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帕夫洛维奇·恰普林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尼·帕·恰普林
尼·帕·恰普林

尼古拉·帕夫洛维奇·恰普林[1]Николай Павлович Чаплин,1902年12月6[19]日—1938年9月23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俄罗斯族,斯摩棱斯克省罗斯拉夫尔人,1918年参加工作,1919年10月加入俄国共产党(布),联共(布)中央马列主义进修班毕业。

他曾担任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组织局候补委员(1924年6月至1927年12月)、苏联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24年7月至1928年5月),参与领导了早期苏联共青团的工作,最终在大清洗中遇害。

生平[编辑]

1902年12月6[19],尼古拉·帕夫洛维奇·恰普林生于斯摩棱斯克省罗斯拉夫尔罗格涅季诺镇的一个教师家庭,童年进入斯摩棱斯克亚历山大皇家学校学习,在哥哥的影响下,青年时期的尼古拉·帕夫洛维奇便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8年,他在学校创建了一个青年共产主义组织,年底从学校毕业后,积极参与共青团的工作。

1919年6月,当选为斯摩棱斯克县团委主席。

1920年4月,任秋明省团委责任书记,其间他参加了俄国共青团三大。同年10月,任斯摩棱斯克省团委责任书记。

1921年7月,任叶卡捷琳堡省团委政治教育部部长。同年9月,他在俄国共青团四大上当选团中央委员,并担任团中央委员会政治教育部部长。

1922年6月至9月,兼任俄国共青团儿童工作局(少先队中央局)局长。

1922年10月,他被派往外高加索,担任外高加索边区团委书记。

1924年4月,任俄国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7月18日,当选为俄国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1928年5月,他辞去共青团的职务,化名出国学习,到访过德国英国比利时葡萄牙土耳其

1930年5月8日,任外高加索边区党委第二书记。

1931年,任苏联消费合作社中央理事会主席团委员、公共餐饮局局长。

1933年,任摩尔曼斯克铁路局政治处主任。

1937年,任东南铁路局局长。

1937年6月23日,他在大清洗中被捕,随后被列入斯大林死亡名单。次年9月22日,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判处死刑,次日晚被枪杀。

1955年7月9日,他的案件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平反。次月9日,苏共中央党务监察委员会恢复了他的党籍。

俄共(布)—联共(布)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三届、十四届中央组织局候补委员。

荣誉[编辑]

  • 列宁勋章(1936年4月4日)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