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沿岸军区

来自阅兵百科
红旗勋章
波罗的海沿岸军区(1956—1991)

荣膺红旗勋章的波罗的海沿岸军区[1]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ый Прибалтийски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缩写 ПрибВО)是苏联武装力量的一个军区级军事单位,负责指挥和管辖驻扎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加里宁格勒州的部队。

历史

1940年7月11日,在苏联红军相继占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后,在原来的加里宁军区的基础上设立了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军区辖区包括拉脱维亚、立陶宛和加里宁州西部地区,军区司令部设在里加

1940年8月17日,军区更名为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Прибалтийский Особый военный округ),与此同时,爱沙尼亚划入该军区辖区,加里宁州的防区移交给莫斯科军区

1941年6月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军区改组为西北方面军,方面军司令员为费·伊·库兹涅佐夫

1943年10月30日至1944年3月23日,红军总参谋部曾短暂地恢复了该军区的建制。

1945年7月9日,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在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的基础上重新设立,辖区包括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东普鲁士(后改加里宁格勒州)。

1956年1月,爱沙尼亚划入该军区的辖区。

1974年1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法令,向波罗的海沿岸军区授予红旗勋章

1991年11月15日,由于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苏联国防部将波罗的海沿岸军区改组为西北集群(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ая группа войск)。在苏联解体后,西北集群由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所继承,驻扎在波罗的海国家的部队陆续撤回至俄罗斯境内,部分重新部署在加里宁格勒州

1994年9月1日,西北集群的建制被撤销。

历任司令员

司令员 任期 备注
1 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维奇·洛克蒂诺夫 1940年7月—1940年12月 死于大清洗
2 费奥多尔·伊西多罗维奇·库兹涅佐夫 1940年12月—1941年6月 1941年6月改组为西北方面军
3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比亚齐 1943年11月—1944年3月
4 伊万·赫里斯托福罗维奇·巴格拉米扬 1945年7月—1954年5月 1955年晋升苏联元帅
5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戈尔巴托夫 1954年5月—1958年4月
6 帕维尔·伊万诺维奇·巴托夫 1958年4月—1959年11月
7 约瑟夫·伊拉克利耶维奇·古萨科夫斯基 1959年11月—1963年3月
8 格奥尔基·伊万诺维奇·赫塔古罗夫 1963年3月—1971年6月
9 弗拉基米尔·列昂尼多维奇·戈沃罗夫 1971年6月—1972年7月
10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马约罗夫 1972年7月—1980年7月
11 斯坦尼斯拉夫·伊万诺维奇·波斯特尼科夫 1980年7月—1984年1月
12 阿纳托利·弗拉基米罗维奇·贝捷赫京 1984年1月—1987年2月
13 维克多·伊万诺维奇·格里申 1987年2月—1989年1月
14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库兹明 1989年1月—1991年9月
15 瓦列里·伊万诺维奇·米罗诺夫 1991年9月—1991年11月
1991年11月—1992年6月
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司令员
西北集群司令员
16 列昂尼德·谢尔盖耶维奇·马约罗夫 1992年6月—1994年9月 西北集群司令员

参考

相关内容

苏联武装力量 苏联武装力量的军区 
阿尔汉格尔斯克 巴库 巴拉诺维奇 白海 白俄罗斯 沃罗涅日 东西伯利亚 高尔基 远东 顿河 外贝加尔 外贝加尔-阿穆尔 扎沃尔日斯克 外高加索 西西伯利亚 西部 喀山 加里宁 基辅 库班 列宁格勒 利沃夫 莫斯科 敖德萨 鄂木斯克 奥廖尔 特别 波罗的海沿岸 伏尔加河沿岸 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 喀尔巴阡山脉 滨海 乌拉尔山脉 北部 北高加索 西伯利亚 斯摩棱斯克 中亚 斯塔夫罗波尔 斯大林格勒 草原 塔夫利 第比利斯 土耳其斯坦 乌克兰 乌拉尔 哈尔科夫 西南军区 南乌拉尔 雅罗斯拉夫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