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平条约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布列斯特协议
俄国在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土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平条约[1]Брест-Литов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简称布列斯特和约Бре́стский мир)是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中央同盟国签署的和平条约,从而使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该条约为俄国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被世界大战所摧毁,但也加剧了俄国各政治派系的分裂并使协约国开始干涉俄国,由此导致俄国内战全面爆发。

背景[编辑]

俄国二月革命后,德国政府曾拟定与俄国进行和谈,而德军最高统帅部也向俄国临时政府发出东线停战的提议,但临时政府没有理会,反而发动了灾难性的克伦斯基攻势,使俄军损失惨重。

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俄国临时政府。在当天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组建了临时工农政府——人民委员会并通过了《和平法令》,该法令“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缔结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并缔结“没有兼并(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制归并别的民族)没有赔款的和约”“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并认为停战时间最好不少于三个月,以便有充分的时间使所有卷入战争或被迫参战的民族的代表完成他们所参加的和约谈判”[2]

11月8[21]日,人民委员会向俄军最高统帅尼古拉·杜霍宁发报,令其向敌军统帅部提出停火以及开始和平谈判的建议。当天,尼古拉·杜霍宁因拒绝该命令而被免职,由尼古拉·克雷连科接替其职务。与此同时,外交人民委员列夫·托洛茨基向所有协约国大使发出照会,建议他们宣布停战并开始谈判。但协约国各个大使均无视外交人民委员部的照会,并斥责这种行为。而德国方面在得知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的消息后,立刻拟定了抽调东线部队到西线,在西线发动绝对性会战的计划。

11月14[27]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同意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与苏维埃政府开始停战谈判。

停火谈判[编辑]

11月19日[12月2日],以阿道夫·越飞为团长的苏维埃政府代表团通过中立区前往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即德军东线司令部所在地,代表团还包括列夫·加米涅夫格里戈里·索科利尼科夫阿纳斯塔西娅·比岑科等28人,其中9人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授权代表。

谈判于11月20日[12月3日]开始,持续了三天,是苏维埃政权首次在国际外交场合亮相。虽然德奥代表团已经准备好了停战的草案,但苏俄代表团却没有准备好任何文件。与此同时,苏俄代表团坚持将谈判过程公开,并保留了详细的谈判记录,以便对外公布。

最终,双方同意从11月24日[12月7日]起至12月4[17]日期间停火,双方不得进行部队调遣,但已经出发的除外。由于谈判地点没有与彼得格勒的通信线路,因此苏俄代表团不得不返回首都接受进一步指示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谈判。

11月27日[12月10日],在讨论苏俄代表团下一步行动的人民委员会会议上,列宁指示谈判基于《和平法令》办并起草了一份和谈纲要。

12月2[15]日,双方代表团同意将停火期限延长28天且自动延期,如果有一方准备中断停火应提前7天告知对方。允许每个师设立两到三个地方组织联谊会和军官会议。双方军官和士兵可以在联络点相互交换报纸、杂志和信件,以及自由交易生活必需品。

谈判过程[编辑]

第一轮谈判[编辑]

正式谈判于12月9[22]日开始,中央同盟国代表团包括德军东线总司令巴伐利亚的利奥波德亲王、德国国务卿理查德·冯·库尔曼、奥匈帝国的切尔宁伯爵、保加利亚司法部长赫里斯托·波波夫、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尔塔拉特帕夏,苏俄代表团由阿道夫·越飞列夫·加米涅夫阿纳斯塔西娅·比岑科米哈伊尔·波克罗夫斯基等人组成,还包括随团秘书与5名顾问。

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苏俄代表团基于《和平法令》提出六个要点:

  1. 不允许强行兼并战争期间占领的土地,尽快从占领的领土撤军;
  2. 恢复在战争时期被剥夺独立权的人民的政治独立;
  3. 保证战前没有政治独立的民族群体有机会通过自由公民投票来决定任何国家或国家独立的问题;
  4. 确保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自治和一定条件下的行政自治;
  5. 免除赔款;
  6. 殖民地问题按照同等原则的基础上解决。

中央同盟国对苏俄代表团的提案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激烈讨论,而德奥代表成功说服奥斯曼与保加利亚代表接受苏俄代表团的主张。

12月12[25]日晚,在德国国务卿库尔曼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声明,接受普遍和平并且“同意俄国代表团的观点,谴责为了纯粹征服目的而继续战争”。随后,在苏俄代表团的提议下进行了为期十天的休会,同时邀请其他协约国国家加入谈判。在休会期间,由一个特别委员会进行协议细节的商讨。

然而,第一轮谈判的结果遭到了德国军方的强烈反对,库尔曼为了安抚军方情绪,则非正式通知越飞,波兰、立陶宛与库尔兰不属于讨论范围,此举遭到了越飞的不满。另一方面,深受粮食危机的奥匈帝国代表亟需停战,甚至威胁德国代表将单独与俄罗斯联邦共和国进行和平缔约。

12月14[27]日,在政治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双方就“吞并”一词产生了分歧。苏俄代表团认为俄国在从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波斯领土撤军的同时,德奥应从波兰、立陶宛和库尔兰撤军。而德奥方面认为波兰、立陶宛与库尔兰地区的人民已经表达了国家完全独立的意愿,从俄罗斯联邦独立出去。与此同时,乌克兰中央拉达也派出自己的代表团前往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试图与德奥达成协议。

12月15[28]日,经过三次全体会议和三次政治委员会会议的苏俄代表团启程前往彼得格勒

12月18[31]日,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了军队与和谈的状况,决定尽可能拖延谈判,消磨德国人继续战争的意愿,同时要组建一支新军队保卫彼得格勒。此外,列宁建议托洛茨基亲自前往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率领苏俄代表团进行谈判。

第二轮谈判[编辑]

第二轮谈判的苏俄代表团

1917年12月20日[1918年1月2日],苏俄政府电告四国代表团团长,建议将和谈转移到位于中立国的斯德哥尔摩举行,但该提议遭到德国与奥匈帝国代表的拒绝。

第二轮谈判的苏俄代表团以列夫·托洛茨基为团长,还包括列夫·加米涅夫米哈伊尔·波克罗夫斯基阿纳斯塔西娅·比岑科弗拉基米尔·卡列林以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乌克兰代表叶菲姆·梅德韦杰夫瓦西里·沙赫莱。而中央同盟国方面,德国代表团以库尔曼为首,奥匈帝国代表团以切尔宁为首,保加利亚以公使波波夫为首,奥斯曼帝国代表团以塔拉特帕夏为首。同时,乌克兰中央拉达的代表团也抵达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宣布乌克兰不在人民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之内,准备与中央同盟国举行单独的和平谈判。而托洛茨基则默认了中央拉达代表团的独立性,并指出乌克兰“现在正处于自决过程中”。

托洛茨基与库尔曼之间的和谈几乎涉及到各种细枝末节,从而使和谈进展十分缓慢,甚至能联系到中国、秘鲁、印度以及美国最高法院活动等问题。而代表团中的德奥高级将领则对他们的谈判十分不满,担心在拖延时间。

1918年1月5[18]日,在政治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德国将领霍夫曼则直接提出了中央同盟国的具体条件——德奥获得对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的一部分和乌克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里加湾控制。当天傍晚,托洛茨基则以休息名义建议休会十天,以便彼得格勒方面熟悉德奥的要求,随后托洛茨基动身前往首都,约定下次会议于1月16[29]日举行。

党内纷争[编辑]

在中央同盟国提出领土要求以前,一部分地方党委便通过决议指出“社会主义俄国与帝国主义帝国有不共戴天之仇”,要求人民委员会“终止与帝国主义德国的和平谈判”。

1月8[21]日,列宁在中央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上详细阐明了立即签署和约的必要性,并宣布了他的和约提纲。与会者只有15人赞成列宁的提纲;而有32人支持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的立场,即向国际帝国主义宣布革命战争;另外16人则同意托洛茨基提出的“既不和平也不战争”的中间立场,即在不正式签署和平条约的情况下结束战争和军队复员。

1月11[24]日,在中央委员会全会上,持不同意见的各派中央委员会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结果,布哈林提出的“我们是否要号召革命战争?”则有2人赞成,10人反对,1人弃权;列宁提出“我们正在千方百计拖延和谈”得到12人赞成,仅季诺维也夫反对;而托洛茨基的“我们正在结束战争,不是在缔造和平,我们是在让军队复员”的方案得到9票同意,7票反对。两天后,在布尔什维克与左派社会革命党的联席会议上,“不发动战争,不签署和约”的方案得到大多数与会者的同意。

1月14[27]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一项由托洛茨基起草的外交政策决议,该决议含糊其辞,并赋予代表团最终权力来决定是否签署和约。

中央拉达与德奥缔约[编辑]

1月21日[2月3日],库尔曼与切尔宁前往柏林埃里希·鲁登道夫进行了会面,讨论了与尚未完全控制乌克兰的乌克兰中央拉达单独缔约的可能性,考虑到奥匈帝国面临着严重的粮食问题,因此决定与其缔约。

1月27日[2月9日],德奥代表团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与乌克兰中央拉达签署了和平条约。根据该条约,德奥两国将向中央拉达提供军事支援来对抗乌克兰的苏维埃政权,作为交换,乌克兰中央拉达承诺向德奥两国提供100万吨粮食、4亿个鸡蛋、5万余吨牛肉,以及猪油、糖、大麻、锰矿等原材料。

乌克兰中央拉达与中央同盟国单独签约和平条约对苏俄的立场造成了严重打击,因为该和约允许德奥军队进入乌克兰境内与苏维埃的军队交战。

德国最后通牒与谈判破裂[编辑]

在德国政府得知苏维埃俄国趁谈判时期向德军底层士兵散播革命思想后,德国政府在与乌克兰中央拉达缔约后断然向苏俄代表团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苏维埃俄国按照德国要求签订和平协议。与此同时,德国政府也得知苏俄政府正在采用拖延战术来避免签订和约。

1月28日[2月10日],托洛茨基向中央同盟国代表转交了苏俄代表团的书名声明,称德奥政府提出的条件根本上违背了各国人民的利益,但苏俄政府将会下令军队完全复员,并口头拒绝了德国的和平条款。德方回应称,如果俄方不签署和约则自动终止休战。随后,苏俄代表团直接离开会场,称需要返回彼得格勒接受额外指示。在托洛茨基离开布列斯特的当天,他向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克雷连科拍发电报,要求下令结束与德国军队的战争状态并解散军队。次日早上,克雷连科向各部队发布了该命令。而列宁在得知该命令后试图立刻阻止它,但为时已晚。

1月29日[2月11日],彼得格勒苏维埃率先通过了由季诺维耶夫起草的决议,同意驻布列斯特代表团的决定。次日,《真理报》和《消息报》也发表文章赞扬这一决定。

2月1[14]日晚,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批准驻布列斯特代表的行动方针。

再次交战与苏俄妥协[编辑]

1月31日[2月13日],由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参加的一次军事会议决定打破停战并在东线发起攻势,给俄国军队进行短暂且强有力的打击,而开战的理由则是“托洛茨基未能签署和平条约”。

2月3[16]日,德军司令部向苏俄驻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的代表团正式宣布,德俄两国恢复战争状态。

2月4[17]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参会的11人就何时与德国进行新一轮谈判的问题分为两派,列宁、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等5人主张答应德国的条件并立刻恢复和谈,而布哈林、托洛茨基、乌里茨基等6人主张待德国发动全面攻势使国内爆发革命运动后再进行谈判。另外,会议也同意如果德国确实发动进攻且德奥两国没有爆发革命,那么依然与德奥两国继续谈判。

公历2月18日(下文同),德军以47个步兵师和5个骑兵师的兵力从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脉一线发动攻势,当晚便攻占了德文斯克。在德军展开攻势的当天,列宁与托洛茨基便向德国政府发报,表示同意先前制定的和平条约,但霍夫曼在收到列宁的电报后称该电报已经转交柏林,但不能视为正式文件。

与此同时,德奥联军的攻势已经全面开展,在2月19日占领了卢茨克罗夫诺,21日攻占了明斯克诺夫哥罗德-沃伦斯基,24日占领了日托米尔。在苏俄方面,彼得格勒苏维埃在2月21日决定成立由15人组成的彼得格勒革命防御委员会,并宣布首都处于戒严状态。2月22日,托洛茨基宣布辞去外交人民委员职务,由格奥尔基·契切林代行。

2月23日,苏俄方面收到了德国政府的最后通牒。上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召开了全体会议,列宁在会上要求按照德国提出的条件缔结和约,否则就要辞去人民委员会主席职务并退出中央委员会。在“是否应立即接受德国的提议”的问题上,弗·伊·列宁、雅·米·斯维尔德洛夫约·维·斯大林格·叶·季诺维也夫格·雅·索科利尼科夫伊·特·斯米尔加叶·德·斯塔索娃等七人投赞成票,尼·伊·布哈林摩·所·乌里茨基格·伊·奥波科夫安·谢·布勃诺夫等四人投反对票,列·达·托洛茨基费·埃·捷尔任斯基阿·阿·越飞尼·尼·克列斯京斯基等四人弃权。晚上11点,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尔什维克派与左派社会革命党派举行联席会议,虽然左派社会革命党派集体反对签署和约,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最终以112票赞成、84票反对、24票弃权的无记名投票和116票赞成、85票反对、26票弃权的唱票表决通过了接受了和平条约。

2月24日早上7点32分,彼得格勒广播电台向柏林维也纳索菲亚伊斯坦布尔发出消息,称苏维埃政府已经接受了和平条件,并准备派遣新代表团前往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

第三轮谈判[编辑]

3月1日,由索科利尼科夫为团长的苏俄代表团抵达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代表团还包括授权代表彼得罗夫斯基和契切林。

1918年3月3日17时,苏俄政府正式与中央同盟国达成了和平协议,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平条约由14条组成,包括五个附件,其中第一个附近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与德国占领区新边疆的地图,此外,苏俄还与中央同盟的每个成员国签署了两个最终协定书和四个附加协议。

条约的批准[编辑]

1918年3月8日,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反对了布列斯特和约,但大会还是以30票赞成、12票反对、4票弃权通过了布列斯特和约。同月15日,在全俄苏维埃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二天,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为抗议该和平协议而退出了人民委员会。16日,苏维埃大会以704票赞成、208票反对、115票弃权通过了该和平条约。

1918年3月18日,德国国会开始审议该条约,四天后该和平条约得到通过。26日,德皇威廉二世签署了和约。

和约内容[编辑]

根据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苏维埃俄国有义务:

  • 不主张波罗的海和白俄罗斯的领土;
  • 从芬兰和乌克兰撤军,承认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
  • 从奥斯曼帝国领土,并将阿尔达汉巴统卡尔斯移交给奥斯曼帝国;
  • 接受自1904年开始与德意志帝国签订的贸易协定;
  • 军队复员并解散海军;
  • 停止在中央同盟国的革命宣传。

参考[编辑]

  1. Брестский мир — Википедия
  2. 《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关于和平问题的报告.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2版: 第9-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