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古谢夫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古谢夫[1](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Гу́сев,1897年11月15[27]日—1962年5月6日),苏联高级将领,俄罗斯族,特维尔省新托尔若克人,1916年4月入伍,1918年9月参加红军,1919年加入俄国共产党(布),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上将军衔。
他是俄国内战老兵,在伟大卫国战争中担任过过多支集团军的司令员,战后担任过军区司令员、总参谋部总局负责人。
生平[编辑]
1897年11月15[27]日,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古谢夫生于特维尔省新托尔若克县布罗德尼科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后就读于农村学校。
1910年,他前往圣彼得堡谋生,在一家帽子作坊工作。
1916年4月,进入沙俄陆军服役并在第9预备骑兵团训练队中受训,后编入波罗的海沿岸第3骑兵团,任高级士官。
1918年9月,参加红军,在第7骑兵团担任初级指挥员,并经历了俄国内战。
1919年3月,任第51步兵师独立骑兵营军需负责人、第51骑兵团经济组组长。其间,参加了在东方面军抗击高尔察克白卫军的数次战斗,之后又在西南方向歼灭弗兰格尔白卫武装和马赫诺黑军的作战行动。
1921年7月,任第51骑兵团的排长、中队长。
1922年,任第51步兵师独立骑兵营营长。其间,在哈尔科夫高级指挥进修班学习。
1925年7月,任第1骑兵团副团长。
1926年,任红色哥萨克第1骑兵师第2骑兵团参谋长。
1928年,进入防空炮兵学校防空指挥员进修班学习,后又在新切尔卡斯克的骑兵指挥员进修班继续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担任红色哥萨克第1骑兵师第2骑兵团团长兼政委。
1935年1月,任红军情报局第2处处长、第4处处长。
1937年11月,任红军总参谋部机关党委书记。
1939年9月,任红军总参谋部代理军事委员。
1940年7月,进入总参谋部军事学院进修。
1941年7月9日,因战争爆发而提前毕业,并担任第25骑兵师师长。
1942年1月20日,任第13骑兵军军长。
1942年6月26日,任沃尔霍夫方面军第4集团军司令员,率部保卫通往列宁格勒的交通线。
1943年10月30日,任第20集团军司令员。
1944年4月28日,任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第47集团军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渡过西布格河,进入波兰境内。同年8月至9月,他的部队在华沙附近进行了数次进攻作战。
1944年12月15日,任第48集团军司令员,指挥该部参加东普鲁士战役并最终挺进维斯图拉潟湖。
1945年7月,任喀山军区司令员。
1947年3月,任第28集团军司令员。
1949年4月,任独立机械化集团军司令员。
1950年7月,任驻捷克斯洛伐克武官兼驻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首席军事顾问。
1954年7月,任总参谋部第10局副局长。
1956年5月,兼任华约联合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
1960年12月,任总参谋部第10总局局长。
第二届、三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军衔[编辑]
荣誉[编辑]
- 两枚列宁勋章(1945年2月21日,1945年6月29日)
- 四枚红旗勋章(1943年2月10日,1944年2月21日,1944年11月3日,1949年6月20日)
- 两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944年8月23日,1945年4月10日)
- 红星勋章(1939年12月31日)
- 荣誉之徽勋章(1938年2月22日)
- 保卫列宁格勒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
- 攻克柯尼斯堡奖章
- 工农红军二十周年纪念奖章
- 苏维埃陆海军30周年纪念奖章
- 苏联武装力量40周年纪念奖章
- 纪念列宁格勒建城250周年奖章
- 三级军事英勇勋章
- 奥得河—尼斯河—波罗的海奖章
- 胜利与自由奖章
- 战斗友谊奖章
参考[编辑]
- ↑ Гусев, 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военный).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