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罗敦·西哈努克”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第1行: 第1行:
 
[[文件:诺罗敦·西哈努克.jpg|缩略图|诺罗敦·西哈努克]]
 
[[文件:诺罗敦·西哈努克.jpg|缩略图|诺罗敦·西哈努克]]
'''诺罗敦·西哈努克'''(高棉语:'''នរោត្ដម សីហនុ'''、英语:'''Norodom Sihanouk''',1922年10月31日—2012年10月15日),高棉族,柬埔寨国父、前国王、终身国家元首。生于金边,系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的后裔。已故诺罗敦·苏拉玛里特国王和哥沙曼·尼亚里丽王后之子。
+
'''诺罗敦·西哈努克''''''នរោត្ដម សីហនុ''',1922年10月31日—2012年10月15日),高棉族,柬埔寨国父、前国王、终身国家元首。生于金边,系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的后裔。已故诺罗敦·苏拉玛里特国王和哥沙曼·尼亚里丽王后之子。
  
 
1941年继承王位;1952年到1953年以柬埔寨国王身位向法国提出独立要求,并于1953年11月9日使柬埔寨获得完全独立。1955年3月3日让位于其父,同年9月任首相;1960年其父逝世后,西哈努克宣誓就任国家元首,实行社会主义式的政策。1970年3月朗诺发动政变后到中国;1975年4月17日金边解放后回国,担任民主柬埔寨国家元首;1976年4月宣布退休;1982年7月任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主席;1990年2月任柬埔寨主席;同年7月任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1993年9月至2004年10月任柬埔寨国王。2004年10月7日,西哈努克国王发表告同胞书,宣布由于健康等原因决定退位。 由其子西哈莫尼接任新国王,29日即位。此后称“太皇”。
 
1941年继承王位;1952年到1953年以柬埔寨国王身位向法国提出独立要求,并于1953年11月9日使柬埔寨获得完全独立。1955年3月3日让位于其父,同年9月任首相;1960年其父逝世后,西哈努克宣誓就任国家元首,实行社会主义式的政策。1970年3月朗诺发动政变后到中国;1975年4月17日金边解放后回国,担任民主柬埔寨国家元首;1976年4月宣布退休;1982年7月任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主席;1990年2月任柬埔寨主席;同年7月任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1993年9月至2004年10月任柬埔寨国王。2004年10月7日,西哈努克国王发表告同胞书,宣布由于健康等原因决定退位。 由其子西哈莫尼接任新国王,29日即位。此后称“太皇”。

2024年8月4日 (日) 10:22的版本

诺罗敦·西哈努克

诺罗敦·西哈努克នរោត្ដម សីហនុ,1922年10月31日—2012年10月15日),高棉族,柬埔寨国父、前国王、终身国家元首。生于金边,系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的后裔。已故诺罗敦·苏拉玛里特国王和哥沙曼·尼亚里丽王后之子。

1941年继承王位;1952年到1953年以柬埔寨国王身位向法国提出独立要求,并于1953年11月9日使柬埔寨获得完全独立。1955年3月3日让位于其父,同年9月任首相;1960年其父逝世后,西哈努克宣誓就任国家元首,实行社会主义式的政策。1970年3月朗诺发动政变后到中国;1975年4月17日金边解放后回国,担任民主柬埔寨国家元首;1976年4月宣布退休;1982年7月任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主席;1990年2月任柬埔寨主席;同年7月任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1993年9月至2004年10月任柬埔寨国王。2004年10月7日,西哈努克国王发表告同胞书,宣布由于健康等原因决定退位。 由其子西哈莫尼接任新国王,29日即位。此后称“太皇”。

2012年10月15日凌晨2时20分西哈努克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0岁。

生平

诺罗敦·西哈努克1922年10月31日生于金边,系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的后裔,已故诺罗敦·苏拉玛里特国王和哥沙曼·尼亚里丽王后之子。[1]

他早年曾就读于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和法国巴黎,1941年4月被王位委员会推选为国王。1946年至1948年,他在法国索缪尔骑兵军事技术及装甲兵学院接受高等教育。1952年至1953年,他以 柬埔寨国王身份向法国提出独立要求,并于1953年11月9日使柬埔寨获得完全独立。[1]

1955年4月,西哈努克将王位让与其父苏拉玛里特后,开始组建“人民社会同盟”,并亲自担任该联盟主席至1970年。[1]

1955年4月,他代表柬埔寨出席万隆亚非会议,并宣告柬埔寨为中立国。1955年至1957年,他3次出任柬埔寨首相兼外交大臣,并于1956年2月至9月任柬埔寨王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56年,他与南斯拉夫总统铁托、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总统纳赛尔、印尼总统苏加诺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签署了不结盟运动宣言,成为不结盟运动的缔造者之一。1958年7月,他再次出任柬埔寨首相。[1]

1960年其父逝世后,西哈努克宣誓就任国家元首。1970年3月18日朗诺-施里玛达集团政变后,他寓居北京,并于同年3月23日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并任主席,领导民族解放斗争。1974年4月17日,民族统一阵线在柬埔寨取得全面胜利后,他就任民主柬埔寨国家主席。1976年4月,他辞去国家主席职务。1981年3月,他成立争取柬埔寨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并亲自担任主席至1989年8月27日。1982年7月9日,他就任民主柬埔寨(1990年2月3日改名为柬埔寨)主席。1991年7月17日,他被推举为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23日,他率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巴黎会议,并签署了“关于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冲突的协定”。11月14日返回金边后,他被柬埔寨四方一致拥戴为国家元首。[1]

1993年6月14日,柬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完全恢复西哈努克亲王在1970年3月18日违宪政变前的一切权利和地位,并授予他国家元首的所有权力。同年9月24日,柬埔寨颁布新宪法,恢复君主立宪制。同日,王位委员会一致选举西哈努克为国王、终身国家元首。[1]

西哈努克国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长期致力于中柬友好事业,并多次访问中国。他曾先后创作了《怀念中国》、《万岁,人民中国;万岁,主席毛泽东》和《啊,中国,我亲爱的第二祖国》等赞颂中柬友好的歌曲。他也曾多次慷慨解囊,向中国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捐款。[1]

1999年4月30日,应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西哈努克国王在莫尼列王后的陪同下到中国昆明出席’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1]

西哈努克一生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用英语、法语及高棉语创作了很多电影歌曲。[1]

2004年10月7日上午,柬埔寨国民议会议长诺罗敦·拉那烈亲王在金边宣布,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已经退出王位。西哈努克在告同胞书中说:“由于年迈和健康原因,我决定从现在起退休。”[2]

2008年8月,西哈努克与夫人莫尼列来华出席第29届北京奥运会相关活动。

2009年10月1日,太皇诺罗敦·西哈努克和太后莫尼列·西哈努克出席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庆招待会和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活动

2012年10月15日2时20分,因自然原因,西哈努克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0岁[3]。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北京医院出席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遗体告别仪式,并同在场的柬埔寨太后莫尼列、国王西哈莫尼、首相洪森进行了交谈[4]。同时,北京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外交部、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医院、中国驻柬埔寨使馆等地降半旗致哀[5]。告别仪式后,西哈努克太皇灵柩由专机运回柬埔寨,国务委员戴秉国同莫尼列太后、西哈莫尼国王、洪森首相等同机护送。当地时间17日14时50分,载有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灵柩的专机抵达金边国际机场[6]。然后在首都金边王宫停灵。

2013年2月1日,西哈努克起灵火化[7]。4日,在王家田广场举行葬礼,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葬礼[8]。7日上午,骨灰从火化塔移出,迁回王宫供奉,并安置在其亡父诺罗敦·苏拉玛里特、哥沙曼·尼亚里丽王太后及其他已故王室成员合葬的王室殿塔内[9],一部分骨灰被撒入柬王宫前湄公河与洞里萨河交汇的四臂湾。[10]

2014年7月11日,举行骨灰安奉仪式,西哈努克的骨灰从王宫的佛塔移置到王宫内的王室灵塔。[10]

荣誉

家庭

妻:

  • 诺罗敦·莫尼列·西哈努克,于1952年4月结婚[1]

子:

  • 诺罗敦·西哈莫尼亲王
  • 诺罗敦·诺林达拉邦王子[1]

阅兵相关

参考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生平. 人民日报, 2012年10月16日第1版
  2. 西哈努克国王宣布退位(图) —光明网,2004年10月08日
  3. 柬埔寨国王抽泣哀悼西哈努克逝世 民众纷纷 — 中国新闻网,2012年10月15日
  4. 胡锦涛出席西哈努克遗体告别仪式 — 中国政府网, 2012年10月17日
  5. 中国为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逝世降半旗志哀 — 中国政府网,2012年10月18日
  6. 戴秉国专程护送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灵柩抵达金边 — 中国政府网,2012年10月17日
  7. 再次唤起的思念:记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送葬仪式 — 央视网,2013年02月02日
  8. 贾庆林出席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葬礼 — 人民网,2013年02月05日
  9. 西哈努克骨灰移回王宫 7天葬礼仪式正式结束 — 中国新闻网,,2013年2月7日
  10. 10.0 10.1 柬埔寨为已故太皇西哈努克举行骨灰安奉仪式【高清组图】 — 新华网,2014年7月11日,新华网
  11. 平壤举行盛大阅兵式.人民日报,1972年4月26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