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基里洛维奇·科舍沃伊”的版本间的差异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勋章(人物)”为“勋章相关人物”) |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 少将”为“* 少将”)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86行: | 第86行: | ||
* 少校,1938年 | * 少校,1938年 | ||
* 上校,1940年2月29日 | * 上校,1940年2月29日 | ||
− | * | + | * [[少将]],1942年10月1日 |
− | * | + | * [[中将]],1944年5月17日 |
* [[上将(苏联)|上将]],1954年5月31日 | * [[上将(苏联)|上将]],1954年5月31日 | ||
* [[大将(苏联)|大将]],1964年4月13日 | * [[大将(苏联)|大将]],1964年4月13日 |
2025年2月1日 (六) 17:01的最新版本
彼得·基里罗维奇·科舍沃伊[1](Пётр Кириллович Кошевой,1904年12月8[21]日—1976年8月30日),苏联军事家,乌克兰族,赫尔松省亚历山大县人,1920年2月入伍,1925年加入全联盟共产党(布),伏龙芝军事学院和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两次苏联英雄(1944年,1945年),苏联元帅军衔。
他是苏波战争老兵,是伟大卫国战争中杰出的指挥员,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克里木解放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和柯尼斯堡战役,因为表现出色,先后两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战后,他担任过多个集团军、军区的司令员和苏军驻德集群总司令。
生平[编辑]
1904年12月8[21]日,彼得·基里罗维奇·科舍沃伊出生在赫尔松省亚历山大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1919年,从小学毕业后在父母的农庄工作。
1920年2月,他志愿加入工农红军,别编入第8骑兵师第2骑兵团并参加了对波兰的战争。后来,又参加了剿灭彼得留拉和马赫诺叛军的军事行动,并在1921年的战斗中负伤。
1922年8月,他进入克里木中央执行委员会骑兵进修班学习。
1923年10月,从进修班毕业,被任命为乌克兰军区红色哥萨克第1骑兵师第3骑兵团的中队长。
1924年8月,进入乌克兰布琼尼骑兵学校学习。
1927年9月,任莫斯科军区斯大林特别骑兵旅第61骑兵团排长。
1931年11月,任莫斯科军区司令部教育处第二政委。不久,进入苏维埃联合军事学校工作,担任学校机枪连连长助理、机械化营排长。
1932年3月至5月,进入红军指挥员进修班学习。
1932年9月,任斯大林特别骑兵师第61骑兵团学校校长。
1935年5月,任第61骑兵团参谋长助理。10月,晋任第61骑兵团参谋长。
1936年5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
1939年1月,从军事学院毕业后,任外贝加尔军区第15骑兵师参谋长。
1940年2月,任第65步兵师师长。
1941年10月,他和他的部队调往莫斯科,参加了1941年11月7日红场阅兵式,随后,被编入沃尔霍夫方面军第4集团军,参加了莫斯科战役。
1942年7月,任近卫第24步兵师师长,指挥部队参加了试图解救列宁格勒之围的锡尼亚维诺战役。
1942年12月,他的部队被编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阻击德军顿河集团军群的救援部队。
1943年1月,他指挥部队随南部方面军参加了解放北高加索的战斗以及罗斯托夫战役。7月,又指挥部队参加了米乌斯河战役。
1943年8月,任第63步兵军军长,指挥该步兵军参加了顿巴斯战役和梅利托波尔战役。
1944年4月,在克里木战役中,科舍沃伊指挥第63步兵军突破了敌人在彼列科普地峡设下的多道防线,并在10日攻入克里木半岛中心地带,取得了远超出作战计划预定的战果。11日,第63步兵军攻入占科伊,13日,解放了辛菲罗波尔并将德国第17集团军分割开。18日,他的部队推进至乔尔纳河一线,到达塞瓦斯托波尔外围。在这一期间,他的部队歼敌6371人、俘虏8471人,摧毁了20辆坦克和181门火炮,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之后,他指挥部队参加了解放塞瓦斯托波尔的战斗。
1944年5月1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向他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以表彰他在解放克里木的战役中杰出的指挥。同月,由于克里木战事结束,他调任第71步兵军军长。之后,他和他的部队参加了白俄罗斯战役和贡宾嫩—戈乌达普战役。
1945年1月,任近卫第36步兵军军长,参加了东普鲁士战役、泽姆兰战役和解放皮劳的战斗,随后,又参加了柯尼斯堡战役。
1945年4月19日,他被第二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1945年6月24日,他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了胜利大阅兵,指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混成团参加阅兵式。
1947年3月,进入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学习。
1955年7月,任苏军驻德集群第一副总司令员。
1957年7月,任西伯利亚军区司令员。
1960年4月,任基辅军区司令员。
1965年1月,任苏军驻德集群总司令。在任内,他提出了“在三天之内打到直布罗陀”的口号。
1968年4月15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1968年8月20日,他指挥近卫第20集团军参加了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多瑙河行动,该部队负责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1969年10月,退居二线,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总监。
1976年8月30日,在莫斯科病逝,葬于新圣女公墓(第一个没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的苏联元帅)。
苏共第二十二届、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届、七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四届、五届苏俄最高苏维埃代表。
军衔[编辑]
- 大尉,1935年或1936年
- 少校,1938年
- 上校,1940年2月29日
- 少将,1942年10月1日
- 中将,1944年5月17日
- 上将,1954年5月31日
- 大将,1964年4月13日
- 苏联元帅,1968年4月15日
荣誉[编辑]
苏联[编辑]
- 两度苏联英雄(1944年5月16日,1945年4月9日)
- 五枚列宁勋章(1941年12月17日,1944年5月16日,1945年4月30日,1964年12月9日,1968年2月22日)
- 十月革命勋章(1974年12月4日)
- 三枚红旗勋章(1944年11月3日,1950年11月15日,1969年2月21日)
- 一级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1945年5月5日)
- 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3年3月31日)
- 两枚二级库图佐夫勋章(1943年9月17日,1944年7月4日)
- 纪念列宁诞辰100周年奖章
- 保卫列宁格勒奖章
- 保卫斯大林格勒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二十周年纪念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三十周年纪念奖章
- 攻克柯尼斯堡奖章
- 苏联武装力量老兵奖章
- 工农红军二十周年纪念奖章
- 苏维埃陆海军30周年纪念奖章
- 苏联武装力量40周年纪念奖章
- 苏联武装力量50周年纪念奖章
- 纪念列宁格勒建城250周年奖章
保加利亚[编辑]
- 一级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勋章(1974年9月14日)
-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诞辰90周年奖章(1974年)
参考[编辑]
- ↑ Кошевой, Пётр Кирилл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
相关内容[编辑]
展开 苏联元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