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国歌”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歌词) |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移动页面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至苏联国歌覆盖重定向) |
2021年10月24日 (日) 10:04的版本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1](Гимн СССР,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имн СССР),又译作“牢不可破的联盟”,是苏联在1944年以后的正式国歌,由谢尔盖·米哈尔科夫和葛布列·艾尔-瑞杰斯坦作词,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作曲。这首歌曲先后在1944年和1977年两度填词,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2000年将其重新填词后采用为《俄罗斯联邦国歌》。
历史
自1922年苏联成立至1943年,《国际歌》一直被用作为苏联的国歌。
1938年,由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作曲和瓦西里·列别捷夫-库马奇作词的《布尔什维克党歌》发表,这首歌曲在全联盟共产党(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进行了表演,并深受斯大林喜爱。
在二战时期,苏联与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为同盟关系,为此,苏联逐渐在意识形态上放弃了原有的革命路线,转而将爱国主义、各民族团结作为国家宣传的主要内容。在这背景下,苏联党和政府开始寻求一首爱国主义颂歌来作为国歌。
1943年,征集新国歌的工作在伏罗希洛夫负责下进行,一共征集到了来自170位作曲家和29位作词家的223件作品,其中还包括《万岁,我们强大的祖国》。之后,在莫斯科大剧院进行了这些作品的评选工作,评选工作持续到1943年11月16日。最终,有三首作品进入了最后的角逐——亚·瓦·亚历山德罗夫创作的《布尔什维克党歌》、德·德·肖斯塔科维奇与阿拉姆·哈恰图良合作创作的歌曲、约·伊·图斯基亚创作的歌曲。
1943年12月14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谢尔盖·米哈尔科夫和葛布列·艾尔-瑞杰斯坦基于《布尔什维克党歌》创作的歌曲选作苏联国歌,相比原来的布尔什维克党歌,歌曲增加了“大罗斯”等民族性概念。
新的苏联国歌于1943年12月31日和1944年1月1日在谢·尼·瓦西连科的指挥下进行了首次正式演奏,包括合唱版和交响乐版,但是效果并没有得到苏联最高领导层的满意。很快,又在德·罗·罗加尔-莱维茨基的指挥下进行了第二次演奏,该版本被定为正式放送版,并于1944年4月17日至18日在全联盟广播电台首次放送。
1956年至1977年,由于苏共二十大开始的对斯大林的批判,苏联国歌取消了唱词。
1977年5月2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了谢尔盖·米哈尔科夫的新版填词,新版歌词没有任何有关斯大林的内容,并增加了有关党、共产主义、人民的内容。
歌词
1944年版
俄语 | 拉丁转写 | 中文 |
---|---|---|
Союз нерушимый республик свободных Припев: |
Sojuz nerušimyj respublik svobodnyh Pripyev: |
伟大苏维埃,永久的联盟; 副歌: |
Сквозь грозы сияло нам солнце свободы, Припев. |
Skvozj grozy sijalo nam solnce svobody, Pripyev. |
自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副歌 |
Мы армию нашу растили в сраженьях. Припев. |
My armiju našu rastili v sraženjäh, Pripyev. |
战争中成长,我们的红军, 副歌 |
1977年版
俄语[2] | 拉丁转写 | 中文 |
---|---|---|
Союз нерушимый республик свободных Припев: |
Sojuz nerušimyj respublik svobodnyh Pripyev: |
伟大苏维埃,永久的联盟; 副歌: |
Сквозь грозы сияло нам солнце свободы, Припев. |
Skvozj grozy sijalo nam solnce svobody, Pripyev. |
自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副歌 |
В победе бессмертных идей коммунизма Припев. |
V pobede bessmertnyh idej kommunizma Pripyev. |
在共产主义的不朽胜利中, 副歌 |
相关源
- 莫斯科大剧院乐团(1943)
- 红旗歌舞团(1943)
- 红旗歌舞团(1944)
- 俄罗斯正教合唱团(1948)
- 保罗·罗伯逊,英语(1949)
- 苏联国防部军乐团(1956)
- 勃列日涅夫时期标准版(1977)
- 红旗歌舞团(1977)
- 匈牙利语(1977)
- 立陶宛语(1977)
- 德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