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的版本间的差异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勋章(人物)”为“勋章相关人物”)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01行: | 第101行: | ||
==参考== | ==参考== | ||
<references /> | <references /> | ||
+ | |||
+ | ==相关内容== | ||
+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
[[分类:苏联人物]][[分类:苏联革命家]][[分类:苏联政治家]][[分类:苏联国家元首]][[分类:俄罗斯族]] | [[分类:苏联人物]][[分类:苏联革命家]][[分类:苏联政治家]][[分类:苏联国家元首]][[分类:俄罗斯族]] | ||
[[分类:1875年生]][[分类:11月19日生]][[分类:1946年卒]] | [[分类:1875年生]][[分类:11月19日生]][[分类:1946年卒]] | ||
[[分类: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 [[分类: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 ||
− | [[分类: | + | [[分类:列宁勋章相关人物]][[分类:三枚列宁勋章相关人物]] |
− | [[分类: | + | [[分类:红旗勋章相关人物]][[分类:两枚红旗勋章相关人物]] |
2025年1月8日 (三) 12:21的版本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1](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Кали́нин,1875年11月7[19]日—1946年6月3日),苏联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苏联国家元首,俄罗斯族,特维尔省科尔切瓦人,1898年参加革命工作,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纳尔瓦工人夜校毕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4年)。
他曾担任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1926年1月至1946年6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38年1月至1946年3月)、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联合主席(1922年12月至1938年1月)、苏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19年3月至1938年7月),是苏联德高望重的国家元首,因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保护无辜的受害者,亲自为许多苏联普通公民谋求权益而被尊称为“加里宁爷爷”(дедушкой Калининым)。
生平
1875年11月7[19]日,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出生在特维尔省科尔切瓦县上三一村的贫农家庭。童年时,他在雅科夫列夫斯基村的小学念书。
1889年秋,他被莫迪凯-博尔托夫斯基带到圣彼得堡当书童。
1893年秋,在玛丽亚·伊万诺夫娜·莫尔杜凯-博尔托夫斯卡娅的介绍下,他进入国营圣彼得堡“老兵工厂”弹药厂工作,在那里当车工学徒,期间,他还在工厂夜校学习。
1896年,他在普梯洛夫工厂当金属车工。在这个工厂,他结识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地下组织。次年,他进入纳尔瓦第二工人夜校学习。
1898年夏,加里宁加入了地下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一年,他加入了新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该党的第一批党员。
1899年7月初,他与其他几名马克思主义地下组织成员被圣彼得堡警察逮捕,然后被驱逐到第比利斯。期间,他组织了第比利斯党组织的工作,并结识了约·维·斯大林。
1900年12月底,他再次被警察逮捕,并于次年3月被驱逐到列威利(今塔林)。
1901年4月,他在伏打工厂当车工,并在这里组织了一个地下印刷厂,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次年,他进入塔林机车厂工作,在塔林组织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党组织和工人组织,并积极参与了《火星报》的创刊与发行。
1903年1月,他第三次被警察逮捕,直到7月份才被释放回到列威利。回到列威利后,他重新在伏打工厂工作,并与《火星报》取得联系。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成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与反对列宁的孟什维克派后,加里宁决定加入布尔什维克派。
1904年2月4日,沙俄警察第四次逮捕了加里宁,宣布将他流放到冬西伯利亚四年。但由于日俄战争爆发,导致俄国国内的铁路运力紧张,因此沙俄警察改为将加里宁驱逐到奥洛涅茨省。
1905年1月,加里宁获准暂时离开流放地,回乡探望生病的父母。在他去上三一村探望父母后,他逃离警察的监视,转道前往圣彼得堡参加即将爆发的革命运动。9月,他抵达圣彼得堡并加入了一个工人战斗队,参加了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他遇到了列宁。
1906年4月,他出席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
1907年,他回到上三一村。次年,他的家庭搬迁到莫斯科,然后在莫斯科进行革命活动。
1910年,他在莫斯科被警察逮捕,并被驱逐到上三一村。
1911年,他秘密移居圣彼得堡,在彼得格勒火炮厂当磨床工人,期间,他参与了圣彼得堡党委的工作。
1912年,他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届全俄代表会议上当选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参加中央委员会俄罗斯局的工作。
1913年,他被捕并又一次驱逐到上三一村。
1916年1月8日,他在彼得格勒被捕(第14次,也是最后一次)。同年12月,他被流放到东西伯利亚,但他在前往流放地的途中成功地逃脱,回到彼得格勒继续开展党内的工作。
1917年10月,他参与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十月革命后,他负责了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工作。
1918年8月,任北方州公社联盟市政经济委员。
1919年3月25日,在俄共(布)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会上,当选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候补委员。同月30日,在弗·伊·列宁推荐下,当选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1921年3月1日,在喀琅施塔得暴动发生后,加里宁只在妻子的陪同下就前往要塞劝说水兵停止叛乱,然而这次劝说没有成功。
1922年12月30日,在全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联合主席。
1926年1月1日,在联共(布)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会上,当选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
在1920年代至40年代,许多苏联公民向米·伊·加里宁写信以反映他们的各种诉求,包括请求追回被剥夺的财产、遭遇到不公正的逮捕、志愿参军入伍或请求一份工作等等,加里宁也经常亲自或由他的秘书帮助这些人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1932年3月至5月初,在中央政治局决定驱逐集体农庄的富农时,加里宁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最终,中央政治局收回了这个决定。
1934年12月1日,在谢·米·基洛夫遇刺身亡的当天,加里宁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签署了《关于修改各加盟共和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决议,由此揭开了大清洗的序幕。作为苏联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他不得不在各种法律文件上签字,但他也积极挽救了一些无辜的受害者。
1938年1月17日,他在苏联第一届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1946年3月19日,他不再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一职并前往克里木修养,但很快就被确诊为肠癌晚期。
1946年6月3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2]
俄共(布)和联共(布)第五届(1912年1月起)、六届、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组织局候补委员,1919年11月增选为八届中央组织局委员,,十三届中央组织局委员。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二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一届苏俄最高苏维埃代表。第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3]
荣誉
-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4年3月29日)
- 三枚列宁勋章(1935年11月19日,1944年3月29日,1945年11月19日)
- 两枚红旗勋章(1928年2月23日,1930年2月22日)
- 保卫莫斯科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忘我劳动奖章
纪念
城市
- 1922年,卢甘斯克州设立了加里宁斯基(Калининский)
- 1931年,特维尔更名为加里宁(Кали́нин),1990年恢复
- 1946年,柯尼斯堡更名为加里宁格勒(Калининград)
- 1956年,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设立了加里宁纳巴德(Калининабад),今莱万坎特
- 1962年,萨拉托夫州设立了加里宁斯克(Калининск)
部队
- 近卫塔曼加里宁第2摩托化步兵师
- 加里宁炮兵军事学院,1967年—1995年
企业
参考
- ↑ Калинин, 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
- ↑ 联共中央、内阁委员会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讣告 加里宁同志因病逝世. 人民日报, 1946年6月7日第1版
- ↑ Гер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Труда Калинин 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 Герои страны
相关内容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
加里宁 → 什维尔尼克 → 伏罗希洛夫 → 勃列日涅夫 → 米高扬 → 波德戈尔内 → 勃列日涅夫 → 安德罗波夫 → 契尔年科 → 葛罗米柯 → 戈尔巴乔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