现了有价值的矿藏,而边疆区首府巴尔瑙尔就因为开采和冶炼银矿而被建立。
在十九世纪末,今阿尔泰边疆区的大部分地区归托木斯克省管辖。
1915年,阿尔泰铁路建成,将新尼古拉耶夫斯克(今新西伯利亚)、巴尔瑙尔、谢米巴拉金斯克(今塞米伊)等城市连接起来。
1917年7月,阿尔泰省正式成立。
1925年,阿尔泰省被撤销,其管辖地区成为西伯利亚边疆区的一部分。
1930年,该地区归西西伯利亚边疆区管辖。
1937年9月28日,阿尔泰边疆区成立。
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阿尔泰边疆区接收了从苏联西部地区疏散的10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24家全联盟重要工厂。与此同时,该边疆区还是国内的重要粮仓,是面包、肉类、黄油、蜂蜜、羊毛的主要产地。
1950年代至60年代,阿尔泰边疆区西部草原地带开始了处女地开发,扩增耕地290万公顷,建立了78家大型国营农场,吸收了35万名各地区劳动人口来此垦荒和耕种。
1991年,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脱离阿尔泰边疆区,升格为阿尔泰共和国。
在苏联解体后,阿尔泰边疆区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大量工农企业因亏损而停产,而边疆区政府预算也长期处于赤字状态。
荣誉[编辑]
行政区划[编辑]
边疆区直辖市和保密行政区
边疆区辖区
- 阿列伊斯克区(区中心:阿列伊斯克)
- 阿尔泰区
- 巴耶沃区
- 比斯克区(区中心:比斯克)
- 布拉戈维申卡区(区中心:布拉戈维申卡)
- 布尔拉区
- 贝斯特雷伊斯托克区
- 沃尔奇哈区
- 叶戈里耶夫斯克区
- 叶利佐夫卡区
- 扎维亚洛沃区
- 扎列索沃区
- 扎林斯克区(区中心:扎林斯克)
- 兹梅伊诺戈尔斯克区(区中心:兹梅伊诺戈尔斯克)
- 佐纳利诺耶区
- 卡尔曼卡区
- 卡缅区(区中心:鄂毕河畔卡缅)
- 克柳奇区
- 科西哈区
- 克拉斯诺戈尔斯科耶区
- 克拉斯诺晓科沃区
- 克鲁季哈区
- 库伦达区
- 库里亚区
- 克特马诺沃区
- 洛科季区(区中心:戈尔尼亚克)
- 马蒙托沃区
- 米哈伊洛夫斯科耶区
- 德意志民族区
- 诺维奇哈区
- 巴甫洛夫斯克区
- 潘克鲁希哈区
- 五一区(区中心:新阿尔泰斯克)
-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科耶区
- 波斯佩利哈区
- 列布里哈区
- 罗季诺区
- 罗曼诺沃区
- 鲁布佐夫斯克区
- 斯摩棱斯科耶区
- 苏维埃茨科耶区
- 索洛涅什诺耶区
- 索尔通区
- 苏耶特卡区
- 塔布内区
- 塔利缅卡区(区中心:塔利缅卡)
- 托古尔区
- 托普奇哈区
- 特列季亚科沃区
- 特罗伊茨科耶区
- 秋明采沃区
- 乌格洛夫斯科耶区
- 乌斯季-卡尔曼卡区
- 乌斯季-普里斯坦区
- 哈巴雷区
- 采林诺耶区
- 恰雷什斯科耶区
- 舍拉博利哈区
- 希普诺沃区
参考[编辑]
- ↑ Алтайский край.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