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皮奥尔河—顿河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霍皮奥皮河—顿河战役

霍皮奥尔河—顿河战役[1]Хопёро-Дон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是东南方面军第9集团军第10集团军联合骑兵军的配合下,对顿河白军发动的进攻战役,其目的是确保东南方面军左翼安全并将白军赶出顿河流域。

战役背景[编辑]

红军在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取胜后,将南俄白军击溃,并对顿河白军侧翼形成威胁。与此同时,顿河白军因担心侧翼暴露,停止了向北的进一步进攻。战役前夕,由弗·伊·西多林顿河白军沿博布罗夫—别列佐夫卡—阿尔切丁斯卡亚设防,拥有约13700名步兵、13200名骑兵、90门火炮和500挺机枪。红军方面,其第9集团军(司令员为亚·卡·斯捷平,军事委员会委员为尼·安·阿尼西莫夫亚·格·别洛博罗多夫)和联合骑兵军(军长为鲍·莫·杜缅科)共有13400名步兵、4600骑兵、160门火炮和660挺机枪。

红军的作战部署[编辑]

红军计划以第9集团军主力(第36步兵师、第23步兵师第14步兵师)与杜缅科骑兵军在顿河白军第3军和第2军交汇处发起主攻,推进至巴甫洛夫斯克附近的梅德韦季察河河口。同时为确保主力部队进攻,由米·费·布利诺夫指挥的骑兵师将在塔洛瓦亚实施佯攻,协同第22步兵师、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左翼的第33步兵师和第40步兵师以及第10集团军第32步兵师,在梅德韦季察河一线击溃白军的顿河第1军。

战役进程[编辑]

1919年11月20日,红军全线转入进攻。23日,布利诺夫骑兵师突破了顿河白军党的防线并攻占了布图尔利诺夫卡,然而师长米·费·布利诺夫却在战斗中牺牲。25日,白军凭借骑兵数量上的优势,对布利诺夫骑兵师侧翼发起反击并将其击溃,布利诺夫骑兵师由此撤回塔洛瓦亚。26日,红军主力部队在宽阔的战线上越过霍皮奥尔河,在河右岸建立登陆场,第22步兵师对白军第6师展开进攻,并将其击溃至顿河南岸。28日,第9集团军主力突破顿河白军第9军第7师和混成师的防线,而杜缅科骑兵军攻克了卡拉奇。在此情况下,白军迅速从布图尔利诺夫卡方向调来第2军和第1军的骑兵部队,从多面夹攻卡拉奇的杜缅科骑兵军。在白军混成师和第14骑兵旅的猛攻之下,红军第23步兵师被迫转入防御,第14步兵师不得不后撤。

由于白军在布图尔利诺夫卡方向再度空虚,布利诺夫骑兵师在第21步兵师的支援下再次发起进攻,击败了顿河第2军的骑兵部队,并与杜缅科骑兵军会师,随后一并向南推进。白军在遭受重大损失无法顶住红军攻势,开始撤退,第9集团军、杜缅科骑兵军和第40步兵师由此全线追击白军,并于12月8日推进至罗索希乌斯季-梅德韦季茨卡亚一线。

战役结果[编辑]

在霍皮奥尔河—顿河战役中,红军机动灵活地选择了突破方向,导致顿河白军被分割为无法协同的两部分,并将其击退至顿河南岸,总共向前推进约100公里(平均每天5公里)。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工农红军军徽 俄国内战相关战役 
乌拉尔与西伯利亚
喀山 辛比尔斯克—萨马拉 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克彼尔姆 乌拉尔 彼尔姆—叶卡捷琳堡 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西伯利亚
南俄
顿巴斯—顿河 第一次库班 第二次库班 第一次和第二次察里津 第一次北高加索 第三次察里津 第一次顿巴斯 第四次察里津 邓尼金攻势 奥廖尔—克罗梅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 霍皮奥尔河—顿河 第二次顿巴斯 第五次察里津 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 第二次北高加索
中亚
阿克纠宾斯克 乌拉尔斯克—古里耶夫 布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