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内卫部队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苏联内务部内卫部队
苏联内务部内卫部队臂章

苏联内务部内卫部队臂章

苏联内务部内卫部队[1]Внутренние войска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внутренних дел СССР,缩写 ВВ МВД СССР)是归苏联内务部管辖的一支部队,旨在确保苏联法律秩序和国内安全,保卫国家重要设施,保护公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受违法犯罪的侵害并确保公共安全。在1939年9月1日至1989年3月21日期间,内卫部队是苏联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

历史[编辑]

1918年1月至3月期间,全俄肃反委员会和地方肃反委员会成立了第一批契卡部队,以解决国内日益严峻的安全问题。同年3月,全俄肃反委员会常委会将全国各级肃反委员会部队整合为全俄肃反委员会战斗队Боевой отряд ВЧК)。

1918年6月13日,全俄肃反委员会常委会将首都和各省的契卡战斗队整编为全俄肃反委员会武装部队Корпус войск ВЧК)。

1919年5月28日,根据工农国防会议《关于辅助部队》的决议,在全俄肃反委员会部队的基础上,共和国内卫部队Войска внутренней охраны республики)成立,此外还并入了经济部门的辅助部队。

1920年9月1日,劳动国防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内务部队》的决定,共和国内务部队共和国内卫部队、卫戍部队、铁道警备部队、铁路警察和水路警察组成。同月17日,根据劳动国防会议的法令,所有契卡人员相当于红军军人。

1921年1月19日,全俄肃反委员会所有部队整编为统一的全俄肃反委员会部队Войска ВЧК)。

1922年3月1日,在全俄肃反委员会改组为苏俄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政治保卫局后,全俄肃反委员会部队根据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命令改编为国家政治保卫局部队Войска ГПУ),该部队由边防部队护卫部队Конвойная стража)组成。

1924年7月,护卫部队由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下放给各加盟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部指挥。次月29日,根据劳动国防会议的决议,护卫部队获得了苏联武装力量独立兵种的地位,并在莫斯科设立护卫部队中央局以便统一指挥。护卫部队在中亚协同边防部队、红军正规部队参加了清剿巴斯玛奇武装的战斗。

1925年10月30日,根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议,苏联护卫部队中央局直接由苏联人民委员会领导,护卫部队由苏联陆海军人民委员部指挥,并采用红军作战部队的建制(排—连—营—团),整编为2个师和6个独立旅,共14802人。

1926年11月6日,根据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命令,边防与部队总局成立以便直接指挥部队。

1931年12月1日,所有工矿企业的准军事保卫部队移交给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指挥,其被用来组建保卫警察机关和国家政治保卫总局重要目标的警卫部队。同月4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将保卫铁路设施的铁道护路部队由苏联铁道人民委员部移交给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指挥。次年,所有企业所属的准军事保卫部队都被撤销。

1934年7月10日,随着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成立,国家政治保卫总局部队改编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与内卫部队пограничная и внутренняя стража НКВД СССР)。

1935年10月16日,根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定,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与内卫部队引入了军衔制。

1937年,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与内卫总局更名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与内卫部队总局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пограничных и внутренних войск НКВД СССР)。

1938年4月20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队的总规模为2.88万人(含护卫部队)。

1939年2月2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与内卫部队总局下设6个独立的部门:

  • 边防部队总局
  • 铁道建筑保卫总局
  • 特别重要工矿企业保卫总局
  • 护卫部队总局
  • 军事支援总局
  • 总军事建设局

1939年9月1日,根据《普遍军事义务法》,内卫部队被正式定义为苏联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

1941年夏,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队总规模达到了17.39万人,其中:

  • 作战部队:2.73万人
  • 铁道保卫部队:6.37万人
  • 特别重要工矿企业保卫部队:2.93万人
  • 护卫部队:3.82万人
  • 军事学校及其他内务部队机构:1.54万人

1941年6月22日,驻守布列斯特要塞的第132独立护卫营是第一批与德国侵略者交战的部队之一。同月29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决定从内务人民委员部队中组建10个步兵师和5个山地步兵师,将其调入现役部队,后来改为从内卫部队抽调2.3万人,从边防部队抽调1.5万人支援前线。

1941年8月,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决定,内务人民委员部队又将11万名军人调往前线。

1942年底,由边防和内卫部队军人组成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独立集团军成立,下辖6个师。次年2月1日,该集团军更名为第70集团军

1943年以后,随着前线战事逐渐对苏联有利,内务人民委员部队恢复了其主要任务:保卫后方、通讯和军事设施、押运战俘等。

在整个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将其编制中的29个师调入现役部队,而内务人民委员部的53个师又20个旅直接参加了战斗。内务人民委员部队总共歼敌21.8万,缴获和摧毁了377辆坦克、40架飞机、656门火炮、525门迫击炮,诞生了267名苏联英雄,此外,还根据苏联人民委员会的法令,拘押和检查了400多万人,其中抓获敌方情报人员约1.7万人,叛徒、内奸8万多人,其他犯罪分子10万多人。然而,内务人民委员部队也直接参与了强制迁徙德意志人希腊人车臣人和印古什人麦斯赫特土耳其人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政治运动。

战后,苏联内务部内卫部队还参与打击森林兄弟波兰家乡军乌克兰反抗军白俄罗斯解放军等反苏民族主义分裂武装,并在50年代末基本铲除了这些组织。

1947年1月21日,内卫部队(作战部队)划归苏联国家安全部指挥,护卫部队仍隶属于苏联内务部

1960年1月13日,苏联部长会议撤销了苏联内务部,将其职能移交给各加盟共和国内务部,因此内卫部队根据所在地分别转隶各加盟共和国内务部指挥。

1966年7月26日,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令,继承了苏联内务部原有职能的苏联公共秩序保护部建立,隶属各加盟共和国公共秩序保护部的内卫部队移交苏联公共秩序保护部统一指挥。

1989年3月21日,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法令,苏联内务部内卫部队不再是苏联武装力量的一部分。同一年,内卫部队参加了平息苏呼米暴乱第比利斯暴乱新乌津暴乱费尔干纳暴乱的维稳行动。

1991年10月20日,根据俄罗斯联邦总统令,所有驻扎在俄罗斯境内的苏联内卫部队被要求接受俄罗斯联邦内务部指挥。同年12月25日,由于苏联解体,苏联内务部内卫部队不复存在,并根据各级部队所在地由各共和国指挥。

历任领导[编辑]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苏联武装力量 苏联武装力量的军种 
陆军 空军 国土防空军 战略火箭军 海军 边防军 内卫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