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芬战争
1939—1940年苏芬战争[1](俄语:Сове́тско-финля́ндская война́ 1939—1940 годо́в),也称作冬季战争(芬兰语:Talvisota),是苏联与芬兰在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期间爆发的一次战争。战争背景是苏联领导人以确保位于芬兰边境的列宁格勒的安全为由,向芬兰提出多项关于互换边境领土的建议,但遭到芬兰政府拒绝。1939年11月26日,苏芬边界发生炮击事件,随后苏联政府向芬兰政府发出抗议照会,并在该月30日撕毁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对芬兰宣战。
1940年3月,随着《莫斯科和平条约》签署,芬兰将其10%的领土割让给苏联,并结束了战争,但苏联军队也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
战争进程[编辑]
红军初步攻势[编辑]
1939年11月30日,苏联红军第7集团军率先对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兰守军发动进攻,当天,该部的第70步兵师便攻占了库奥卡拉(今列皮诺)和凯洛米亚基(今科马罗沃)。12月初,红军趁势攻占了特里约基(今泽列诺戈尔斯克)、赖沃拉(今罗希诺)、坎内利亚维、洛纳特约基(今扎霍德斯科耶),推进至泰帕莱河一线,逼近芬军曼纳海姆防线。但由于红军没有完全做好攻打由复杂火力点和防御工事构成的防线,特别是缺少攻坚的大口径火炮,因此第7集团军仅能推进至防区前缘,无法突破由芬军重兵把守的曼纳海姆防线。
在北极一带,红军进展相对顺利,在北方舰队的配合下,第14集团军在11月30日攻占了雷巴奇半岛和斯列德尼半岛,并于12月2日攻占了佩察莫(今佩琴加)。
红军在卡累利阿地峡的攻势减弱后,开始将主攻方向放在拉多加湖北岸和芬兰北部地区。红军第8集团军第139步兵师在12月10日攻占了皮特基亚兰塔,但在12日,该师便在托尔瓦湖一带遭芬军重创。与此同时,在索尔塔瓦拉方向推进的第168步兵师亦遭到芬军包围,且动弹不得。
在芬兰北部的第9集团军也在发动进攻后受挫,其第163步兵师虽然在12月7日攻占了苏奥穆斯萨尔米,但很快被芬军小股部队拖住,并且遭芬军切断了补给线。在第163步兵师左侧的第44步兵师同样在苏奥穆斯萨尔米附近的湖区遭芬军小股部队拖住。
拉多加湖北岸和芬兰北部之战[编辑]
在拉多加湖北岸和芬兰北部地区,芬兰军队成功地利用滑雪部队与苏联红军进行机动作战,即使在总兵力明显弱于红军地情况下,利用其机动性形成局部优势,从而各个击破红军各部队,并且破坏红军交通线,导致红军缺乏燃料和补给,失去了战斗力。
1939年12月底,遭芬军不断袭扰第163步兵师开始突围,并在突围过程中损失了30%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在芬军击退第163步兵师后,开始集中围歼孤军深入的第44步兵师,并最终全歼了第44步兵师,缴获了37辆坦克、20辆装甲车、350挺机枪、97门火炮、160辆汽车和数千支步枪。之后,在库赫莫一线推进的红军第54步兵师遭到芬军包围,但该师始终坚守阵地,因此芬军未能对第54步兵师造成太大打击。与此同时,在拉多加湖北岸,即南莱梅蒂一带的第18步兵师和第34坦克旅同样遭芬军包围,并被芬军利用游击战术困住。
1940年2月28日,被围困的第18步兵师和第34坦克旅试图在皮特基亚兰塔南面突围。结果,在15000人中,仅1237人脱离包围圈,第34坦克旅旅长阵亡,而第18步兵师也因此失去军旗(后被解散)。
再战卡累利阿地峡[编辑]
红军在1939年冬的攻势失利后,开始从1939年12月底至1940年2月间进行整顿,补充兵力和装备,建立了滑雪不读,并开始研究攻打曼纳海姆防线的方法。为了统一指挥,红军还设立了有谢·康·铁木辛哥和安·亚·日丹诺夫领导的西北方面军,下设第7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为了摧毁曼纳海姆防线上的防御工事,红军为一线部队配置了14个重炮营,装备有203、234、280毫米大口径火炮。
1939年12月28日,在其他方向取得战果的芬兰军队试图在卡累利阿地峡方向扩大战果,但芬军的反攻被红军第7集团军击退。次月3日,苏联的С-2潜艇在哥得兰岛北部沉没,这是红海军在苏芬战争损失的唯一一艘舰艇。
1940年2月1日,红军在准备充分后,再次对卡累利阿地峡开展攻势,主攻方向选在苏姆玛。在进攻的前几天,红军炮兵部队每天向曼纳海姆防线发射1.2万发炮弹,但第7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的初步进攻未获进展。
1940年2月11日,红军开始在卡累利阿地峡进行总攻,地面进攻部队还得到了波罗的海舰队和拉多加湖区舰队的支援。由于红军在苏姆马进攻受挫,因此主攻方向改在了东面的利亚赫德一带。经过了三天的激战,第7集团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的第一道防线,并将坦克兵引入突破口。
1940年2月21日,第7集团军推进至第二道防线,与此同时,第13集团军也推进至穆奥拉阿北面的芬军防线。同月24日,第7集团军与波罗的海舰队配合,攻占了沿海的数个岛屿。同月28日,第7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在武奥克萨湖—维堡湾,在红军强大攻势下,芬兰军队只能撤退。此时,第13集团军向安特列亚(今卡缅诺戈尔斯克)方向推进,而第7集团军则向维堡一带进攻。
1940年3月13日,第7集团军攻克了维堡。
缔约与战争结果[编辑]
1940年3月7日,在红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不断向芬兰首都地带逼近后,芬兰政府开始向苏联提出启动和谈的建议,向莫斯科派出代表团。同月12日,双方缔结了和平条约,并且根据和约,双方将于3月13日中午12时停火。根据和平条约,苏联获得了拉多加湖沿岸的全部领土以及摩尔曼斯克附近的雷巴奇半岛,同时芬兰方面有义务在其领土上修建一条连接科拉半岛的铁路,即从坎达拉克沙经凯米耶尔维到托尔尼奥,以便苏联与瑞典进行货物过境(但该铁路最终并未建成)。
1940年10月11日,苏联与芬兰在莫斯科签署《奥兰群岛协定》,规定苏联有权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并宣布该岛为非军事区。
苏芬战争使苏联在1939年12月14日被国际联盟开除,但此时,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国已经国联或非从未加入过国联,因此,国际联盟实质上已沦为英法两大列强的代言人。
参考[编辑]
- ↑ Советско-финляндская война (1939—1940) —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