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尔基·鲍里索维奇·阿里斯托夫
阿维尔基·鲍里索维奇·阿里斯托夫[1](Аверкий Борисович Аристов,1903年10月10日[23日]—1973年7月11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俄罗斯族,阿斯特拉罕省克拉斯尼亚尔人,191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21年1月加入俄共(布),列宁格勒冶金学院毕业,工学副博士学位,副教授。
他曾担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1957年6月至1961年10月)、苏共中央书记(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1955年7月至1960年5月)、苏共中央俄罗斯局副主席(1957年6月至1961年1月)。
生平[编辑]
1903年10月10日[23日],阿维尔基·鲍里索维奇·阿里斯托夫出生在阿斯特拉罕省克拉斯尼亚尔村的一个穷苦哥萨克家庭,父亲是鲍里斯·叶菲莫维奇,以捕鱼为生,母亲是达里亚·康斯坦丁诺芙娜。后来在登记出生日期时,他将出生日期改为了旧历的10月22日[11月4日]。由于家境贫困,父母早亡,他在读完小学三年级后就不得不与哥哥一起投奔姨妈马尔蒂娜,并以捕鱼为生。
1919年5月,他加入了当地的共青团组织。次年,任克拉斯尼亚尔县团委书记。
1921年,他加入了阿斯特拉罕省特务部队,打击省内土匪和强盗组织。
1922年3月,调入阿斯特拉罕省团委工作。
1922年8月,任阿斯特拉罕省团委指导员。
1922年9月,进入阿斯特拉罕和喀山的技术学校学习,期间,在喀山列宁工厂实习。
1925年9月,进入东方师范学院社会经济系学习。同年10月,应征入伍,担任连政治指导员。
1926年8月,任第5步兵团的连政治指导员,期间参加了打击达吉斯坦反苏武装的作战。
1926年12月,退伍,任阿斯特拉罕有轨电车党委书记,之后,担任区组织部指导员、部长,区宣传鼓动部部长,区党委书记。
1928年9月,进入列宁格勒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期间,他还担任党支部书记。
1930年9月,由于列宁格勒理工学院拆分为两个学校,他因此转入列宁格勒冶金学院黑色金属系学习,期间,担任过系党委书记,参加过列宁格勒党委的活动。
1932年3月,进入列宁格勒中央铸铁厂工作,任班组组长、高级组长,实验室主任,之后升任副厂长、厂长。期间,他还在列宁格勒冶金学院任教。
1934年1月,任列宁格勒冶金学院黑色金属系副主任。同年6月,任列宁格勒冶金学院黑色金属系主任。
1935年10月,任乌拉尔工业学院铸造与冶金系副主任。
1939年5月,获得副教授职称。
1939年12月,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工业部部长。
1940年8月,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第三书记。
1941年3月,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分管黑色冶金的书记。
1942年2月,重新担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第三书记。同年3月,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第二书记。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他分管该州冶金工业的工作,确保为坦克、火炮、弹药的生产提供足够的材料,同时分管该州的电力部门,确保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工厂能够获得足够的电力进行生产,并且还领导组建了乌拉尔志愿坦克军。
1943年9月,任克麦罗沃州党委第二书记,分管该州的煤炭生产工作。
1944年7月,任联共(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委第一书记兼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委第一书记。
1950年2月,任车里雅宾斯克州党委第一书记。
1952年10月,在苏共十九大上当选苏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并在中央全会上当选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中央委员会书记,兼任苏共中央委员会党、工会与共青团组织部部长。[2]
1953年3月,根据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的决定,不再担任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在同月14日举行的中央全会上,被免去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的职务;改任哈巴罗夫斯克州执行委员会主席。[3][4]
1954年1月,任哈巴罗夫斯克州党委第一书记。
1955年7月,当选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分管克格勃、内务部、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领导了对大清洗受害者的平反工作。[5]
1957年6月,他在中央全会上支持尼·谢·赫鲁晓夫扳倒了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人组成的反赫鲁晓夫集团,之后当选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并担任苏共中央委员会俄罗斯局副主席。[6]
1957年9月28日至10月18日,率领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访问中国。[7][8]
1960年5月4日,不再兼任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
1961年1月18日,受梁赞州经济造假的影响,被免去苏共中央委员会俄罗斯局副主席。同月,根据他个人的请求进入外交系统工作,任苏联驻波兰大使。
1961年10月31日,不再担任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1964年10月,他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了罢免赫鲁晓夫一切职务的提议,认为赫鲁晓夫对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后果。
1971年3月,由于波兰十二月事件的影响,他被免去苏联驻波兰大使。
1971年9月,任苏联驻奥地利大使。
苏共第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一中当选中央主席团委员,二十届(1957年6月起)、二十一届中央主席团委员,十九届(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1955年7月起)、二十届、二十一届(至1960年5月)中央书记。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四届、五届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代表。
荣誉[编辑]
参考[编辑]
- ↑ Аристов, Аверкий Борис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
-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 选出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主席团和书记处 通过施基利亚托夫同志为联共中央的党务监察委员会主席. 人民日报, 1952年10月18日第1版
-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全体会议的决议. 人民日报, 1953年3月8日第1版
- ↑ 苏共中央全体会议通过三项决议. 人民日报, 1953年3月22日第1版
- ↑ 苏共中央举行全体会议. 人民日报, 1955年7月14日第4版
- ↑ 关于苏共中央全会的新闻公报. 人民日报, 1957年7月5日第1版
- ↑ 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启程来我国访问. 人民日报, 1957年9月29日第1版
- ↑ 阿里斯托夫离京去越南访问. 人民日报, 1957年10月19日第3版
- ↑ 赫鲁晓夫等荣获“劳动勇敢”奖章. 人民日报, 1960年1月2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