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来自阅兵百科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2025年1月5日 (日) 01:01的版本 (文本替换 - 替换“勋章(行政区划)”为“勋章相关行政区划”)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拉脱维亚语:Latvijas Padomju Sociālistiskā Republika;俄语:Латв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是苏联在1940年至1991年期间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首都位于里加

历史

苏维埃拉脱维亚在苏联的位置

1918年12月,拉脱维亚境内出现拉脱维亚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该政权得到了苏维埃俄国的支持。但该政权最终因苏维埃俄国与拉脱维亚共和国当局达成和平协议而消亡。

1939年8月23日,苏联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附加协定书,将拉脱维亚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1940年6月15日,苏联与拉脱维亚的边防部队爆发武装冲突。次日下午,苏联政府向拉脱维亚大使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拉脱维亚政府辞职并允许苏联军队进入拉脱维亚,当晚,拉脱维亚政府宣布接受苏联的最后通牒。随后,拉脱维亚建立了由奥·马·基尔兴施泰因担任总理的人民政府。

1940年7月14日至15日,拉脱维亚改选了议会。7月21日,拉脱维亚议会决定将国号改为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提交加入苏联的请求。8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了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的法律。

1941年7月至8月,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德国军队侵入拉脱维亚境内,并将所占领土纳入东方总督辖区。在占领拉脱维亚后,德国开始在其境内实施法西斯统治,大肆抓捕和屠杀拉脱维亚共产党人和犹太人,曾在拉脱维亚居住的8万名犹太人仅162人幸存。

1944年10月13日至15日,苏联红军发动里加战役解放了里加,同时还在波罗的海沿岸战役中解放了拉脱维亚大部分领土,但仍有部分德军盘踞在拉脱维亚境内,一直抵抗到战争结束。

战后,苏联政府为了消除“森林兄弟”组织并强行在该共和国推行农业集体化,将40000多名拉脱维亚人驱逐到西伯利亚

1950年代,拉脱维亚的生活水平是苏联最高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其人均收入仅次于爱沙尼亚。同一时期,拉脱维亚建立了许多大型工业项目,包括里加国营电气机械厂里加无线电机械制造厂里加公共汽车厂里加车辆制造厂里加电气机械制造厂等。

1980年代后半叶,拉脱维亚国内爆发多起政治运动,而试图使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的政治组织也借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机遇上台。

1990年5月4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通过了《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宣言》,并准备重启1922年拉脱维亚宪法,准备脱离苏联。

1991年9月6日,在八一九政变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一方失败后,苏联国务委员会最终承认拉脱维亚共和国的独立。

荣誉

政治

历任拉脱维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历任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历任拉脱维亚人民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主席

国旗与国徽

国旗

国徽

参考

相关内容

苏联国徽 苏联加盟共和国 
1922 - 1924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外高加索 花剌子模(1923.10加入) 布哈林(1924.9加入)
1924 - 1936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外高加索 土库曼 乌兹别克 塔吉克(1929.12设立)
1936 - 1956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阿塞拜疆 格鲁吉亚 亚美尼亚 土库曼 乌兹别克 塔吉克 哈萨克 吉尔吉斯
卡累利阿-芬兰(1940.3设立) 摩尔达维亚(1940.8加入) 立陶宛(1940.8加入) 拉脱维亚(1940.8加入) 爱沙尼亚(1940.8加入)
1956 - 1991
苏俄 乌克兰 白俄罗斯 乌兹别克 哈萨克 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 立陶宛 摩尔达维亚 拉脱维亚 吉尔吉斯 塔吉克 亚美尼亚 土库曼 爱沙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