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共和国
来自阅兵百科
立陶宛共和国(Lietuvos Respublika),通称立陶宛(Lietuv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联邦加里宁格勒州,首都位于维尔纽斯。该国人口为288.9万人(2024年),其中立陶宛族占83.6%,波兰族占6.3%,俄罗斯族占5.0%,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多数居民懂俄语,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此外还有东正教、新教路德宗等。[1]
地理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南部,西南与波兰相邻,北部与拉脱维亚接壤,东部与白俄罗斯毗邻。立陶宛的地形受冰川作用显著,大部为冰川夷平的低平原,其上有冰夷岗丘。波罗的海沿岸有绵长的沙丘,中部为低地,并有许多小湖泊,东南段地势略高(最高点海拔293.6米)。土壤从沙土到重粘土,西北部有壤土、灰化土、沙土,中部以灰化土和泥炭土为主,土地肥沃,垦殖指数高,东南部多沙土。波罗的海沿岸狭窄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内地为大陆性气候,1月均温为-4.8℃,7月为17.2℃,年降水量为630毫米,大部地区8月份降水量最多,但沿海地带降水高峰却在每年的10—12月份。流经该国的河流均注入波罗的海,水流一般平缓,河道蜿蜒曲折,尼穆纳斯河(涅曼河)最长,其主要支流有梅尔基斯河、内里斯河、内韦日斯河、杜比萨河、尤拉河以及米尼亚河,干流全长2700公里,其中约1/5可通航,大部分河段可浮运木材。该国全境约有3000个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沼泽区有大量泥炭、森林和草地,占土地面积的1/4;可分为3个天然植被区:滨海沙丘区以松树居多,东部岗丘区多云杉,中部有大片橡树林;沼泽和湿地共占土地总面积的7%左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