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版本间的差异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苏萨伊科夫”为“苏赛科夫”) |
||
第28行: | 第28行: | ||
| colspan="2" | <big>'''军事委员会委员'''</big> | | colspan="2" | <big>'''军事委员会委员'''</big> | ||
|- | |- | ||
− | | 1943年10月20日—1944年5月11日 || [[ | + | | 1943年10月20日—1944年5月11日 || [[伊·扎·苏赛科夫]] |
|- | |- | ||
− | | 1944年5月11日—1945年3月1日 || [[米·米·斯塔胡尔斯基]]、[[ | + | | 1944年5月11日—1945年3月1日 || [[米·米·斯塔胡尔斯基]]、[[伊·扎·苏赛科夫]] |
|- | |- | ||
| 1945年3月1日—1945年7月10日 || [[亚·尼·捷夫钦科夫]]、[[米·米·斯塔胡尔斯基]] | | 1945年3月1日—1945年7月10日 || [[亚·尼·捷夫钦科夫]]、[[米·米·斯塔胡尔斯基]] |
2024年9月11日 (三) 23:09的版本
乌克兰第二方面军[1](2-й Украинский фронт)是苏联工农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战略反攻阶段的一支方面军,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1943年10月16日发布的命令而设立。
历史
1943年10月20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由草原方面军改编而成,下辖近卫第4集团军、近卫第5集团军、近卫第7集团军、第37集团军、第52集团军、第53集团军、第57集团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和第5航空集团军。此后,该方面军在第聂伯河右岸的克列缅丘格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一带实施扩大登陆场的战斗,并于12月10日接近基洛沃格勒和克里沃罗格外围地带。[2]
1944年春,该方面军发动了乌曼—博托沙尼战役,并在进攻期间击溃德军第8集团军,重创其第1装甲集团军,协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切断为两截,解放了右岸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部分领土,进入罗马尼亚境内作战。[2]
1944年8月,该方面军参加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在战役期间,该方面军歼灭德军22个师,击溃罗军大量部队,迫使罗马尼亚退出战争。同年10月,该方面军发动德布勒森战役,再次重创德军南方集团军群。[2]
1944年10月29日至次年2月13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协同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一部及多瑙河区舰队发动布达佩斯战役,歼灭了敌军重兵集团,攻克了布达佩斯。[2]
1945年3月至4月间,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左翼各部参加了维也纳战役,协同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彻底解放了匈牙利全境,并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大部领土和奥地利东部地区及其首都维也纳。同年5月6日至11日,该方面军参加了布拉格战役,全歼德军,彻底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及其首都布拉格。其间,该方面军左翼各部继续发展进攻,在皮塞克和捷克布杰约维采等地与美军各部队会师。[2]
1945年6月10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野战机关改建为敖德萨军区司令部。[2]
指挥机关
司令员 | |
1943年10月20日—1944年5月21日 | 伊·斯·科涅夫 |
1944年5月21日—1945年7月10日 | 罗·雅·马利诺夫斯基 |
军事委员会委员 | |
1943年10月20日—1944年5月11日 | 伊·扎·苏赛科夫 |
1944年5月11日—1945年3月1日 | 米·米·斯塔胡尔斯基、伊·扎·苏赛科夫 |
1945年3月1日—1945年7月10日 | 亚·尼·捷夫钦科夫、米·米·斯塔胡尔斯基 |
参谋长 | |
1943年10月20日—1945年7月10日 | 马·瓦·扎哈罗夫 |
参考
相关内容
苏联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方面军 |
---|
1941年6月—1941年8月 |
北部 西北 西部 中央(41.7组建) 西南 南部 |
1941年8月—1941年12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西北 加里宁(41.10组建) 西部 预备队(41.10撤销) 布良斯克 西南 南部 外高加索 |
1941年12月—1942年5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42.4撤销) 西北 加里宁 西部 布良斯克 西南 南部 高加索(42.1撤销) 克里木(42.1组建) |
1942年5月—1942年7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42.6组建) 西北 加里宁 西部 布良斯克 西南 南部 北高加索 外高加索 |
1942年7月—1942年9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 西北 加里宁 西部 布良斯克 沃罗涅日 斯大林格勒 东南(42.8组建) 北高加索 |
1942年10月—1943年2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 西北 加里宁 西部 布良斯克 沃罗涅日 西南 顿河 斯大林格勒(43.1撤销) 北高加索(43.1组建) 外高加索 |
1943年2月—1943年10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 西北 加里宁 西部 布良斯克 中央 沃罗涅日 草原(43.7组建) 西南 南部(43.1组建) 北高加索 外高加索 |
1943年10月—1944年4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44.2撤销) 西北(43.11撤销) 波罗的海沿岸第2 波罗的海沿岸第1 西部 白俄罗斯(44.2撤销) 白俄罗斯第1(44.2组建) 白俄罗斯第2(44.2组建) 乌克兰第1 乌克兰第2 乌克兰第3 乌克兰第4(44.5撤销) 北高加索(43.11撤销) 外高加索 |
1944年4月—1945年5月 |
卡累利阿(44.11撤销) 列宁格勒 波罗的海沿岸第3(44.10撤销) 波罗的海沿岸第2(45.4撤销) 波罗的海沿岸第1(45.2撤销) 白俄罗斯第3 白俄罗斯第2 白俄罗斯第1 乌克兰第1 乌克兰第4(44.8组建) 乌克兰第2 乌克兰第3 外高加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