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战略火箭兵军事学院”的版本间的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荣膺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的彼得大帝战略火箭兵学院'''(Военная орденов Ленина, Октябрьс…”) |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勋章(部队)]]”为“勋章相关部队]]”)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14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 | {{勋章墙 | {{朱可夫勋章}}{{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一级苏沃洛夫勋章}} }} |
+ | [[文件:Peter the Great Military Academy of the Strategic Missile Forces.jpg|425px|无框|right|彼得大帝战略火箭兵军事学院]] | ||
+ | '''荣膺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的彼得大帝战略火箭兵军事学院'''<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2%D0%BE%D0%B5%D0%BD%D0%BD%D0%B0%D1%8F_%D0%B0%D0%BA%D0%B0%D0%B4%D0%B5%D0%BC%D0%B8%D1%8F_%D0%A0%D0%92%D0%A1%D0%9D_%D0%B8%D0%BC%D0%B5%D0%BD%D0%B8_%D0%9F%D0%B5%D1%82%D1%80%D0%B0_%D0%92%D0%B5%D0%BB%D0%B8%D0%BA%D0%BE%D0%B3%D0%BE 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ВСН имени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 Википедия</ref>('''Военная орденов Ленина,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и Суворова академия Ракетных войск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имени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旧名'''捷尔任斯基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是一所为[[俄罗斯联邦战略火箭军]]培养具有高等军事和工程文化程度军官的高等军事院校,是研究军事和军事技术问题的科研中心,校址位于[[莫斯科]]。学院自1820年建校以来的主要课题是武器技术方面,学院先后进行过火炮、迫击炮、冲锋枪、火箭炮、海军舰炮、航空机炮以及化学武器的研究工作。冷战期间,火箭技术、核技术和太空技术是学院的主攻方向。 | ||
==历史== | ==历史== | ||
− | + | 1820年11月25日[12月7日],该学院在[[圣彼得堡]]建校,建校之初就是一所培养炮兵军官的学校。 | |
− | + | 1855年,该校更名为'''米哈伊尔炮兵学院'''(''Михайловская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在[[俄罗斯帝国|沙俄]]时期,该校设计师和学员为制造线膛速射火炮和步兵武器,为发展炮兵技术做出巨大贡献。<ref name="苏军百科">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327-328页</ref> | |
− | + | 1918年2月,学院恢复教学活动。次年3月15日,学院更名为'''工农红军炮兵学院'''(''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ККА'')。<ref name="苏军百科" /> | |
− | + | 1923年,学院开设了弹道系、机械系和化学系,成立了教研室和学术委员会,调整教学活动。<ref name="苏军百科" /> | |
− | + | 1925年,该学院与[[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军事工程学院]]合并为'''工农红军军事技术学院'''(''Во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ККА'')。次年,为纪念已故苏维埃领导人[[费·埃·捷尔任斯基]],学院更名为'''捷尔任斯基军事技术学院'''(''Во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Ф. Э.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ref name="苏军百科" /> | |
− | + | 1929年,捷尔任斯基军事技术学院设有炮兵系、工程系、摩托化与机械化系、电气工程系、化学系等。<ref name="苏军百科" /> | |
− | + | 1932年,学院进行改组,学院的[[斯大林装甲兵军事学院|摩托化与机械化系]]、[[铁木辛哥军事三防学院|化学系]]、[[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工程系]]等独立设校,学院以炮兵部门为主,设立了指挥系、军用仪器系、炮兵兵器系、枪械系、弹药系、火药与炸药系,学院因此更名为'''工农红军捷尔任斯基炮兵学院'''(''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ККА имени Ф. Э.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ref name="苏军百科" /> | |
− | + | 1938年,学院由[[列宁格勒]]迁往[[莫斯科]]。<ref name="苏军百科" /> | |
− | + | 1941年11月,学院迁至[[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撒马尔罕]]。在[[伟大卫国战争|卫国战争]]时期,学院培养和轮训了成千上万名指挥员、工程师和技术干部,完成了700多项科研项目,约40项设计实验任务,创立了自行火炮的设计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炮兵和步兵武器设计理论,制造了新式火炮和枪械,发展了地炮和高炮射击理论、炮兵重兵集团指挥理论。<ref name="苏军百科" /> | |
− | + | 1944年7月,学院迁回莫斯科。<ref name="苏军百科" /> | |
− | + | 1953年,捷尔任斯基学院的各指挥系分出去作为该院的几个分院,后合并为一所校址在列宁格勒的独立学院,即'''[[加里宁炮兵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М.И.Калинина'')。<ref name="苏军百科" /> | |
− | + | 1960年3月24日,学院改隶属于[[苏联战略火箭军]]。 | |
− | + | 1963年,更名为'''捷尔任斯基军事工程学院'''(''Военная инженер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Ф. Э.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 | |
− | + | 1972年,该学院又更名为'''捷尔任斯基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 | |
− | + | 1997年8月25日,更名为'''彼得大帝战略火箭兵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ВСН имени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次年,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第1009号令,学院进行了重组,将原来的莫斯科高等防空电子学校纳为自己的分校。 | |
− | + | ==荣誉== | |
− | + | * '''[[列宁勋章]]'''(1938年) | |
+ | * '''[[十月革命勋章]]'''(1970年) | ||
+ | * '''[[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945年) | ||
+ | * '''[[朱可夫勋章]]''' | ||
+ | |||
+ | ==教育资质== | ||
+ | |||
+ | 学院的教学内容分为军事指挥和军事工程两部分,具有以下三种教育资质: | ||
+ | * 培养机械、电气、电子、无线电工程、化学、弹道学和数学等专业的工程师 | ||
+ | * 为团级、师级、军级干部开设进高等修课程 | ||
+ | * 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院有权审议军事学、工程学、历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位论文 | ||
+ | |||
+ | ==参考== | ||
+ | <references /> | ||
+ | |||
+ | [[分类:苏联军事院校]][[分类:俄罗斯联邦军事院校]] | ||
+ | [[分类:列宁勋章相关部队]] | ||
+ | [[分类:十月革命勋章相关部队]] | ||
+ | [[分类:一级苏沃洛夫勋章相关部队]] | ||
+ | [[分类:朱可夫勋章]] |
2025年1月3日 (五) 20:53的最新版本
荣膺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的彼得大帝战略火箭兵军事学院[1](Военная орденов Ленина,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и Суворова академия Ракетных войск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имени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旧名捷尔任斯基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是一所为俄罗斯联邦战略火箭军培养具有高等军事和工程文化程度军官的高等军事院校,是研究军事和军事技术问题的科研中心,校址位于莫斯科。学院自1820年建校以来的主要课题是武器技术方面,学院先后进行过火炮、迫击炮、冲锋枪、火箭炮、海军舰炮、航空机炮以及化学武器的研究工作。冷战期间,火箭技术、核技术和太空技术是学院的主攻方向。
历史[编辑]
1820年11月25日[12月7日],该学院在圣彼得堡建校,建校之初就是一所培养炮兵军官的学校。
1855年,该校更名为'米哈伊尔炮兵学院(Михайловская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在沙俄时期,该校设计师和学员为制造线膛速射火炮和步兵武器,为发展炮兵技术做出巨大贡献。[2]
1918年2月,学院恢复教学活动。次年3月15日,学院更名为工农红军炮兵学院(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ККА)。[2]
1923年,学院开设了弹道系、机械系和化学系,成立了教研室和学术委员会,调整教学活动。[2]
1925年,该学院与军事工程学院合并为工农红军军事技术学院(Во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ККА)。次年,为纪念已故苏维埃领导人费·埃·捷尔任斯基,学院更名为捷尔任斯基军事技术学院(Во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Ф. Э.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2]
1929年,捷尔任斯基军事技术学院设有炮兵系、工程系、摩托化与机械化系、电气工程系、化学系等。[2]
1932年,学院进行改组,学院的摩托化与机械化系、化学系、工程系等独立设校,学院以炮兵部门为主,设立了指挥系、军用仪器系、炮兵兵器系、枪械系、弹药系、火药与炸药系,学院因此更名为工农红军捷尔任斯基炮兵学院(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ККА имени Ф. Э.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2]
1941年11月,学院迁至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撒马尔罕。在卫国战争时期,学院培养和轮训了成千上万名指挥员、工程师和技术干部,完成了700多项科研项目,约40项设计实验任务,创立了自行火炮的设计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炮兵和步兵武器设计理论,制造了新式火炮和枪械,发展了地炮和高炮射击理论、炮兵重兵集团指挥理论。[2]
1944年7月,学院迁回莫斯科。[2]
1953年,捷尔任斯基学院的各指挥系分出去作为该院的几个分院,后合并为一所校址在列宁格勒的独立学院,即加里宁炮兵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М.И.Калинина)。[2]
1960年3月24日,学院改隶属于苏联战略火箭军。
1963年,更名为捷尔任斯基军事工程学院(Военная инженер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Ф. Э.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
1972年,该学院又更名为捷尔任斯基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
1997年8月25日,更名为彼得大帝战略火箭兵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ВСН имени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次年,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第1009号令,学院进行了重组,将原来的莫斯科高等防空电子学校纳为自己的分校。
荣誉[编辑]
教育资质[编辑]
学院的教学内容分为军事指挥和军事工程两部分,具有以下三种教育资质:
- 培养机械、电气、电子、无线电工程、化学、弹道学和数学等专业的工程师
- 为团级、师级、军级干部开设进高等修课程
- 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院有权审议军事学、工程学、历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