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共和国”的版本间的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 style="margin: auto;" | x155px|无框|居中|苏丹国旗 | x155px|无框|居中|苏丹国徽 |} '''…”) |
|||
第5行: | 第5行: | ||
'''苏丹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英语:'''Republic of the Sudan'''),简称为'''苏丹'''(阿拉伯语:'''السودان''',英语:'''Sudan''')。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北邻[[埃及]],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南毗[[南苏丹]],东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2023年人口约4914万。阿拉伯语、英语为官方语言<ref>[https://www.moj.gov.sd/posts/post/59 دستور 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 الإنتقالى لسنة 2005]. 苏丹司法部</ref>。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首都[[喀土穆]]。<ref>[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1206_678526/1206x0_678528/ 苏丹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年10月</ref> | '''苏丹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英语:'''Republic of the Sudan'''),简称为'''苏丹'''(阿拉伯语:'''السودان''',英语:'''Sudan''')。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北邻[[埃及]],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南毗[[南苏丹]],东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2023年人口约4914万。阿拉伯语、英语为官方语言<ref>[https://www.moj.gov.sd/posts/post/59 دستور 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 الإنتقالى لسنة 2005]. 苏丹司法部</ref>。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首都[[喀土穆]]。<ref>[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1206_678526/1206x0_678528/ 苏丹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年10月</ref> | ||
− | + | 苏丹局势长期动荡,现暂无统一的中央政府,仅有一主权委员会代行中央政府职能。同时因南苏丹独立后,南北双方接壤的边界线皆未进行实际划界谈判,长期悬而未决,导致边境局势亦长期紧张。 | |
== 地理 == | == 地理 == | ||
[[文件:苏丹地图.jpg|200px|无框|右]] | [[文件:苏丹地图.jpg|200px|无框|右]] | ||
第21行: | 第21行: | ||
国徽中心图案是一只左望的苏丹特有的沙漠鹭鹰。国徽上下各绘有一条白色饰带,上面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胜利属于我们”和“苏丹共和国”字样。<ref>[https://sd.china-embassy.gov.cn/zjsd/zjsd/201707/t20170710_7260826.htm 苏丹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丹大使馆,2021年3月2日</ref> | 国徽中心图案是一只左望的苏丹特有的沙漠鹭鹰。国徽上下各绘有一条白色饰带,上面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胜利属于我们”和“苏丹共和国”字样。<ref>[https://sd.china-embassy.gov.cn/zjsd/zjsd/201707/t20170710_7260826.htm 苏丹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丹大使馆,2021年3月2日</ref> | ||
− | |||
==参考== | ==参考== |
2025年3月21日 (五) 03:03的版本
苏丹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英语:Republic of the Sudan),简称为苏丹(阿拉伯语:السودان,英语:Sudan)。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北邻埃及,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南毗南苏丹,东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2023年人口约4914万。阿拉伯语、英语为官方语言[1]。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首都喀土穆。[2]
苏丹局势长期动荡,现暂无统一的中央政府,仅有一主权委员会代行中央政府职能。同时因南苏丹独立后,南北双方接壤的边界线皆未进行实际划界谈判,长期悬而未决,导致边境局势亦长期紧张。
地理
国土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东北濒临红海,海岸线长约720公里。苏丹全国气候差异很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最热季节气温可达50℃,全国年平均气温21℃。长年干旱,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苏丹地处生态过渡带,极易遭受旱灾、水灾和沙漠化等气候灾害。
有铁、银、铬、铜、锰、金、铝、铅、铀、锌、钨、石棉、石膏、云母、滑石、钻石、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曾拥有丰富的石油,但2011年南苏丹独立后,原苏丹75%石油储量被划归南方,苏石油产量大幅减少。
农业是苏经济的主要支柱。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粮食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占农产品出口额的66%,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阿拉伯胶,大多数供出口。长绒棉产量仅次于埃及,居世界第二;花生产量居阿拉伯国家之首,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印度和阿根廷;芝麻产量在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中占第一位,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阿拉伯胶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年均产量约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80%。
截止2022年,境内共有铁路7300公里、公路3.1万公里。
全国共设18个州,分别是:喀土穆州、北方州、尼罗州、红海州、卡萨拉州、加达里夫州、杰济拉州、森纳尔州、白尼罗州、青尼罗州、北科尔多凡州、南科尔多凡州、西科尔多凡州、北达尔富尔州、西达尔富尔州、南达尔富尔州、中达尔富尔州、东达尔富尔州。
国旗和国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绿色等腰三角形,右侧为三个平行且宽度相等的宽条,自上而下依次为红、白、黑三色。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属非洲黑色人种的南方居民,绿色象征北方居民所信奉的伊斯兰教。同时,黑白红绿四色旗属于泛阿拉伯颜色,因此苏丹虽是黑种人为什么主要人口的国家,但仍被视为阿拉伯国家。
国徽中心图案是一只左望的苏丹特有的沙漠鹭鹰。国徽上下各绘有一条白色饰带,上面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胜利属于我们”和“苏丹共和国”字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