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版本间的差异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增加分类) |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苏联方面军]]”为“苏联各方面军]]”)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文件:3-й Белорусский фронт.jpg|300px| | + | [[文件:3-й Белорусский фронт.jpg|300px|thumb|右|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 |
− | '''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3-%D0%B9_%D0%91%D0%B5%D0%BB%D0%BE%D1%80%D1%83%D1%81%D1%81%D0%BA%D0%B8%D0%B9_%D1%84%D1%80%D0%BE%D0%BD%D1%82 3-й Белорусский фронт] | + | '''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3-%D0%B9_%D0%91%D0%B5%D0%BB%D0%BE%D1%80%D1%83%D1%81%D1%81%D0%BA%D0%B8%D0%B9_%D1%84%D1%80%D0%BE%D0%BD%D1%82 3-й Белорусский фронт]. Википедия</ref>('''3-й Белорусский фронт''')是[[苏联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一支[[方面军]]部队,该方面军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4年4月19日发布的命令组建,前身是[[西部方面军]]。战争结束后,该方面军改编为[[白俄罗斯军区]]。 |
==历史== | ==历史== | ||
+ | [[文件:3rd Belorussian Front in 1945 Victory Parade.jpg|380px|缩略图|右|参加[[胜利大阅兵]]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 | ||
+ | 1944年4月24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因拆分[[西方面军]]而组建,最初编有[[第5集团军(苏联)|第5集团军]]、[[第31集团军(苏联)|第31集团军]]、[[第39集团军(苏联)|第39集团军]]和[[第26航空集团军|第1航空集团军]]。次月,该方面军在[[维捷布斯克]]和[[奥尔沙]]方向进行了局部攻防战。<ref name="苏军全书">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34-35页</ref> | ||
− | + | 1944年6月23日,该方面军参加了战略性的[[白俄罗斯战役]],并在战役初期实施了[[维捷布斯克—奥尔沙战役]],其右翼部队与[[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协同作战,发动猛攻,突破了敌人在维捷布斯克东南部的预设防线,强渡卢切萨河,包围并消灭了敌人5个师的兵力。与此同时,方面军左翼各部在奥尔沙方向突破敌军防御。在6天的进攻作战中,该方面军推进160公里,解放了[[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博古舍夫斯克、[[托洛钦]]以及其他白俄罗斯东北部城镇村庄,抵达[[别列津纳河]]一线。同月29日,该方面军又在[[明斯克战役]]中协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作战,完成了对明斯克以东敌军重兵集团的合围,解放了[[明斯克]]、[[鲍里索夫(城市)|鲍里索夫]]和[[莫洛杰奇诺]]等城市,其间向前推进150—170公里。<ref name="苏军全书" /> | |
− | + | 1944年7月5日至20日,该方面军发动了[[维尔纽斯战役]],向前推进约210公里,解放了[[维尔纽斯]]和[[利达]]两市,抵达并强渡[[涅曼河]],建立了宽达70公里的西岸登陆场。同月28日,又发动了[[考纳斯战役]],连战连捷,行进50—135公里,解放了[[考纳斯]]。随后,该方面军又派出1个集团军和所属航空兵协助[[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进行[[梅梅尔战役]]。<ref name="苏军全书" /> | |
− | + | 1944年10月16日至27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发动了[[贡宾嫩—戈乌达普战役]],并在战役期间越过苏联国境进入[[东普鲁士]]地界和[[波兰]]东北部,攻占了[[斯塔卢波嫩]](涅斯捷罗夫)、[[戈乌达普]]和[[苏瓦乌基]]等城市。<ref name="苏军全书" /> | |
− | + | 1945年1月至4月,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参加了战略性的[[东普鲁士战役]]。其间,该方面军通过[[因斯特堡—柯尼斯堡战役]]与[[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协同作战,突破敌军防御阵地,推进70—130公里,达到柯尼斯堡近郊,合围并歼灭了柯尼斯堡西南面的敌军。随后,该方面军部队经过4月6日至9日的[[柯尼斯堡战役|攻城战]],攻克了要塞城市[[柯尼斯堡]]。<ref name="苏军全书" /> | |
− | + | 1945年4月25日,该方面军发动[[泽姆兰半岛战役]],全数歼灭了[[泽姆兰半岛]]的德军守备部队,攻占港口城市[[皮劳]](波罗的斯克)。<ref name="苏军全书" /> | |
− | + | 1945年8月15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建制被撤销,其所属部队参与组建[[特别军区]]和[[巴拉诺维奇军区]]。<ref name="苏军全书" /> | |
==指挥机关== | ==指挥机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lspan="2" | <big>'''司令员'''</big> | |
− | + | |- | |
− | + | | 1944年4月24日—1945年2月18日 || [[伊·丹·切尔尼亚霍夫斯基]] | |
− | + | |- | |
− | = | + | | 1945年2月18日—1945年4月26日 || [[亚·米·华西列夫斯基]] |
− | + | |- | |
− | + | | 1945年4月26日—1945年8月15日 || [[伊·赫·巴格拉米扬]] | |
− | + | |- | |
− | = | + | | colspan="2" | <big>'''军事委员会委员'''</big> |
− | + | |- | |
− | + | | 1944年4月24日—1945年8月15日 || [[瓦·叶·马卡罗夫]]、[[伊·谢·霍赫洛夫]] | |
+ | |- | ||
+ | | colspan="2" | <big>'''参谋长'''</big> | ||
+ | |- | ||
+ | | 1944年4月24日—1945年8月15日 || [[亚·彼·波克罗夫斯基]] | ||
+ | |} | ||
==参考== | ==参考== | ||
<references /> | <references /> | ||
− | == | + | ==相关内容== |
{{模板:伟大卫国战争中的方面军}} | {{模板:伟大卫国战争中的方面军}} | ||
− | [[分类: | + | [[分类:苏联各方面军]] |
− | [[分类: | + | [[分类:伟大卫国战争相关苏联各方面军]] |
− | |||
− | |||
− |
2025年1月13日 (一) 07:29的最新版本
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1](3-й Белорусский фронт)是苏联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一支方面军部队,该方面军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4年4月19日发布的命令组建,前身是西部方面军。战争结束后,该方面军改编为白俄罗斯军区。
历史[编辑]
1944年4月24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因拆分西方面军而组建,最初编有第5集团军、第31集团军、第39集团军和第1航空集团军。次月,该方面军在维捷布斯克和奥尔沙方向进行了局部攻防战。[2]
1944年6月23日,该方面军参加了战略性的白俄罗斯战役,并在战役初期实施了维捷布斯克—奥尔沙战役,其右翼部队与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协同作战,发动猛攻,突破了敌人在维捷布斯克东南部的预设防线,强渡卢切萨河,包围并消灭了敌人5个师的兵力。与此同时,方面军左翼各部在奥尔沙方向突破敌军防御。在6天的进攻作战中,该方面军推进160公里,解放了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博古舍夫斯克、托洛钦以及其他白俄罗斯东北部城镇村庄,抵达别列津纳河一线。同月29日,该方面军又在明斯克战役中协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作战,完成了对明斯克以东敌军重兵集团的合围,解放了明斯克、鲍里索夫和莫洛杰奇诺等城市,其间向前推进150—170公里。[2]
1944年7月5日至20日,该方面军发动了维尔纽斯战役,向前推进约210公里,解放了维尔纽斯和利达两市,抵达并强渡涅曼河,建立了宽达70公里的西岸登陆场。同月28日,又发动了考纳斯战役,连战连捷,行进50—135公里,解放了考纳斯。随后,该方面军又派出1个集团军和所属航空兵协助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进行梅梅尔战役。[2]
1944年10月16日至27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发动了贡宾嫩—戈乌达普战役,并在战役期间越过苏联国境进入东普鲁士地界和波兰东北部,攻占了斯塔卢波嫩(涅斯捷罗夫)、戈乌达普和苏瓦乌基等城市。[2]
1945年1月至4月,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参加了战略性的东普鲁士战役。其间,该方面军通过因斯特堡—柯尼斯堡战役与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协同作战,突破敌军防御阵地,推进70—130公里,达到柯尼斯堡近郊,合围并歼灭了柯尼斯堡西南面的敌军。随后,该方面军部队经过4月6日至9日的攻城战,攻克了要塞城市柯尼斯堡。[2]
1945年4月25日,该方面军发动泽姆兰半岛战役,全数歼灭了泽姆兰半岛的德军守备部队,攻占港口城市皮劳(波罗的斯克)。[2]
1945年8月15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建制被撤销,其所属部队参与组建特别军区和巴拉诺维奇军区。[2]
指挥机关[编辑]
司令员 | |
1944年4月24日—1945年2月18日 | 伊·丹·切尔尼亚霍夫斯基 |
1945年2月18日—1945年4月26日 | 亚·米·华西列夫斯基 |
1945年4月26日—1945年8月15日 | 伊·赫·巴格拉米扬 |
军事委员会委员 | |
1944年4月24日—1945年8月15日 | 瓦·叶·马卡罗夫、伊·谢·霍赫洛夫 |
参谋长 | |
1944年4月24日—1945年8月15日 | 亚·彼·波克罗夫斯基 |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苏联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方面军 |
---|
1941年6月—1941年8月 |
北部 西北 西部 中央(41.7组建) 西南 南部 |
1941年8月—1941年12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西北 加里宁(41.10组建) 西部 预备队(41.10撤销) 布良斯克 西南 南部 外高加索 |
1941年12月—1942年5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42.4撤销) 西北 加里宁 西部 布良斯克 西南 南部 高加索(42.1撤销) 克里木(42.1组建) |
1942年5月—1942年7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42.6组建) 西北 加里宁 西部 布良斯克 西南 南部 北高加索 外高加索 |
1942年7月—1942年9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 西北 加里宁 西部 布良斯克 沃罗涅日 斯大林格勒 东南(42.8组建) 北高加索 |
1942年10月—1943年2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 西北 加里宁 西部 布良斯克 沃罗涅日 西南 顿河 斯大林格勒(43.1撤销) 北高加索(43.1组建) 外高加索 |
1943年2月—1943年10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 西北 加里宁 西部 布良斯克 中央 沃罗涅日 草原(43.7组建) 西南 南部(43.1组建) 北高加索 外高加索 |
1943年10月—1944年4月 |
卡累利阿 列宁格勒 沃尔霍夫(44.2撤销) 西北(43.11撤销) 波罗的海沿岸第2 波罗的海沿岸第1 西部 白俄罗斯(44.2撤销) 白俄罗斯第1(44.2组建) 白俄罗斯第2(44.2组建) 乌克兰第1 乌克兰第2 乌克兰第3 乌克兰第4(44.5撤销) 北高加索(43.11撤销) 外高加索 |
1944年4月—1945年5月 |
卡累利阿(44.11撤销) 列宁格勒 波罗的海沿岸第3(44.10撤销) 波罗的海沿岸第2(45.4撤销) 波罗的海沿岸第1(45.2撤销) 白俄罗斯第3 白俄罗斯第2 白俄罗斯第1 乌克兰第1 乌克兰第4(44.8组建) 乌克兰第2 乌克兰第3 外高加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