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加

来自阅兵百科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2023年6月7日 (三) 12:21的版本 (创建词条)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里加市旗
里加市徽
列宁勋章

里加[1]Rīga)是拉脱维亚的首都,也是波罗的海国家最大的城市,城市居民总数为609489人(2023年),位于道加瓦河里加湾的交汇处。里加长期以来是汉萨同盟的城市,拥有各种风格的建筑,是波罗的海沿岸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之一,其里加老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历史

里加

1150年,哥得兰商人经常进入道加瓦河(西德维纳河)下游活动,将河口的位置称作里加

1201年,利沃尼亚十字军在里加河口的道加瓦河右岸一侧修筑堡垒,而得天独厚的位置使里加成为军事要地和贸易中心。大量的贸易往来使里加具备了城市作用,城市居民数迅速增长,而里加大主教也开始在此城活动。

1282年,里加加入了汉萨同盟

1366年,根据里加大主教与条顿骑士团间的协议,里加成为一座独立的城市。

1522年,受宗教改革运动影响,里加的天主教逐渐丧失在这座城市统治地位。

1562年,利沃尼亚联邦解体后,里加并没有跟随条顿骑士团和里加大主教加入波兰立陶宛,而是一直寻求加入神圣罗马帝国。但在1581年沙俄准备攻打里加后,里加才宣誓效忠于波兰国王。

1622年,在波瑞战争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兵攻占了里加。而在瑞典统治时期,里加因在波罗的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享有高度自治权。

1656年至1658年,里加遭到俄国军队围攻,但城池未被俄军攻陷。

1709年10月27日[11月6日],里加在大北方战争再次遭到俄国军队围攻。次年7月4[15]日,俄军攻占了这座城市。

1713年7月17[28]日,俄国成立了这座城市为省会的里加省(1769年更名为利沃尼亚省,仍为其省会)。

1721年8月30日[9月10日],根据俄国与瑞典之间的尼斯塔德和约,里加和整个利沃尼亚正式成为了俄国的一部分。

1812年7月11[23]日至12[24]日晚,由于预期法国军队将进攻里加,俄军因此匆忙焚城,最终导致包括4座教堂在内的740多处建筑物被毁,数千人无家可归。

1841年,里加彩瓷厂开始运作。

1861年,里加通往迪纳堡的铁路建成,里加火车站启用。随后,里加与莫斯科圣彼得堡华沙的铁路建成通车,这使里加成为俄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1869年,俄国-波罗的海车辆厂在里加开始投产。

1872年,第一座横跨道加瓦河的铁路桥投入使用,同时,公共汽车在市内出现。

1898年,里加国家电力设备厂的前身——俄国波罗的海电力设备厂开始运作。在十九世纪末,里加海港是俄国货运吞吐量第二大港,仅次于圣彼得堡海港。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量难民涌入这座城市,从而使这座城市的居住人口从47.3万猛增至55.8万。而里加的工业发展也因战争的爆发受到限制,位于这座城市的许多企业被疏散至俄国中部、乌拉尔和乌克兰地区。

1917年9月,这座城市被德国军队占领。

1918年11月18日,在德国军队撤离后,拉脱维亚第一共和国在里加成立。而在俄国内战时期,还短暂地出现了拉脱维亚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

1938年,里加共有38.5万人居住,其中包括4.5万名德裔。

1940年6月17日,在苏联红军进驻里加后,拉脱维亚第一共和国灭亡,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1年6月30日,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纳粹德国军队攻占了里加,之后在里加设立了东方总督辖区当局。纳粹法西斯在占领里加后一个月便杀害了6378名犹太人,并将29602名该市德犹太人关押进集中营中。

1944年10月13日至15日,苏联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三方面军里加战役中解放了这座城市。

战后,里加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兴建了里加车辆制造厂里加公共汽车厂里加红星摩托车厂、里加无线电厂等企业,而里加水电站也建成投产。

1990年,里加市的居民总数达到了90.9万人。

1991年,在苏联解体后,里加再次成为拉脱维亚共和国的首都。

参考

  1. Рига —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