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特罗凡·伊万诺维奇·涅杰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生平
第18行: 第18行:
 
1937年底,他被派往[[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在共和军中担任顾问。
 
1937年底,他被派往[[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在共和军中担任顾问。
  
1939年3月,回国。同年9月,任第1摩托化步兵师第13炮兵团团长。在[[苏芬战争]]期间,任[[近卫第80步兵师|第160步兵师]]炮兵主任。
+
1939年3月,回国。同年9月,任[[莫斯科第1摩托化步兵师]]第13炮兵团团长。在[[苏芬战争]]期间,任[[近卫第80步兵师|第160步兵师]]炮兵主任。
  
 
1941年4月30日,任第4反坦克炮兵旅旅长。
 
1941年4月30日,任第4反坦克炮兵旅旅长。

2022年4月18日 (一) 04:15的版本

苏联英雄
炮兵主帅 米·伊·涅杰林

米特罗凡·伊万诺维奇·涅杰林[1]Митрофа́н Ива́нович Неде́лин,1902年10月27日[11月9日]—1960年10月24日),苏联军事家,坦波夫省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人,1920年入伍,1924年加入俄国共产党(布),指挥员高等学术进修班毕业。苏联英雄(1945年),炮兵主帅军衔。

他是俄国内战西班牙内战苏芬战争老兵,是伟大卫国战争中红军炮兵部队的高级指挥员。战后,他担任了苏联国防部副部长(1952年1月至1953年4月,1955年3月至1960年10月)、苏联战略火箭军总司令(1959年12月至1960年10月),最终不幸死于发射事故。

生平

1902年10月27日[11月9日],米特罗凡·伊万诺维奇·涅杰林出生在坦波夫省鲍里索格列布斯克的职员家庭,小时候在教区学校读书。

1917年,他进入利佩茨克实科学校学习,在十月革命爆发后,他去了铁路车间工作。

1920年3月,加入工农红军,参加了俄国内战。之后,他先后担任过炮兵连长、营长、团参谋长。(1929年进入炮兵指挥员高级进修班学习)

1937年底,他被派往西班牙,在共和军中担任顾问。

1939年3月,回国。同年9月,任莫斯科第1摩托化步兵师第13炮兵团团长。在苏芬战争期间,任第160步兵师炮兵主任。

1941年4月30日,任第4反坦克炮兵旅旅长。

1941年9月,任北高加索方面军炮兵副主任、主任。

1943年,任北高加索方面军炮兵副司令员、司令员。之后,又担任过西南方面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炮兵司令员。

1945年,任南方集群炮兵司令员。

1946年,任苏联武装力量炮兵参谋长。

1948年11月15日,任苏联武装力量炮兵第一副司令员兼苏军炮兵总局局长。

1950年3月26日,任苏联武装力量炮兵司令员。

1952年1月,任苏联军事部副部长,分管军械。

1953年4月23日,再次担任炮兵司令员。

1955年3月21日,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负责特种武器和喷气式技术的研究。

1959年12月17日,苏联战略火箭军成立后,涅杰林兼任苏联战略火箭军总司令。他采取不顾一切手段和风险的措施来建立苏联战略火箭部队力量,甚至亲自坐镇核导弹武器的研制与试验。

1960年10月24日,在拜科努尔第41发射台测试Р-16火箭的试验中,他坐在火箭旁边20米的椅子上监督技术人员对火箭进行检查,结果火箭突然发生爆炸,包括涅杰林在内的74人当场死亡,另有4人因烧伤和毒气中毒在救治过程中死亡。爆炸产生了上千的温度,使得事故现场找不到他的遗体,仅剩下他被融化后的金星奖章、一个肩章和手表。这件事情发生后,苏联政府将其视为机密并对外宣布他死于飞机失事,该事件直到1989年才正式公开。之后,他生前剩下的遗物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苏共第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四届、五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42年3月1日,晋升炮兵少将军衔;1943年9月25日,晋升炮兵中将军衔;1944年4月3日,晋升炮兵上将军衔;1953年8月4日,晋升炮兵元帅军衔;1959年5月8日,被授予炮兵主帅军衔。1945年4月28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荣誉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