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
![]() |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1](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Шве́рник,1888年5月7[19]日—1970年12月24日),苏联革命家,苏联和苏俄国家元首,俄罗斯族,圣彼得堡人,1902年参加工作,190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萨马拉城市学校毕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58年)。
他曾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46年3月至1953年3月)、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1956年6月至1966年4月)、苏共中央委员会党务监察委员会主席(1956年2月至1966年3月)、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1926年4月至1927年4月)、全联盟工会中央委员会主席(1930年7月至1944年3月,1953年3月至1956年3月)。
生平[编辑]
1888年5月7[19]日,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出生在圣彼得堡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父亲是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一名沙俄军队的退役少校,母亲是格拉菲拉·伊万诺夫娜。他的童年在一所教堂-教区学校读书,然后进入一所职业学校学校。
1902年,在圣彼得堡的杜弗隆和康斯坦丁诺维奇机电厂当车工助理。
1905年1月9日,他参加了圣彼得堡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同一年,他开始参加党的工作,在圣彼得堡、尼古拉耶夫、图拉、萨马拉等地进行党的宣传活动。
1909年,当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圣彼得堡委员会委员。
1910年,参加圣彼得堡冶金工会理事会的工作。
1913年,他为了避免被捕而离开彼得堡,在图拉短暂的工作过,然后又回到彼得堡的埃里克森工厂并继续进行革命宣传活动,之后又再次回到图拉躲避追捕。
1915年春,他被流放到萨马拉,在当地的烟斗厂工作,期间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继续参加党的活动。后来,由于组织反战游行和革命宣传,被流放到萨拉托夫。
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回到萨马拉,当选区党委主席、工厂工会主席和萨马拉市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同一年,从萨马拉城市学校毕业。
1917年10月,他当选全俄军需工人委员会主席。
1918年6月,他在萨马拉参加了抵抗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白卫军的战斗。
1918年7月,任辛比尔斯克师辛比尔斯克第2步兵团政委,参加了推翻反苏的全俄立宪会议议员委员会伪政权的战斗。
1918年10月,调入红军炮兵总局工作。
1919年4月,当选萨马拉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同年,调入高加索方面军后勤部门工作。
1921年,调入工会工作,任顿涅茨克冶金工会主席。[2]
1923年4月,在俄共(布)十二大上,当选俄共(布)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1923年11月,任反酗酒、吸毒与赌博非常委员会副主席。
1924年2月,任苏俄工农检查人民委员。
1925年12月,在联共(布)十四大上,当选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委员。同年,任联共(布)中央西北局书记兼列宁格勒州党委书记。
1927年4月,任乌拉尔州党委第一书记,不再担任联共(布)中央书记。
1929年,当选全联盟工会中央委员会书记、金属工人工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同年11月,当选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组织局候补委员。
1930年7月13日,当选联共(布)中央候补书记、中央组织局委员,并担任全联盟工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1934年2月,不再担任联共(布)中央候补书记。
1938年1月,他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主席。
1939年3月22日,当选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2]
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他领导了苏联人民委员会疏散委员会的工作,并担任调查纳粹侵略者暴行国家特别委员会主席,发起了苏英工会联合会并参与了世界工会联合会的筹建工作。
1944年2月1日,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第一副主席。3月4日,兼任苏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2]
1946年3月19日,由于米·伊·加里宁因病情恶化不再连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职务,尼·米·什维尔尼克由此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同月,不再担任党中央委员会组织局委员。
1952年10月,在苏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3]
1953年3月,根据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的决定,改任苏共中央全会主席团候补委员、全联盟工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不再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4]
1956年2月27日,当选苏共中央委员会党务监察委员会主席,主持大清洗受害者的平反工作。[5]
1957年6月,当选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6]
1962年11月23日,任苏共中央委员会党务委员会主席。[7]
1966年4月,退居二线,不再担任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党务监察委员会主席。
1970年12月24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联共(布)—苏共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中央政治局(主席团)候补委员,十九届中央主席团委员(至1953年3月),1957年6月增选为二十届中央主席团委员,二十一届、二十二届中央主席团委员,十六届中央候补书记,1926年4月至1927年4月任十四届中央书记,1926年4月增选为十四届中央组织局委员,1929年11月增选为十五届中央组织局候补委员,十六届、十八届中央组织局委员(1946年3月免去)。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八届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第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苏俄最高苏维埃代表,二届、三届、四届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代表,二届、三届、四届哈萨克最高苏维埃代表。第二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第三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8]
荣誉[编辑]
-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58年5月17日)
- 五枚列宁勋章(1938年7月15日,1946年1月24日[2],1948年5月18日,1958年5月17日,1968年5月17日)
- 纪念弗·伊·列宁诞辰100周年奖章
- 保卫莫斯科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忘我劳动奖章
- 纪念莫斯科建城800周年奖章
参考[编辑]
- ↑ Шверник, 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
- ↑ 跳转至: 2.0 2.1 2.2 2.3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什维尔尼克简历——本月十九日是什维尔尼克的六十一岁寿辰. 人民日报, 1949年5月16日第4版
-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 选出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主席团和书记处 通过施基利亚托夫同志为联共中央的党监察委员会主席. 人民日报, 1952年10月18日第1版
-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全体会议的决议. 人民日报, 1953年3月8日第1版
-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 选出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书记. 人民日报, 1956年2月29日第1版
- ↑ 关于苏共中央全会的新闻公报. 人民日报, 1957年7月5日第1版
- ↑ 苏共中央全会闭幕. 人民日报, 1962年11月25日第4版
- ↑ Гер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Труда Шверник 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 Герои страны
相关内容[编辑]
展开![]() |
---|
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