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师团
第九师团(日语:第九師団/だいきゅうしだん、日语:第九師團),是旧日本陆军的常备师团之一,因兵源地和驻扎地都位于金泽,又常称为“金泽师团。”通称号为武。存在于1898年-1945年。
历史
早期
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和俄国出现直接利益冲突,为将来与俄国的战争做准备,日本组建了六个新的师团,第九师团是其中之一,组建于金泽。并由北陆的富山县、石川县、福井县负责提供兵员。[1]
1904日俄战争期间,第九师团归第三军管辖,参加了8月的旅顺会战,损失惨重,四个步兵联队长全部负伤、随后参加了奉天战役。[1]
日俄战争后,该师团在朝鲜半岛驻扎了两年。[1]
苏俄内战期间,该师团于1921年4月派遣至海参崴干涉苏俄内战。[1]
1923年关东大地震期间,该师团所属步兵第七联队和第三十五联队派遣至东京和神奈川参与救灾。[1]
1925年宇垣裁军之时,步兵第三十五联队被裁撤。[1]
侵华战争
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初期进攻受挫。1932年2月2日,陆军省命令第九师团紧急动员参战。7、8两日,第九师团从日本各卫戍地乘火车到宇品,9日下午集合完毕,第一梯队当日出发,第二梯队10日出发。13日上午,船队受到第二舰队迎接,12时30分到达长江口停泊处。而后在第十五、二十二驱逐队掩护下通过吴淞炮台,18时许主力到达上海港,一部分则到吴淞铁路码头。14日晨,第九师团第一梯队开始登陆,15日完成,主力在杨树浦以东一带集结,到吴淞铁路码头的余部在沈家巷镇集结。14日第二梯队也到达上海,同样在上述地点登陆和集结,16日完成并投入战斗。
该师团组织的数次进攻虽使得日军取得一定战果,但并未使日本取得优势。后日本派遣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大将亲率新组建的上海派遣军,才使得日本达到战略目的。事后,时任该师团师团长植田谦吉中将在中日交涉期间举行的天长节纪念仪式上被炸断一条腿。
1935年,该师团编入关东军并移驻我国东北,于1937年2月回国。
全面抗战爆发后
淞沪会战爆发后,1937年9月11日,为增援上海作战,该师团从日本调往上海,编入上海派遣军。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12月3日,该师团沿金坛、天王寺、淳化镇公路向南京攻击前进。6日侵至南京外围淳化镇。7日,配合主力部队向南京发起全面攻击。9日,该师团突入国民党守军高桥门阵地,随即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光华门发起猛攻。12日晨,该师团奉命停止攻击,进行整顿,但其他部队均已从东、北西逼近南京,并向城垣发起攻击。13日,日军占领南京。日军侵占南京后,该师团参加了此次大屠杀,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2]
1938年11月初,日军为确保武汉周围地区安全,向鄂南、湘北发动进攻。11日,第六师团今村支队与第九师团一部攻占岳阳城,1939年4月,第九师团调回日本国内。 [2]
1940年8月,师团再次移驻我国东北牡丹江地区,下辖的步兵第三十六联队改隶第二十八师团,该师团自此成为三单位师团。 [2]
此后,该师团编入关东军第三军,长期负责我国东北地区的所谓“治安维持”活动。
移驻台湾
为了加强所谓“绝对国防圈”的防御,该师团于1944年7月掉派遣至冲绳,驻扎于首里市并编入第三十二军,负责南部岛尻郡的防御。日本大本营本打算将其作为冲绳防御的绝对核心,但随后因为第十师团移驻菲律宾,该师团作为替代部队于12月底移驻台湾。于1945年1月驻防于台湾新竹,编入第十方面军。后曾短暂编入第四十军,但随着第四十军移驻日本本土,该师团重新编入第十方面军。[2]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除步兵第七联队外的其他部队于同年12月在新竹集结,归还了中国第一〇七师团的物品后,移驻基隆,准备复员工作。于1946年1月逐次开始复员回到日本,于同年3月完成复员工作。 [2]
战后,时任大本营作战课长的服部卓四郎大佐曾表达了对调动第九师团的遗憾:“我当时简直着了魔,这是我一辈子最大的错误”。他为第九师团是个老牌部队,却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没有参加战斗而感到遗憾。
下辖部队
建立时
- 步兵第六旅团(金泽)
- 步兵第七联队
- 步兵第三十五联队
- 步兵第十八旅团(敦贺)
- 步兵第十九联队
- 步兵第三十八联队
- 骑兵第九大队
- 炮兵第九大队
- 工兵第九大队
- 辎重兵第九大队
日本投降时
歩兵第七联队 歩兵第十九联队 歩兵第三十五联队 山炮兵第九联队:都村宗一大佐 工兵第九联队:三池明少佐 辎重兵第九联队:鈴木幸一大佐 第九師団通信队
历代师团长
- 大岛久直:1898年10月1日-1906年7月6日
- 冢本胜嘉:1906年7月6日-1908年12月21日
- 神尾光臣:1908年12月21日-1912年12月26日
- 川村宗五郎:1912年12月26日-1916年3月18日
1916年3月18日-1916年3月24日期间职位空缺
- 桥本胜太郎:1916年3月24日-1919年7月25日
- 松浦宽威:1919年7月25日-1922年11月24日
- 星野庄三郎:1922年11月24日-1925年5月1日
- 伊丹松雄:1925年5月1日-1927年7月26日
- 永井来:1927年7月26日-1930年12月22日
- 植田谦吉:1930年12月22日-1932年9月11日
- 荒莳义胜:1932年9月11日-1934年8月1日
- 外山丰造:1934年8月1日-1935年12月21日
- 山冈重厚:1935年12月21日-1936年12月11日
- 莲沼蕃:1936年12月11日-1937年8月26日
- 吉住良辅:1937年8月26日-1939年12月11日
- 樋口季一郎:1939年12月1日-1942年8月1日
- 原守:1942年8月1日-1945年4月7日
- 田坂八十八:1945年4月7日-194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