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语:Československo;斯洛伐克语:Česko-Slovensko)是存在于1918—1992年的中欧国家,因奥匈帝国解体得以建国,最初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后在1938—1939年间被纳粹德国侵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复国并进入共产党执政时期,但此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因苏联的干涉和入侵而丧失独立性。在东欧剧变中,捷克斯洛伐克放弃共产党领导,摆脱苏联控制,但很快因民族矛盾爆发而解体。
地理
捷克斯洛伐克从奥匈帝国独立之初,包括原先的波西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三个行政区划,其边界根据《凡尔赛和约》《圣日耳曼条约》《特里亚农条约》《色佛尔条约》进行确定。在一战和二战之间,捷克斯洛伐克共有140485平方公里领土,包括作为自治领的罗塞尼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捷苏之间的协议,罗塞尼亚划归苏联,并与波兰细微调整了在布拉迪斯拉发的边界,从而使领土面积变为127860平方公里。[1]
捷克斯洛伐克地跨欧洲两大自然地理区域,两大区域在地形和生物群落上彼此差异明细,大体上以兹诺伊莫—布尔诺—维什科夫—俄斯特拉发为分界线。西部的波希米亚高地属于欧洲海西构造区,是一个由古生代隆起并经长期发育的古老山脉构成的地块,高地四周被几乎连绵不绝的大小山脉所环绕而形成大盆地。捷克斯洛伐克东部属阿尔卑斯-高加索区域,主要由第三纪隆起的年轻山脉构成,其中该区域的的喀尔巴阡山脉和内外喀尔巴阡洼地都伸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喀尔巴阡山区大部分属西喀尔巴阡山脉,只有国境东隅一个不大的地方属东喀尔巴阡山脉。外喀尔巴阡各洼地构成了一个明显的洼地带,将波西米亚高地同喀尔巴阡山系隔开。维也纳盆地和潘诺尼亚盆地的末端自内喀尔巴阡洼地伸入捷克斯洛伐克。这些地方大部分是温和大陆带草原动植物区系占优势的低地。[1]
共体概念形成与建国
在民族复兴运动初期,由于语言差异明显,捷克地区捷克人与德意志人的分化,以及斯洛伐克地区斯洛伐克人与匈牙利人的分化相对显著。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分化则复杂很多,一方面他们存在着语言完全互通、古捷克语在斯洛伐克人仍有使用、斯洛伐克直到1843年才形成文字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因大摩拉维亚在十世纪崩溃,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分别被神圣罗马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统治,走上了不同发展道路产生差异感。随着十九世纪末奥匈帝国境内德意志民族主义和匈牙利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开始在考虑尊重语言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政治合作的可能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鉴于捷克人已拥有发达的经济、教育和文化基础,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在与斯洛伐克人联合组建国家的过程中,捷克人发挥了主导作用。[2]
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正式宣告建立。\此后,捷克斯洛伐克与法国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同盟条约并加入了国际联盟,而法国资本也加大了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投资,特别是在军工业和重工业方面。与此同时,捷克斯洛伐克还同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结成“小协约国”的军事联盟关系。[3]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1938年9月,实施绥靖政策的英国和法国与纳粹德国、意大利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4]
1939年3月14日至15日,纳粹德国进一步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出兵占领了捷克地区,并在斯洛伐克扶持建立了伪政权。[5]
1944年8月至10月,为反抗纳粹德国暴政和伪政府统治,斯洛伐克爆发民族起义,配合苏联红军在敌后进行反法西斯斗争。[6]
1945年4月4日,在东斯洛伐克的科希策,由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国家社会党、天主教人民党和斯洛伐克民主党组成的民族阵线政府。[6]
战后及社会主义时期
1948年2月,在苏联支持下,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开始采取非议会手段夺取政权,促使国家社会党、天主教人民党、斯洛伐克民主党的12位部长退出政府,并号召和组织了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总罢工,占领了非共产党政党的本部大楼,最终奠定了捷共单独执政的地位。[7]
1968年初,捷共领导层为摆脱国民经济发展困境,开始实施尝试改革(被称作“布拉格之春”)。[8]但捷共领导层的改革引起了苏联方面的高度警觉,并被其视为对苏东等国的威胁,随后于8月20日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党政领导层改组并暂停改革。[9]
解体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随其他东欧国家发生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丧失政权,使两大民族间凝聚力消失,而长期潜伏下来的民族矛盾和危机由此公开爆发出来,捷克族和斯洛伐克族的分离主义迅速膨胀。与此同时,瓦茨拉夫·哈维尔上台后的私有化政策也引起斯洛伐克地区爆发了很大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两个民族间的矛盾。[10]
1990年4月,联邦议会两院将该国国号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以满足斯洛伐克族的要求。次年,民族关系矛盾随党派斗争再次爆发,作为捷克执政党的公民民主党和斯洛伐克执政党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最终就解散联邦达成协议。[10]
1992年12月25日,联邦议会通过决议,决定于31日解散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并从次日起正式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11]
参考
- ↑ 1.0 1.1 [捷]亚罗米尔·德麦克, 米罗斯拉夫·斯特日达. 捷克斯洛伐克地理. 延边大学外语教研组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78年12月第1版: 第1, 10页
- ↑ 姜琍. 民族心理与民族联邦制国家的解体——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为例.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4, (04):1-11+95
- ↑ 尤利·克尔日热克.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建国四十周年. 历史研究, 1958, (12):73-77
- ↑ 洪聚堂. 慕尼黑协定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后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04):79-83
- ↑ 万世荣. 斯洛伐克简史(四). 东欧, 1995, (04):26-30
- ↑ 6.0 6.1 万世荣. 斯洛伐克简史(五)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洛伐克国(1939—1945). 东欧, 1996, (01):17-21
- ↑ 张盛发. 苏联与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变(根据新公布的档案材料). 东欧中亚研究, 2000(01):53-63+50
- ↑ 周尊南. “布拉格之春”的历史探索. 外交学院学报, 1995(01):34-38
- ↑ 李同成. “布拉格之春”和苏军侵捷内幕. 当代世界, 2006(03):41-43
- ↑ 10.0 10.1 刘辉, 詹真荣. 民族问题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 社会主义研究, 1993, (04):49-52
- ↑ 宏图. 捷克斯洛伐克解体大事记. 今日前苏联东欧, 1993, (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