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莫费·季莫费耶维奇·赫留金
![]() ![]() |
季莫费·季莫费耶维奇·赫留金[1](Тимофе́й Тимофе́евич Хрю́кин,1910年6月8[21]日—1953年7月19日),苏联高级将领、王牌飞行员,俄罗斯族,顿河州叶伊斯克人,1932年入伍,1929年加入联共(布),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毕业,两度苏联英雄(1939年,1945年),航空兵上将军衔。
他曾担任苏联空军副总司令(1946年8月至1947年7月,1950年9月至1953年7月),是西班牙内战、抗日战争和苏芬战争老兵,是伟大卫国战争中红军航空兵杰出的高级指挥员,率部参加了解放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的多次战役。
生平[编辑]
1910年6月8[21]日,季莫费·季莫费耶维奇·赫留金生于顿河州叶伊斯克的一个石匠家庭,自幼辍学打工,当过农场工人、车站装卸工、锤工等,后来在卡涅夫斯卡亚区团委书记阿·谢·丘亚诺夫的帮助下,进入共青团工作并在夜校和工厂技术学校学习。
1932年,在党组织推荐下,计入卢甘斯克航空学校学习,参加红军。
1933年,从学校毕业后,编入第5轻型轰炸机中队担任初级飞行员。
1935年,在第10高速轰炸机航空中队担任初级飞行员。次年8月,志愿前往西班牙参战。
1937年4月,回国后,任第10高速轰炸机中队飞行中队长。同年8月,调任第14高速轰炸机中队支队长。
1938年1月,任第12高速轰炸机中队中队长。
1938年8月,赴中国支援中国军民进行抗日战争,先后担任АНТ-40轰炸机中队长、大队长,几乎零损失地执行了约100次轰炸任务。
1939年2月,从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后,任第10高速轰炸机旅旅长。
1939年11月,任红军航空兵总局轰炸机航空飞行技术监察处处长。在苏芬战争爆发后,被派往前线,任第14集团军航空兵司令员。
1940年5月,任红军航空兵副总监察长。
1941年6月17日,任基辅军区第12集团军航空兵司令员。在他赴基辅到任的第二天,伟大卫国战争爆发了。
1941年8月,任第6集团军航空兵司令员。
1941年9月10日,任卡累利阿方面军航空兵司令员,负责指挥航空兵保卫基洛夫铁路上空。
1942年6月,任西南方面军航空兵司令员,后又担任第8航空集团军司令员,指挥该部参加了在哈尔科夫、斯大林格勒、顿河畔罗斯托夫、米乌斯河和克里木半岛上空的战斗。
1944年7月,任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第1航空集团军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白俄罗斯战役、波罗的海沿岸战役和东普鲁士战役。
1946年8月,任苏联空军分管作战训练的副总司令。
1947年7月,任第7航空集团军司令员。
1949年4月,任巴库防空区司令员。
1950年9月,从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毕业后,任苏联空军分管大学的副总司令。其间,他在一次演习中因躲避突然出现的人群发生车祸,从而对其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军衔[编辑]
- 中尉,1935年
- 上尉,1937年4月17日
- 大尉,1937年8月8日
- 上校,1938年9月26日(跳过少校)
- 师级指挥员,1940年5月4ir(跳过旅级指挥员)
- 航空兵少将,1940年6月4日
- 航空兵中将,1943年3月17日
- 航空兵上将,1944年5月11日
荣誉[编辑]
- 两度苏联英雄(1939年2月22日,1945年4月19日)
- 列宁勋章(1939年2月22日)
- 四枚红旗勋章(1937年1月2日,1940年5月7日,1942年11月23日,1953年4月20日)
- 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944年5月16日)
- 两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1943年2月8日,1944年7月4日)
- 一级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1944年3月19日)
- 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3年9月17日)
- 二级卫国战争勋章(1942年11月23日)
- 红星勋章(1947年11月6日)
- 战功奖章
- 保卫斯大林格勒奖章
- 保卫苏维埃北极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
- 攻克柯尼斯堡奖章
- 四等云麾勋章(1938年)
- 指挥官级国家荣誉军团勋章(1945年6月)
参考[编辑]
- ↑ Хрюкин, Тимофей Тимофеевич.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