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绍林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绍林[1](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Шо́рин,1870年12月26日[1871年1月7日]—1938年6月29日),苏联革命家、军事家,俄罗斯族,特维尔省卡利亚津人,1892年入伍,1918年9月加入工农红军,喀山步兵容克学校毕业,沙俄上校军衔。
他是俄日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老兵,在十月革命后参与了工农红军的创建,在俄国内战时期担任过第2集团军、东南方面军、高加索方面军和突厥斯坦方面军的司令员,指挥部队击败了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白卫军。在内战结束,退居二线,依然关注军事发展问题,但最终没能逃过大清洗。
生平
1870年12月26日[1871年1月7日],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绍林生于特维尔省卡利亚津市的一个工匠集体,是土生土长的卡利亚津人,曾就读于喀山第三中学。
1892年,他从喀山步兵容克学校毕业后进入沙俄陆军服役。
1904年,他参加了俄日战争,并在战争期间担任连长。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以营长身份参战。
1915年6月,任格拉佐夫第333步兵团副团长。
1916年6月,任格拉佐夫第333步兵团团长。
1917年十月革命后,他支持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政府,随后被士兵委员会选为第26步兵师师长,在旧军队解散后复员。
1918年9月,他志愿加入工农红军,并委以重任,担任第2集团军司令员。他指挥这种部队在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克战役击溃了叛军并夺回伊热夫斯克和沃特金斯克。
1919年春,他指挥第2集团军参加了乌拉尔战役,并在战役期间被任命为东部方面军北方集群司令员,随后由率部参加了彼尔姆—叶卡捷琳堡战役。
1919年7月,任南部方面军特别集群司令员,指挥该部参加了抗击邓尼金攻势的作战。
1919年9月,在特别集群改组为东南方面军后,任东南方面军司令员,他指挥该方面军成功地反击邓尼金白军的攻势。
1920年1月,短暂地任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同月,任西伯利亚革命委员会委员。
1920年5月,任共和国西伯利亚武装力量副总司令,其间平定了西西伯利亚反苏叛乱。
1922年1月,任突厥斯坦方面军司令员,负责了清剿巴斯玛奇武器的战斗,他的部队在此期间击毙了匪首伊斯麦尔·恩维尔帕夏。
1923年,转任列宁格勒军区副司令员。
1925年2月24日,由于年事已高,经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而退休。由于他在十月革命以来为工农红军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内战时期展现了优秀的指挥能力和英勇无畏,因此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永远将他的名字保留在红军名单当中。
1938年,他在大清洗时期被捕遇害,死因不明。
军衔
- 上校,1915年10月26日(沙俄)
荣誉
苏联
(1919年)
- 花剌子模人民苏维埃共和国红旗勋章(1922年6月30日)
- 布哈拉人民苏维埃共和国红旗勋章(1922年8月17日)
- 带有红旗勋章的荣誉革命武器(1920年)
沙俄
- 二级圣斯坦尼斯瓦夫勋章(1911年)
- 二级圣安娜勋章(1912年)
- 四级圣格奥尔基勋章(1915年8月21日)
- 圣格奥尔基武器(1915年10月6日)
参考
- ↑ Шорин, 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