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1](1-й Белорусский фронт)是苏联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最后阶段的一个方面军。该方面军于1944年2月24日在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基础上完成组建,解放了白俄罗斯、波兰,并参加了对纳粹德国的最后一战。
历史[编辑]

1944年2月17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由白俄罗斯方面军改变番号组成,起初下辖第3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48集团军、第50集团军、第61集团军、第65集团军和第16航空集团军。同月21日至26日,该方面军的右翼部队发动了罗加乔夫—日洛宾战役,在第聂伯河西岸建立了纵深25公里、正面宽约60公里的登陆场,并解放了罗加乔夫。[2]
1944年4月5日至16日,该方面军又短暂地更名为白俄罗斯方面军。[2]
1944年6月24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参加白俄罗斯战役,并单独组织实施博布鲁伊斯克战役,署理突破德军在罗加乔夫、帕里奇一带的防御阵地,合围并歼灭了博布鲁伊斯克附近的6个德军师,向前推进100—150公里,到达奥西波维奇、斯卢茨克、柳班和科尔诺以西的斯维斯洛奇河一线。同月29日,该方面军协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实施了明斯克战役,解放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并且还歼敌10万余人。此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趁敌军在白俄罗斯方向兵力空虚,迅速推进,向巴拉诺维奇、布列斯特发动进攻,在西布格河对岸建立登陆场。[2]
1944年7月18日至8月2日,该方面军发起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成功强渡西布格河并推进至维斯瓦河,在马格努谢夫和普瓦维之间建立了维斯瓦河西岸登陆场。在为期14天的进攻中,方面军向前推进约200公里,越过苏波边界,接连解放布列斯特、谢德尔采、卢布林等大城市。[2]
1944年8月至12月,该方面军各部为保卫和扩大维斯瓦河登陆场继续进行战斗。[2]
1945年1月14日至2月3日,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期间,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组织发动了华沙—波兹南战役,从马格努谢夫和普瓦维登陆场发动猛攻,解放波兰首都华沙,并在波兹南和施奈德穆尔包围和歼灭了大量德军有生力量,继而解放波兰中部,并以平均每昼夜30公里的速度挺进。最终,该方面军所属部队于2月初抵达屈斯特林的奥得河一线,并建立了河西岸登陆场。[2]
1945年2月至3月,该方面军部队参加了东波美拉尼亚战役,肃清波兰北部之敌。同时,位于屈斯特林登陆场的方面军其他部队,继续维扩大登陆场进行攻防战。[2]
1945年4月16日至5月8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作为中坚力量参加了摧毁法西斯德国核心和首脑部的柏林战役,在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配合下,攻克了德国首都柏林。[2]
1945年6月10日,在战争结束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建制被撤销,其野战机关改组为苏军驻德集群的指挥机关。[2]
指挥机关[编辑]
司令员 | |
1944年2月17日—1944年4月5日 1944年4月16日—1944年11月16日 |
康·康·罗科索夫斯基 |
1944年11月17日—1945年7月10日 | 格·康·朱可夫 |
军事委员会委员 | |
1944年2月17日—1944年4月5日 1944年4月16日—1944年5月11日 |
米·米·斯塔胡尔斯基、康·费·捷列金 |
1944年5月12日—1944年11月21日 | 尼·亚·布尔加宁、康·费·捷列金 |
1944年11月22日—1945年7月10日 | 康·费·捷列金 |
参谋长 | |
1944年2月17日—1944年4月5日 1944年4月16日—1945年7月10日 |
米·谢·马利宁 |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