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共和国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前苏联国家

加盟共和国[1]Сою́зные Респу́блики)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构员国,是苏联最高级别行政区划。在苏联解体前夕,当时的15个加盟共和国先后宣布脱离苏联,成为独立国家。

历史[编辑]

1922年12月30日,在全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成立条约》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苏俄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随即成为苏联的成员国。

1923年10月30日,花剌子模人民苏维埃共和国召开全花剌子模苏维埃第四次代表大会,将国号改为花剌子模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并加入苏联。次年9月19日,全布哈拉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将布哈拉人民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号改为布哈拉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并加入苏联。此时,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增加到6个。

1924年10月27日,根据中亚民族划界的结果,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花剌子模、布哈拉两个加盟共和国被撤销,设立土库曼乌兹别克两个加盟共和国。

1929年12月5日,塔吉克社会主义苏维埃自治共和国从乌兹别克独立出来,升格为加盟共和国,加盟共和国达到7个。

1936年12月5日,在斯大林宪法通过后,哈萨克吉尔吉斯升格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与此同时,外高加索联邦被撤销,原属于该联邦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此时,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达到了11个。

1940年3月21日,在与芬兰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后,苏联将靠近卡累利阿的新获得的土地并入该共和国,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使加盟共和国增加到12个。

1940年8月,在苏联先后占领比萨拉比亚波罗的海国家后,相继设立了摩尔达维亚(8月2日)、立陶宛(8月3日)、拉脱维亚(8月5日)、爱沙尼亚(8月6日)等加盟共和国。此时的加盟共和国总数达到了16个。

1956年7月16日,卡累利阿-芬兰降格为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自治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总数变为15个。

1989年至1991年,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共产党丧失领导权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开展了脱离苏联的独立进程。

1991年8月,由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八一九事件中失败,苏联中央政府彻底丧失了影响力,苏联的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脱离苏联并建立了独立国家联合体来取代联盟。

法律地位[编辑]

1956年的各加盟共和国

1977年苏联宪法规定苏联由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实行自愿联合而组成,包括:

  1.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2.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3.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4. 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5.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6.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7. 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8.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9.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0.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1. 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2. 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3. 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4.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5.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每一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制定不与苏联宪法相违背的共和国宪法,在自己的领土上独立行使国家权力。加盟共和国的疆界需要由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确认才能变更,可在自己境内设立自治共和国、边疆区、州、自治州、区等行政区划,其主权受苏联保护。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