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谢苗诺维奇·比留佐夫”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文本替换 - 替换“斯模棱斯克”为“斯摩棱斯克”)
第58行: 第58行:
 
1954年5月,任[[苏联国土防空军]]第一副总司令。
 
1954年5月,任[[苏联国土防空军]]第一副总司令。
  
1955年3月,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苏联国土防空军]]总司令。
+
1955年3月,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苏联国土防空军]]总司令。同月11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ref>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晋升一批苏军将领. 人民日报, 1955年3月18日第4版</ref>
  
1958年2月1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
1958年2月1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ref name="苏联英雄" />
  
 
1962年4月,任[[苏联战略火箭军]]总司令。
 
1962年4月,任[[苏联战略火箭军]]总司令。
第66行: 第66行:
 
1963年3月,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
 
1963年3月,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
  
1964年10月19日,在[[贝尔格莱德]]附近遭遇空难,不幸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
1964年10月19日,在[[贝尔格莱德]]附近遭遇空难,不幸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ref>苏军总参谋长比留佐夫等在赴南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身亡. 人民日报, 1964年10月21日第4版</ref>
  
苏共第二十届、二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二十二届中央委员。二届、四届、六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40年6月4日,被授予少将军衔;1943年8月30日,晋升中将军衔;1944年5月17日,晋升上将军衔;1953年8月3日,晋升大将军衔;1955年3月11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958年2月1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
苏共第二十届、二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二十二届中央委员。二届、四届、六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40年6月4日,被授予少将军衔;1943年8月30日,晋升中将军衔;1944年5月17日,晋升上将军衔;1953年8月3日,晋升大将军衔;1955年3月11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958年2月1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ref>[https://warheroes.ru/hero/hero.asp?Hero_id=717 Герой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Бирюзов Сергей Семёнович] — Герои страны</ref>
  
 
==荣誉==
 
==荣誉==
  
* [[苏联英雄]](1958年2月1日第10828号金星奖章)
+
* [[苏联英雄]](1958年2月1日第10828号金星奖章<ref name="苏联英雄">比留佐夫等三位元帅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人民日报, 1958年2月3日第6版</ref>)
 
* 五枚[[列宁勋章]](1942年3月27日,1947年11月6日,1954年8月20日,1958年2月1日,1964年8月20日)
 
* 五枚[[列宁勋章]](1942年3月27日,1947年11月6日,1954年8月20日,1958年2月1日,1964年8月20日)
 
* 三枚[[红旗勋章]](1944年9月13日,1944年11月3日,1953年4月20日)
 
* 三枚[[红旗勋章]](1944年9月13日,1944年11月3日,1953年4月20日)

2022年5月21日 (六) 08:52的版本

苏联英雄
苏联元帅 谢·谢·比留佐夫

谢尔盖·谢苗诺维奇·比留佐夫[1]Сергей Семёнович Бирюзόв,1904年8月8[21]日-1964年10月19日),苏联军事家,俄罗斯族,梁赞省斯科平人,1922年入伍,1926年加入全联盟共产党(布)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苏联英雄(1958年),苏联元帅军衔。

他是伟大卫国战争中红军杰出的参谋长,担任过多个集团军和方面军的参谋长,参加了解放顿巴斯克里米亚摩尔达维亚南斯拉夫的战役。战后,他担任过苏联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3月至1963年3月)、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1963年3月至1964年10月)。

生平

1904年8月8[21]日,谢尔盖·谢苗诺维奇·比留佐夫出生在梁赞省斯科平的一个商人家庭。

1917年,从教区学校毕业,在当地农庄和伐木场打工。

1922年9月15日,他志愿加入工农红军

1923年,从第48步兵和机枪兵进修班毕业。

1926年,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苏维埃联合军事学校毕业,然后担任第65步兵团学校学员排排长。

1929年12月,任北高加索军区第36舰队连长。

1931年1月,任莫斯科无产阶级师第3步兵团的连长、训练营参谋。

1932年4月,任第3步兵团训练营营长。

1934年6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并于1937年毕业。

1937年10月,任伊尔库茨克第30步兵师参谋长。

1938年4月,任哈尔科夫军区作战处长。

1939年8月,任哈尔科夫军区第132步兵师师长。

1941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指挥被编入西方面军的第132步兵师参加了斯摩棱斯克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在战斗中负伤)

1942年4月,任第48集团军参谋长。

1942年11月,任近卫第2集团军参谋长,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阶段的作战和苏军在1942—1943年冬的攻势。

1943年4月,任南部方面军参谋长。10月,南部方面军改名为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后,他继续担任方面军参谋长。期间,他参与了解放顿巴斯克里米亚的战役。

1944年5月,任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参谋长,协助方面军司令员制定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作战计划。

1944年10月,任第37集团军司令员兼保加利亚武装力量总军事顾问。

1946年4月,任分管作战训练的苏联陆军副总司令。

1946年6月,任苏军南方集群副总司令兼同盟国驻保加利亚管制委员会副主席。

1947年6月,任滨海军区司令员。

1953年4月,任远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1953年6月,任苏军中央集群总司令。

1954年5月,任苏联国土防空军第一副总司令。

1955年3月,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苏联国土防空军总司令。同月11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2]

1958年2月1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3]

1962年4月,任苏联战略火箭军总司令。

1963年3月,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

1964年10月19日,在贝尔格莱德附近遭遇空难,不幸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4]

苏共第二十届、二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二十二届中央委员。二届、四届、六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40年6月4日,被授予少将军衔;1943年8月30日,晋升中将军衔;1944年5月17日,晋升上将军衔;1953年8月3日,晋升大将军衔;1955年3月11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958年2月1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5]

荣誉

参考

  1. Бирюзов, Сергей Семён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
  2.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晋升一批苏军将领. 人民日报, 1955年3月18日第4版
  3. 3.0 3.1 比留佐夫等三位元帅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人民日报, 1958年2月3日第6版
  4. 苏军总参谋长比留佐夫等在赴南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身亡. 人民日报, 1964年10月21日第4版
  5. Герой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Бирюзов Сергей Семёнович — Герои стран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