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陆军”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未显示2个用户的1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苏联陆军'''<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A1%D1%83%D1%85%D0%BE%D0%BF%D1%83%D1%82%D0%BD%D1%8B%D0%B5_%D0%B2%D0%BE%D0%B9%D1%81%D0%BA%D0%B0_%D0%A1%D0%A1%D0%A1%D0%A0 Сухопутные войска СССР] — Википедия</ref>('''Сухопутные войска СССР'''
+
[[文件:Red Army flag.png|260px|无框|右|苏联陆军旗之一]]
 +
'''苏联陆军'''<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A1%D1%83%D1%85%D0%BE%D0%BF%D1%83%D1%82%D0%BD%D1%8B%D0%B5_%D0%B2%D0%BE%D0%B9%D1%81%D0%BA%D0%B0_%D0%A1%D0%A1%D0%A1%D0%A0 Сухопутные войска СССР] — Википедия</ref>('''Сухопутные войска СССР''')是[[苏联武装力量]]在1946年2月至1991年12月的一个[[军种]],在1950年3月至1955年3月和1964年3月至1967年11月也为[[苏军]]的一个组成部分。
 +
 
 +
==历史==
 +
 
 +
1946年2月25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决定在[[苏联工农红军]]步兵、骑兵、装甲兵、炮兵、特种部队和后勤部队的基础上设立独立的军种——苏联陆军。这一决定参考了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经验,预料到现代战争的复杂多变性,因此需要一个统一的军事指挥与管理机关来领导来自不同技术的诸兵种。
 +
 
 +
1946年3月21日,[[苏联元帅]][[格·康·朱可夫]]被任命为第一任苏联陆军总司令。在此期间,苏联陆军开始复员,大批步兵师和坦克旅的番号被撤销,为了充分利用战后留下来的装备,特别是25000辆坦克,苏联陆军组建了多个机械化集团军和机械化师。
 +
 
 +
1950年,经过数年复员,苏联陆军的规模从伟大卫国战争结束时的982.2万人缩减到244.4万人,苏联陆军缩减了在东欧部署的兵力规模,但相应加强了在中亚和远东的兵力配置。同年3月26日,苏联部长会议决定废除陆军总司令部,以消除工作中出现的平行性和冗余指令,提高管理效率,苏联陆军统一由苏联军事部第一副部长[[亚·米·华西列夫斯基]]和[[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直接管理。
 +
 
 +
1955年3月,在格·康·朱可夫担任[[苏联国防部长]]后,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重新设立陆军总司令部。
 +
 
 +
1956年10月23日,苏联陆军向[[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匈牙利]]派出11个师(约6万人,3000多辆坦克)以平息当地的[[1956年匈牙利动乱|反苏动乱]],平息动乱的军事行动总共持续了5天。平乱结束后,苏联在匈牙利设立了[[南方集群]],以确保该国的政治秩序。
 +
 
 +
1957年,由于陆军步兵师和机械化师的界限日益模糊,步兵师与机械化师由此统一改组为摩托化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吸收了两者的特性,兼具步兵师的火炮打击规模和机械化师的机动性。
 +
 
 +
1962年,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陆军向[[古巴]]派出了4个摩托化步兵团,以保护在古巴的导弹基地,期间,苏军驻古巴总兵力超过了5万人。
 +
 
 +
1964年2月24日,[[苏联国防会议]]决定再次撤销陆军总司令部,将陆军的指挥管理权交给武装力量总参谋部。
 +
 
 +
1967年11月,根据新任苏联国防部长[[安·安·格列奇科]]的提议,苏联陆军总司令部再度设立。
 +
 
 +
1968年8月17日,苏联陆军派出了5个坦克师、15个摩托化步兵师参加了[[华约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行动]],解散了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政府。
 +
 
 +
1960年代末,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中苏交恶|中苏关系]],苏联陆军加大了在外贝加尔和远东的军事部署,两国军队先后在边境线上爆发了[[珍宝岛冲突]]、[[铁列克提冲突]]和八岔岛冲突等交火对峙事件。
 +
 
 +
1979年12月,苏联陆军派出了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独立摩托化步兵旅[[苏联出兵阿富汗|出兵阿富汗]]。随着战事的日益焦灼,苏军驻阿富汗的兵力从战争初期的8.11万人增加到10.88万人。
 +
 
 +
1980年代后期,在[[米·谢·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苏联开始大规模裁军,其中部分陆军师级、旅级、团级单位被撤销。
 +
 
 +
1988年5月15日,随着《关于阿富汗的日内瓦协议》签署后,[[苏联撤出阿富汗|苏联陆军部队逐步从阿富汗撤离]]。
 +
 
 +
1992年,在[[苏联解体]]后,苏联陆军85%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划归给[[俄罗斯联邦]]。
 +
 
 +
==组成==
 +
 
 +
苏联陆军由以下兵种组成:
 +
* [[苏联摩托化步兵|摩托化步兵]](1957年3月12日前为步兵)
 +
* [[苏联空降兵|空降兵]](1956年4月至1964年3月)
 +
* [[苏联空中突击兵|空中突击兵]](1968年6月至1990年8月)
 +
* [[苏联坦克兵|坦克兵]](即装甲与机械化兵、装甲兵)
 +
* [[苏联火箭炮兵|火箭炮兵]](1961年1月前为炮兵)
 +
* 陆军航空兵(直到1990年12月)
 +
* [[苏联通信兵|通信兵]]
 +
* [[苏联工程兵|工程兵]]
 +
* [[苏联陆军防空兵|防空兵]]
 +
* [[苏联化学兵|化学兵]]
 +
* [[苏联武装力量后勤部|后勤部队]]
  
 
==领导机关==
 
==领导机关==
  
===苏联陆军总司令===
+
'''总司令'''
 +
*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946年3月—1946年7月
 +
*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1946年7月—1950年3月,1955年3月—1956年3月
 +
* [[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1956年3月—1957年10月
 +
* [[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格列奇科]],1957年11月—1960年4月
 +
*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1960年4月—1964年6月
 +
* [[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帕夫洛夫斯基(1909年)|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帕夫洛夫斯基]],1967年11月—1980年11月
 +
*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彼得罗夫]],1980年11月—1985年1月
 +
* [[叶夫根尼·菲利波维奇·伊万诺夫斯基]],1985年2月—1989年1月
 +
* [[瓦连京·伊万诺维奇·瓦连尼科夫]],1989年1月—1991年8月
 +
* [[弗拉基米尔·马戈梅多维奇·谢苗诺夫]],1991年8月—1992年8月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946年3月—1946年7月
+
'''军事委员会委员'''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1946年7月—1950年3月,1955年3月—1956年3月
+
* [[谢苗·彼得罗维奇·瓦夏金]],1967年11月—1980年12月
*[[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1956年3月—1957年10月
+
* [[米哈伊尔·丹尼洛维奇·波普科夫]],1980年12月—1989年12月
*[[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格列奇科]],1957年11月—1960年4月
+
*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莫伊谢耶夫]],1989年12月—1991年4月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1960年4月—1964年6月
+
 
*[[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巴甫洛夫斯基]],1967年11月—1980年11月
+
'''总参谋长'''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彼得罗夫]],1980年11月—1985年1月
+
* [[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斯莫罗季诺夫]],1946年3月—1946年4月
*[[叶夫根尼·菲利波维奇·伊万诺夫斯基]],1985年2月—1989年1月
+
* [[格尔曼·卡皮托诺维奇·马兰丁]],1946年5月—1948年11月
*[[瓦连京·伊万诺维奇·瓦连尼科夫]],1989年1月—1991年8月
+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马利宁]],1948年11月—1950年3月
*[[弗拉基米尔·马戈梅多维奇·谢苗诺夫]],1991年8月—1992年8月
+
* [[格尔曼·卡皮托诺维奇·马兰丁]],1955年3月—1956年7月
 +
* [[马基恩·米哈伊洛维奇·波波夫]],1956年8月—1962年6月
 +
* [[谢尔盖·马特维耶维奇·什捷缅科]],1962年7月—1964年4月
 +
* [[马特维·季莫费耶维奇·尼基京]],1967年11月—1974年3月
 +
* [[弗拉基米尔·扎哈罗维奇·亚库申]],1974年4月—1981年6月
 +
* [[德米特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格林克维奇]],1981年6月—1990年10月
 +
*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科列斯尼科夫]],1990年10月—1991年9月
 +
* [[尤里·德米特里耶维奇·布克列夫]],1991年9月—1992年8月
  
 
==参考==
 
==参考==
 
<references />
 
<references />
 +
 +
==相关内容==
 +
{{苏联武装力量军种}}
 +
 +
[[分类:苏联武装力量军种]][[分类:陆军]]

2024年7月24日 (三) 08:19的最新版本

苏联陆军旗之一

苏联陆军[1]Сухопутные войска СССР)是苏联武装力量在1946年2月至1991年12月的一个军种,在1950年3月至1955年3月和1964年3月至1967年11月也为苏军的一个组成部分。

历史[编辑]

1946年2月25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决定在苏联工农红军步兵、骑兵、装甲兵、炮兵、特种部队和后勤部队的基础上设立独立的军种——苏联陆军。这一决定参考了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经验,预料到现代战争的复杂多变性,因此需要一个统一的军事指挥与管理机关来领导来自不同技术的诸兵种。

1946年3月21日,苏联元帅格·康·朱可夫被任命为第一任苏联陆军总司令。在此期间,苏联陆军开始复员,大批步兵师和坦克旅的番号被撤销,为了充分利用战后留下来的装备,特别是25000辆坦克,苏联陆军组建了多个机械化集团军和机械化师。

1950年,经过数年复员,苏联陆军的规模从伟大卫国战争结束时的982.2万人缩减到244.4万人,苏联陆军缩减了在东欧部署的兵力规模,但相应加强了在中亚和远东的兵力配置。同年3月26日,苏联部长会议决定废除陆军总司令部,以消除工作中出现的平行性和冗余指令,提高管理效率,苏联陆军统一由苏联军事部第一副部长亚·米·华西列夫斯基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直接管理。

1955年3月,在格·康·朱可夫担任苏联国防部长后,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重新设立陆军总司令部。

1956年10月23日,苏联陆军向匈牙利派出11个师(约6万人,3000多辆坦克)以平息当地的反苏动乱,平息动乱的军事行动总共持续了5天。平乱结束后,苏联在匈牙利设立了南方集群,以确保该国的政治秩序。

1957年,由于陆军步兵师和机械化师的界限日益模糊,步兵师与机械化师由此统一改组为摩托化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吸收了两者的特性,兼具步兵师的火炮打击规模和机械化师的机动性。

1962年,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陆军向古巴派出了4个摩托化步兵团,以保护在古巴的导弹基地,期间,苏军驻古巴总兵力超过了5万人。

1964年2月24日,苏联国防会议决定再次撤销陆军总司令部,将陆军的指挥管理权交给武装力量总参谋部。

1967年11月,根据新任苏联国防部长安·安·格列奇科的提议,苏联陆军总司令部再度设立。

1968年8月17日,苏联陆军派出了5个坦克师、15个摩托化步兵师参加了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行动,解散了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

1960年代末,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中苏关系,苏联陆军加大了在外贝加尔和远东的军事部署,两国军队先后在边境线上爆发了珍宝岛冲突铁列克提冲突和八岔岛冲突等交火对峙事件。

1979年12月,苏联陆军派出了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独立摩托化步兵旅出兵阿富汗。随着战事的日益焦灼,苏军驻阿富汗的兵力从战争初期的8.11万人增加到10.88万人。

1980年代后期,在米·谢·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苏联开始大规模裁军,其中部分陆军师级、旅级、团级单位被撤销。

1988年5月15日,随着《关于阿富汗的日内瓦协议》签署后,苏联陆军部队逐步从阿富汗撤离

1992年,在苏联解体后,苏联陆军85%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划归给俄罗斯联邦

组成[编辑]

苏联陆军由以下兵种组成:

领导机关[编辑]

总司令

军事委员会委员

总参谋长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苏联武装力量 苏联武装力量的军种 
陆军 空军 国土防空军 战略火箭军 海军 边防军 内卫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