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
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1](2-й Белорусский фронт)是苏联红军在苏联人民伟大卫国战争中的一支方面军,该方面军设立于1944年2月17日,参加了解放白俄罗斯和波兰,攻克东普鲁士的战役。
第一次组建
历史
1944年2月17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在原西方面军野战机关的基础上组建,下辖第47集团军、第61集团军、第70集团军和第6航空集团军。[2]
1944年3月15日,方面军开始发动进攻战役,进攻方向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结合部。第47集团军和第70集团军进攻沃伦州一线,第61集团军负责占领普里皮亚季河南部。该方面军在科韦利与德军部队发生了激烈的交战,但久攻不克,并未产生有效战果。而在波兰方向的进攻中,方面军也未有效打击德军有生力量。但是,为后续的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4年4月5日,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4月2日的命令,该方面军被合并入白俄罗斯方面军中。
指挥机关
司令员 | |
1944年2月24日—1944年4月5日 | 帕·阿·库罗奇金 |
军事委员会委员 | |
1944年2月24日—1944年4月5日 | 费·叶·博科夫、阿·米·普罗宁 |
参谋长 | |
1944年2月24日—1944年4月5日 | 弗·雅·科尔帕基奇 |
第二次组建
历史
1944年4月24日,由于西方面军划分为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由此恢复,其野战机关基于第10集团军的野战机关组建。该方面军下辖原西方面军的第33集团军、第49集团军、第50集团军和第4航空集团军。[2]
1944年5月,该方面军进行了局部战斗。次月,参加了白俄罗斯战役并组织实施了莫吉廖夫战役,其间在旧普里布日、谢列茨一带突破德军防线,并在100公里宽的战线上强渡第聂伯河,并于6月27日解放了白俄罗斯州首府莫吉廖夫。在6天时间里,该方面军向前推进60—80公里,推进至旧谢利耶、克利亚皮尼奇、多索维奇一线。此后,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协同,继续进行明斯克战役,解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2]
1944年7月5日至27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成功发动了比亚韦斯托克战役。此后,继续展开进攻,解放了比亚韦斯托克、奥索维茨和西白俄罗斯的其他城镇村庄。同年9月至11月,该方面军继续展开进攻,夺取了纳雷夫河西岸登陆场,抵达波兰和东普鲁士边境。[2]
1945年1月14日,该方面军参加了东普鲁士战役并在战役最初阶段从穆瓦瓦—埃尔宾发动进攻,向前推进约230公里,之后在布龙贝格(比得哥什)一带夺取了维斯瓦河西岸宽20公里、纵深约5公里的登陆场。此后,该方面军推进至波罗的海沿岸,在托尔凯米特一带切断德军东普鲁士经西方向和西南方向与德国内陆的联系。[2]
1945年2月10日至3月31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协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右翼部队,发动了东波美拉尼亚战役,肃清了波兰北部之敌并解放了措波特(索波特)、格丁尼亚和但泽(格但斯克)等港口城市。[2]
1945年4月18日至5月8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参加了柏林战役。在战役期间,该方面军从奥得河下游渡河,向前推进约200公里,消灭了斯德丁的德军集团,配合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进攻柏林。最终,该方面军抵达施特拉尔松德、维斯马、什未林、格拉博和易北河东岸至维滕贝格一带,并于英军第2集团军会师。[2]
1945年6月10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改组为北方集群。[2]
指挥机关
司令员 | |
1944年4月24日—1944年6月6日 | 伊·叶·彼得罗夫 |
1944年6月6日—1944年11月16日 | 格·费·扎哈罗夫 |
1944年11月16日—1945年6月10日 | 康·康·罗科索夫斯基 |
军事委员会委员 | |
1944年4月24日—1944年7月28日 | 列·扎·麦赫利斯、亚·格·鲁斯基赫 |
1944年7月28日—1945年6月10日 | 亚·格·鲁斯基赫、尼·叶·苏博京 |
参谋长 | |
1944年4月24日—1944年5月5日 | 斯·伊·卢布尔斯基 |
1944年5月5日—1945年6月10日 | 亚·尼·博戈卢波夫 |
参考
相关内容
展开 苏联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方面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