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宁格勒

来自阅兵百科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2024年5月16日 (四) 10:49的版本 (创建词条)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加里宁格勒市旗
加里宁格勒市徽
劳动红旗勋章

加里宁格勒[1]Калинингра́д),旧称柯尼斯堡Königsberg),是俄罗斯的一座大城市,也为加里宁格勒州的首府,位于普列戈利亚河加里宁格勒湾的交汇处,城市人口数为489584人(2024年)。该市是波罗的海沿岸第七大城市,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的军事要地,其中,俄罗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设在这座城市。在伟大卫国战争结束后,该市根据波茨坦会议的决定,随东普鲁士北部地区成为苏联领土。

历史

加里宁格勒

1255年,条顿骑士团在普列戈利亚河河口建立了一座城堡,随后一座围绕城堡的城镇随之出现,但该城镇因1263年普鲁士人的大举进攻而被摧毁。

1283年,为纪念波西米亚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一座名为柯尼斯堡Königsberg)的城镇被建立。

1340年,柯尼斯堡成为汉萨同盟的一员。同一时期,柯尼斯堡大教堂开始动工修建。

1525年,条顿骑士团大团长阿尔布雷希特·霍亨索伦开始将团国世俗化为普鲁士公国,柯尼斯堡由此成为公国都城。

1544年,柯尼斯堡大学建校,这是欧洲第二所由新教创立的大学。

1701年,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一世在柯尼斯堡加冕为普鲁士国王。

1758年至1762年,柯尼斯堡在七年战争中俄军占领。

1829年,在普鲁士省成立后,柯尼斯堡为该省省会。

1860年,东普鲁士铁路的竣工将柯尼斯堡、柏林、东普鲁士连接了起来,柯尼斯堡成为东北欧重要的交通枢纽。

1878年,在普鲁士省拆分为东西两省后,该市为东普鲁士省的省会。

在《凡尔赛和约》后,德国因波兰走廊的出现失去了与柯尼斯堡的陆上通道。

1929年至1930年,柯尼斯堡在南郊建成了新的火车总站,并在汉萨广场启用了火车北站,城市港口容量扩大,进出航道加深。

1941年6月23日,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红军航空兵对该市进行了数次轰炸。此后,英国皇家空军也在柯尼斯堡实施了数次轰炸任务,使该市老城区的许多建筑被毁。在战争时期,纳粹当局对柯尼斯堡进行了要塞化建设,构筑了永备防御工事。

1945年4月6日,苏联红军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对柯尼斯堡发起进攻战役。同月9日,红军攻克了这座城市。

根据波茨坦会议的决定,德国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及其首府柯尼斯堡暂划归苏联管辖。此后,根据苏联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分别签订的条约,柯尼斯堡被承认为苏联领土。

1946年7月4日,为纪念已故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原主席米·伊·加里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法令,将柯尼斯堡更名为加里宁格勒Калинингра́д)。

1947年,苏联政府决定禁止德国人在该市居住,并将该市所有的德国人强制迁徙到德国境内。

战后,这座城市的人口开始快速增长,位于该市的驻军为重建这座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轨电车、博物馆、学校、电影院等很快恢复运作,然而因战火破坏的老城区建筑大多被拆除。

冷战结束后,加列宁格勒恢复了对外开放,欧洲多国都在该市设立了外交办事机构。

2018年,加里宁格勒参与了国际足联世界杯的举办。

参考

  1. Калининград.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