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战役”的版本间的差异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创建词条) |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3行: | 第3行: | ||
==战前形势== | ==战前形势== | ||
− | 在红军解放[[乌法]]后,[[米·尼·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第5集团军(苏俄)|第5集团军]]准备继续追击白军,此时的第5集团军拥有29000兵力,装备有90门火炮、500挺机枪和3列装甲列车。而正面的白军为[[康·维·萨哈罗夫]]指挥的[[西部集团军]]有14000人、93门火炮、370挺机枪和3列装甲列车。 | + | 在红军解放[[乌法]]后,[[米·尼·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第5集团军(苏俄)|第5集团军]]准备继续追击白军,此时的第5集团军拥有29000兵力,装备有90门火炮、500挺机枪和3列装甲列车。而正面的白军为[[康·维·萨哈罗夫]]指挥的[[西部集团军(白军)|西部集团军]]有14000人、93门火炮、370挺机枪和3列装甲列车。 |
==战役过程== | ==战役过程== | ||
第39行: | 第39行: | ||
==参考== | ==参考== | ||
<references /> | <references /> | ||
+ | |||
+ | ==相关内容== | ||
+ | {{俄国内战相关战役}} | ||
[[分类:俄国内战相关战役]] | [[分类:俄国内战相关战役]] |
2023年6月15日 (四) 07:41的最新版本
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战役[1]是工农红军在1919年6月24日至8月4日对白军发动的一次进攻战役,旨在夺取南乌拉尔地区。
战前形势[编辑]
在红军解放乌法后,米·尼·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第5集团军准备继续追击白军,此时的第5集团军拥有29000兵力,装备有90门火炮、500挺机枪和3列装甲列车。而正面的白军为康·维·萨哈罗夫指挥的西部集团军有14000人、93门火炮、370挺机枪和3列装甲列车。
战役过程[编辑]
兹拉托乌斯特之战[编辑]
6月24日至25日,红军第26步兵师和第27步兵师渡过乌法河,其中第27步兵师沿着比尔斯克古道进攻,而第26步兵师沿尤留赞河进攻,几乎未遇到白军抵抗。
7月2日,第26步兵师在纳西巴斯村与白军遭遇,并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事实上,第26步兵师遇到的是白军的主力部队,而兵力上不具优势的第26步兵师却向白军阵地发起了数次进攻。
7月5日,第27步兵师从纳西巴斯村北面加入战斗,并协同第26步兵师攻占了该村,损失惨重的白军撤退至库萨—别尔佳乌什—萨特卡一线。
与此同时,第24步兵师和第35步兵师自北向南进攻,占领了别洛列茨克和蒂尔良斯基。
7月10日,第5集团军对兹拉托乌斯特发起总攻,并在13日突破白军防线后占领了这座城市。
车里雅宾斯克之战[编辑]
7月17日,红军继续向东进攻,在切巴尔库尔湖和伊尔佳什湖一线进攻白军阵地。
7月20日,第5集团军突破白军阵地后开始向车里雅宾斯克进攻。之后,白军将兵力撤至车里雅宾斯克后方,计划引诱红军入城,待红军进城后从两翼发起进攻。此时,车里雅宾斯克一带的白军得到了大量增援,拥有27600兵力、110门火炮和345挺机枪。
7月24日,红军进入车里雅宾斯克。
7月25日,白军开始发起反攻。北面进攻的白军由谢·尼·沃伊采霍夫斯基指挥,共2万人;南面进攻的白军由弗·奥·卡普佩尔指挥,共1万人。之后,北侧的白军切断了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的铁路线,并攻击第5集团军后方。但由于南面的红军第26步兵师顽强坚守阵地,阻挡了南面白军的进攻,导致白军无法合围车里雅宾斯克。
随后,第5集团军其余部队重新集结,并协同北面赶来的第3集团军围攻车里雅宾斯克北侧的白军,并全面发起进攻将其击溃。
8月4日,第24步兵师在游击队的配合下解放了特罗伊茨克,而第5集团军整体将战线向东推进了25—30公里。
战役结果[编辑]
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战役以红军全面胜利告终,红军在战役中收复了整个南乌拉尔,对东线的白军造成了重大打击,俘虏了超过18000名白军士兵。
参考[编辑]
- ↑ Златоустов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 — Википедия
相关内容[编辑]
俄国内战相关战役 |
---|
乌拉尔与西伯利亚 |
喀山 辛比尔斯克—萨马拉 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克彼尔姆 乌拉尔 彼尔姆—叶卡捷琳堡 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西伯利亚 |
南俄 |
顿巴斯—顿河 第一次库班 第二次库班 第一次和第二次察里津 第一次北高加索 第三次察里津 第一次顿巴斯 第四次察里津 邓尼金攻势 奥廖尔—克罗梅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 霍皮奥尔河—顿河 第二次顿巴斯 第五次察里津 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 第二次北高加索 |
中亚 |
阿克纠宾斯克 乌拉尔斯克—古里耶夫 布哈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