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昌”的版本间的差异
阿道夫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
|||
第3行: | 第3行: | ||
| 照片说明 = 段德昌 | | 照片说明 = 段德昌 | ||
}} | }} | ||
− | '''段德昌''' | + | '''段德昌'''(1904年8月19日<ref name=研究室>[http://www.ahlads.gov.cn/content/detail/5faca18427b573e2e3420d7d.html 被自己人砍头的共和国第一烈士段德昌]. 中国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14年11月18日</ref>—1933年5月1日),字'''裕后''',号'''魂'''<ref name=研究室/>。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湖南南洲人,1922年参加革命工作,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
==生平== | ==生平== |
2025年4月6日 (日) 13:06的最新版本
段德昌(1904年8月19日[1]—1933年5月1日),字裕后,号魂[1]。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湖南南洲人,1922年参加革命工作,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生平[编辑]
1904年8月,段德昌出生于湖南南洲(今南县)九都山九屋厂。1922年,入长沙雅各中学读书,参与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行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和何长工一起在华容创办新华中学,传播进步思想。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和进步青年发起组织“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经常到县城沿河码头和交通要道,查禁洋货,严惩奸商。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广州,先后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和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1926年6月毕业后,到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1师政治部工作,参加北伐战争。[2]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段德昌在南县、华容、石首、公安等地进行革命活动。曾任中共公安县委书记,领导该县年关暴动。曾介绍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1团团长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2]
1928年6月起段德昌任中共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大队中队长、游击总队参谋长、独立师师长,率部在监利、沔阳交界地区创建游击根据地。1930年2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副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第2军团第6军政治委员、军长,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赤色警卫队总队长,参与创建及巩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2]
1931年月段德昌任红3军(红2军团改编)第9师师长,指挥部队连战连捷,取得三官殿、沙岗、普济观、郝穴、汪家桥、龙王集、文家墩、新沟嘴等战斗的胜利。被湘鄂西苏区军民誉为“常胜将军”。同年秋,在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下,红3军被迫离开洪湖苏区。他率9师担负阻击、断后等艰巨任务,转战3500余公里,于12月下旬到达湘鄂边。[2]
1933年5月1日,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残酷迫害,段德昌同志被杀害于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时年二十八岁。[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为其亲属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2]
参考[编辑]
- ↑ 跳转至: 1.0 1.1 被自己人砍头的共和国第一烈士段德昌. 中国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14年11月18日
- ↑ 跳转至: 2.0 2.1 2.2 2.3 2.4 段德昌:常胜将军勇无敌 — 新华网, 2018年8月26日
- ↑ 湖南南县隆重集会 纪念段德昌逝世50周年. 人民日报, 1983年月2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