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帕夫洛维奇·巴扎诺夫

尤里·帕夫洛维奇·巴扎诺夫[1](Ю́рий Па́влович Бажа́нов,1905年4月10[23]日—1975年1月8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俄罗斯族,基辅省卡扎京人,1920年12月入伍,1929年加入联共(布),捷尔任斯基炮兵学院和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毕业,军事学副博士学位,教授,炮兵元帅军衔。
他曾担任过军区炮兵司令员、炮兵学校校长,是伟大卫国战争和苏日战争中近卫迫击炮兵部队的高级指挥员。
生平[编辑]
1905年4月10[23]日,尤里·帕夫洛维奇·巴扎诺夫生于基辅省别尔季切夫县卡扎京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
1918年,因为家境贫寒,被迫中断学业以打工为生。
1919年,他参加地方特务部队,参加了剿匪和肃清反苏武装的作战。
1920年12月,他加入工农红军,历任连长、政治处转发员。
1921年,从军队中复员后,调入卡扎京县团委担任指导员。
1922年,重新回到部队,进入基辅第四炮兵学校学习。
1926年,从炮兵学校毕业后,任第16步兵师第48步兵团炮兵排长。
1929年,任第2炮兵旅的副连长。
1931年,进入捷尔任斯基炮兵学院继续进修。
1936年,任列宁格勒军区第19军属炮兵团的炮兵营长。
1938年4月,在红军炮兵指挥员进修班担任讲师。
1939年10月,任莫斯科克拉辛第一炮兵学校校长。
1941年6月,他参与了近卫迫击炮兵部队的组建,其管理的学校组建了28个火箭炮兵营。
1942年3月,任西北方面军近卫迫击炮兵作战集团主任,期间参加了杰米扬斯克战役和旧鲁萨战役。
1944年8月,任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近卫迫击炮兵副司令员,先后参加了白俄罗斯战役、波罗的海沿岸战役和东普鲁士战役。
1945年3月,任第39集团军炮兵司令员,参加了攻打柯尼斯堡的战斗。
1949年7月,任滨海军区炮兵司令员。
1953年12月,从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毕业后,任远东军区炮兵司令员。
1955年6月,任戈沃洛夫炮兵无线电工程学院院长。
1968年,任戈沃洛夫防空兵军事无线电工程学院院长。
1973年8月,退居二线,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军事监察顾问。
1975年1月8日,在哈尔科夫逝世,葬于哈尔科夫第二公墓。
苏共二十大、二十一大、二十二大、二十三大、二十四大代表。第五届、六届、七届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代表。
军衔[编辑]
荣誉[编辑]
苏联
- 两枚列宁勋章(1946年11月5日,1961年9月15日)
- 三枚红旗勋章(1943年2月14日,1944年11月3日,1953年4月20日)
- 两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1945年4月19日,1945年9月8日)
- 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4年8月28日)
- 二级库图佐夫勋章(1943年9月29日)
- 两枚红星勋章(1965年4月29日,1968年2月22日)
- 保卫莫斯科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
- 战胜日本奖章
- 攻克柯尼斯堡奖章
- 苏维埃陆海军30周年纪念奖章
- 两枚中苏友谊万岁奖章
参考[编辑]
- ↑ Бажанов, Юрий Павл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