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市

来自阅兵百科
河内市徽

河内市Thành phố Hà Nội)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和中央直辖市,也是该国城区面积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以及两大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之一。河内位于红河三角洲中心的西北部,城区面积为3359.82平方公里,人口840万,人口数和人口密度位居越南第二。历史上,河内曾是越南多个朝代的都城,拥有许多重要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

历史[编辑]

河内市

621年,在红河三角洲右岸距河口140公里处,一座名为紫城(Tử thành)的军事要塞被建立。[1]

679年,唐高宗在交州设置安南都护府,管辖交州、峰州、长州、爱州、欢州、演州、福禄州、陆州、汤州、芝州、武峨州、武安州,治所在宋平(Tống Bình)。[2]

863年,由于南安十二州被南诏国占领,唐朝撤销安南都护府。三年后,唐朝将领高骈率军南征,大破南诏军,随后唐朝设立静海军并任命高骈为静海军节度使,驻守安南都护府辖地。在高骈治理下,以龙编城为基础,建筑了大罗城(Đại La thành),方圆1982丈又5尺,城高2丈6尺,脚阔2丈5尺,还筑望敌楼55所,造屋40万余间。[2]

939年春,吴权自称为王,建立了独立王国。[2]

1010年,李公蕴称帝,把都城从宁平的华闾迁到大罗城,并在大罗城建筑了许多宫殿、楼台、庙宇和城垒。之后,李公蕴因梦见一条金龙从城门飞升到空中,因此将大罗城更名为升龙(Thăng Long)。之后,越南历代封建王朝都已升龙为都城。[2]

1831年,阮朝定都越南中部的顺化后,设立河内省,升龙由此更名为河内(Hà Nội),意为“被环抱在红河大堤之内”。[3]

1872年,法国侵略军攻陷河内,但在越南军民的坚决抵抗以及刘永福指挥的黑旗军的支援下,法军被赶出河内。[2]

1882年4月,法军再次入侵越南北部,再次攻陷河内,这座城市由此变成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的所在地。[2]

1929年3月,越南国内的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在河内建立。[3]

1945年,越南爆发八月革命越南民主共和国在河内宣告成立。[2]

1954年10月10日,胡志明率领越南革命武装解放了河内。[1]

2008年8月1日,根据国会第15号决议,邻接的河西省、永富省迷灵县以及和平省梁山县的4各乡划入河内市。[4]

参考[编辑]

  1. 1.0 1.1 周定国. 千年古都河内. 百科知识, 2010, (22):61-62
  2. 2.0 2.1 2.2 2.3 2.4 2.5 2.6 农立夫. 河内小史. 印支研究, 1982, (01):35
  3. 3.0 3.1 利国, 徐绍丽, 张训常. 列国志:越南.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2月第3版
  4. 首都河内行政区划扩大5周年 成就斐然. 越南政府新闻网, 2013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