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国

来自阅兵百科
利比亚国旗
利比亚临时国徽

利比亚国دولة ليبيا),简称利比亚ليبيا)。位于非洲北部,与埃及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尼日尔乍得接壤。2023年统计人口为720万,主要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阿拉伯语为国语。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首都的黎波里,2023年统计人口222万。[1]

2011年利比亚内战后,利比亚局势长期动荡,至今无统一政府。2024年7月,利国民代表大会和国家最高委员会部分成员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并发表声明,宣布就组建统一政府达成共识,但截止2025年3月,各方并未采取进一步措施结束动荡。

地理[编辑]

利比亚地图.jpg

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北濒地中海,海岸线长1900余公里。沿海地区属地中海型气候,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利比亚资源丰富,资源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探明储量分别为484亿桶和1.54万亿立方米。其他有铁(蕴藏量20-30亿吨)、钾、锰、磷酸盐、铜、锡、硫碘、铝矾土等。渔业产品主要有金枪鱼、沙丁鱼、海绵等。石油是利比亚的经济支柱,绝大部分出口收入来自石油。20世纪50年代发现石油后,利石油开采及炼油工业发展迅速。利石油主要出口至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国。其他有石化、建材、电力、采矿、纺织业、食品加工等。

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约2.6%。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7%。可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3%,水浇地不到1%。利比亚农业非常落后,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花生、柑桔、橄榄、烟草、椰枣、蔬菜等。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全国有牧场约850万公顷。利比亚食品自给能力不足,近一半的粮食和畜牧产品依赖进口。

利比亚交通以公路为主,无铁路。公路总长10万公里,其中高级公路5.7万公里,农用路4.2万公里。

利比亚全国划分成22个省,3个地区。

国旗和国徽[编辑]

现行国旗为利比亚王国时期的红、黑、绿三色横旗:黑色代表利比亚西部地区昔兰尼加(主要城市为的黎波里)。中央的新月和五芒星是多数阿拉伯国家的传统标志。红色带子代表利比亚西南部的费赞地区(主要城市为塞卜哈),亦象征人民的鲜血;绿色带子代表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和伊斯兰教。该国旗于2011年8月3日的宪法表决案上正式通过。[2]

利比亚现暂无法定正式国徽,目前以民族团结政府徽章作为代用国徽。该徽章上用阿拉伯语书写:民族团结政府-利比亚国。

参考[编辑]

  1. 利比亚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年10月更新
  2. 利比亚在联合国升起新国旗 标志重返国际大家庭. 搜狐网,2011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