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革命党
社会革命党[1](Партия социалистов-революционеров,缩写 ПСР),是俄国革命时期的一个民粹主义政党,在左派社会革命党分裂出去后也被称作右派社会革命党(правые эсеры)。该党是第二国际成员,在俄国革命时期一直占据着俄国政治生态的重要地位,是最具影响力的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党。在俄国二月革命后,社会革命党一跃成为俄国最大的政党,其党员数达到百万之巨,并在大多数地方政府和公共组织掌握了主导地位。但随着1917年俄国一系列政治事件以及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社会革命党影响力急剧下滑并出现分裂,最终在俄国内战中土崩瓦解。
早期社会革命党组织[编辑]
社会革命党的前身是1894年成立的民意党萨拉托夫派,而在民意党被沙俄当局镇压后,萨拉托夫派开始独立活动。此后,萨拉托夫派印发了《我们的任务:社会革命党人纲领的主要规定》《社会革命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等刊物。
1897年,萨拉托夫派将活动中心转到莫斯科,并在安·亚历·阿尔古诺夫领导下建立了北方社会民主党联盟。与此同时,圣彼得堡、奔萨、波尔塔瓦、沃罗涅日、哈尔科夫、敖德萨也形成了民粹社会主义小组和组织,这些小组和组织分别合并为南方社会革命党、社会革命党联盟。
1901年底,南方社会革命党与社会革命党联盟合并。
1902年1月,《革命俄罗斯报》宣布该党成立,在日内瓦活动的农业社会主义同盟也加入其中。此时,社会革命党战斗组织仍在进行恐怖活动,包括杀死俄国内政部长德·谢·西皮亚金。
1905年革命与一战时期[编辑]
社会革命党不认可第一次俄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因为资产阶级不能领导革命,甚至不能成为革命的推动力量之一,同时也不认为这场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将其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过渡形式的革命。由于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土地问题,因此社会革命党整合了参加革命的农民、工人和劳动知识分子。社会革命党认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须以和平、改良的方式完成,通过制宪议会确定政府形式,然后转为最高立法机构。
在第一次俄国革命中,社会革命党人积极参与城市、农村、陆海军中的游行示威和武装起义,包括莫斯科十二月武装起义、1906年喀琅施塔得起义和斯韦阿堡起义等。社会革命党人也在工会和苏维埃中发挥了作用,其中有92人参加彼得堡苏维埃,21人参加莫斯科苏维埃,甚至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尼古拉耶夫、敖德萨、萨拉托夫、哈尔科夫、塞瓦斯托波尔和其他城市的工会和工人代表组织中有不小的影响力。但社会革命党轻视工会和工人代表组织的作用,并不认为这些机构是革命的胚胎。
相较于城市,社会革命党在农村拥有更大影响力。该党在农村建立了农民兄弟会和农会,并尝试发动农民起义。但由于社会革命党未能发起全俄范围的农民起义,因此该党也放弃了建立农民自治政权的可能,并且几乎不相信贫下中农。由此,社会革命党认为土地问题需要自上而下的办法解决。
与组织严密、思想统一的布尔什维克相比,社会民主党更加自由散漫、鱼龙混杂,党内有左派、中间派、右派等。因此,在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右派的社会革命党人就自行建立了人民社会党,而极端左派则分裂出社会革命党最高纲领主义者联盟(该派部分人后来加入布尔什维克)。
在第一次俄国革命转入低谷后,社会革命党参加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国家杜马选举,但抵制了第三届和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党内的中间派和国际派并存,后者则转变为左派社会革命党的激进派别,部分人也加入了布尔什维克。
1917年革命时期[编辑]
1917年二月革命后,社会革命党与孟什维克护国派结盟,并曾一度掌控了俄国政权。该党于该年夏达到巅峰,拥有100万党员,遍布62个省份和436个陆海军组织中。该党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地方选举中名列第一,其部分代表如亚·费·克伦斯基、维·米·切尔诺夫、尼·德·阿夫克森季耶夫等在临时政府出任要职。
在七月危机和科尔尼洛夫兵变后,社会革命党的声誉大受打击,党内分裂加剧,出现了大量党员退党的情况,而布尔什维克的力量迅速增强。
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在布尔什维克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后,社会革命党宣布退出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公开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夺权行为。
1917年11月26日至12月6日,在彼得格勒举行的社会革命党第四次代表大会追认了社会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将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和参加苏维埃政权活动的党员开除出党的决定。同时,大会也批准了中央委员会将极右翼护国派开除出党的决定。
在全俄立宪会议选举中,社会革命党获得了766个席位中的374个,并且该党还在全俄农民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获得了多数席位。社会革命党借此机会继续批评布尔什维克,并意图通过俄国立宪会议动摇布尔什维克的执政地位。但在布尔什维克于1918年1月5日武装解散俄国立宪会议,以及布尔什维克在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中消除了社会革命党在农民中的优势位置后,社会革命党失去了在议会层面与布尔什维克对抗的可能。
俄国内战时期[编辑]
1918年6月8日,社会革命党依靠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军团,在萨马拉宣布建立全俄立宪会议议员委员会,成立科穆奇人民军,开始在伏尔加河沿岸进行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军事行动。
1918年8月30日,社会革命党人范·耶·卡普兰刺杀了列宁。
1918年9月,在乌法国务会议上,全俄立宪会议议员委员会与西伯利亚临时政府(鄂木斯克)组建临时全俄政府达成协议。但社会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发信批评了乌法国务会议的结果和督政府的政策,并担心由此形成军阀专制,而主政的社会革命党右派则坚决反对其中央委员会的这封信。
1918年11月,高尔察克发动军事政变,将社会革命党赶出了临时全俄政府。
1919年初,部分参加过政权活动的社会革命党人开始与布尔什维克进行秘密接触。同年2月,苏维埃政府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抗击白卫军,恢复了社会革命党的合法地位,允许其中央委员会、党报恢复活动。但在恢复活动之初,部分社会革命党人及其宣传刊物仍继续对布尔什维克政权进行尖锐的批评。
1919年4月,社会革命党中央委员会认为该党没有实力同时在两条战线上进行斗争,呼吁全党不要对布尔什维克采取敌对行动,并谴责乌法国务会议及其相关白卫政权,公开反对帝国主义干预。同时,也强调不应与布尔什维克达成任何协议。
1919年6月,社会革命党第九次代表大会确认了放弃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斗争,同时继续准备将来反苏维埃政权的政治斗争的决定。然而,在海外活动的社会革命党人则抵制了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定,并认为只有武装暴力才能推翻布尔什维克,还允许外国干预来帮助他们。
1919年10月,在西伯利亚白军溃败后,伊尔库茨克的社会革命党人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并逮捕了高尔察克。
1920年1月,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社会革命党人也与布尔什维克合作,建立了滨海州地方自治政府。在苏波战争规模扩大后,社会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同时呼吁党员与波兰和弗兰格尔的武装进行革命斗争。
消亡[编辑]
1921年初,社会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实际上已经停止活动,由社会革命党第四次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有的已经去世,有的自愿辞职,另有部分在海外活动,还有一些被关进了监狱。同年8月,在萨马拉召开的第十次代表大会要求党员不要采取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极端活动,党的领导权移交给中央局。
1923年1月初,在俄共(布)彼得格勒省委员会和国家政治保卫局的操作下,彼得格勒的社会革命党人召开市级会议,决定解散社会革命党的市级组织。同年3月,社会革命党全俄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决定解散该党,而社会革命党人也开始大规模退党。
1925年,社会革命党在苏俄境内已经不复存在。但流亡海外的社会革命党人仍在巴黎、柏林和布拉格活动,并开办了多个宣传刊物,但这些刊物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销声匿迹。
参考[编辑]
- ↑ Партия социалистов-революционеров.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