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伊谢·利沃维奇·鲁希莫维奇”的版本间的差异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分类:大清洗(死亡)”为“分类:大清洗遇害”) |
||
第75行: | 第75行: | ||
[[分类:列宁勋章(人物)]] | [[分类:列宁勋章(人物)]] | ||
[[分类:红旗勋章(人物)]] | [[分类:红旗勋章(人物)]] | ||
− | [[分类: | + | [[分类:大清洗遇害]] |
2024年2月3日 (六) 06:08的版本
莫伊谢·利沃维奇·鲁希莫维奇[1](Моисей Львович Рухимович,1899年10月—1938年7月29日),苏联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俄罗斯族,顿河州罗斯托夫人,1903年参加革命工作,191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顿河畔罗斯托夫实科学校毕业。
他曾担任联共(布)中央组织局委员(1927年2月至1930年7月)、苏联国防工业人民委员(1936年12月至1937年10月)、苏联铁道人民委员(1930年6月至1931年10月),参加过一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在俄国内战时期担任了重要的军事职务,最终在大清洗中遇害。
生平
1899年10月,莫伊谢·利沃维奇·鲁希莫维奇生于顿河州罗斯托夫专区卡加尔尼克村的一个工匠家庭,曾就读于顿河畔罗斯托夫的一所实科学校。
1903年,在顿河畔罗斯托夫担任家庭教师。
1904年,他参加了崩得的政治活动,在顿河畔罗斯托夫进行革命活动。
1906年,他前往国外,旅居巴勒斯坦、土耳其、埃及、希腊、保加利亚等国。
1908年,回到俄国,在顿河畔罗斯托夫以家庭教师为生,并继续在乌克兰进行革命活动。
1910年至1911年,他曾在沙俄军队服役,复员后进入哈尔科夫技术学院学习,但没有完成学业。
1913年,在新罗西斯克担任家庭教师。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征召进军队。
1917年2月,他被选为哈尔科夫党委委员、党委军事部门负责人,随后参加了十月革命,在哈尔科夫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17年12月,任哈尔科夫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兼赤卫队参谋长,随后当选为哈尔科夫省革命委员会委员。
1918年2月,任顿涅茨克-克里沃罗格苏维埃共和国军事人民委员,组织了乌克兰红军抵御德奥联军对乌克兰的入侵。
1918年11月,在乌克兰红军全部撤退到苏维埃俄国境内后,任工农红军中央供给局政委。
1919年1月,任乌克兰军事人民委员、国民经济会议采矿工业部主任。
1919年8月11日,任第41步兵师政委。期间,他是“军事反对派”的一员,反对组建正规化的工农红军。
1919年12月8日,任第14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击败邓尼金白卫军并解放哈尔科夫的战斗。
1920年12月,任顿涅茨克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兼巴赫穆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
1923年,任顿巴斯煤炭信托经理,负责管理顿巴斯硬煤和无烟煤生产。
1925年至1926年,兼任乌克兰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最高国民经济会议主席。
1926年9月21日,任苏联最高国民经济会议副主席。
1927年2月17日,补选为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组织局委员。
1930年6月11日,任苏联铁道人民委员。次月13日,不再连任联共(布)中央组织局委员。
1931年10月,任库兹巴斯煤炭信托经理。
1934年6月,任苏联副重工业人民委员,分管燃料工业。
1936年12月8日,任苏联国防工业人民委员。
1937年10月15日,他被解除一切职务,并在大清洗中被捕入狱。次年7月28日,他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判处死刑,次日被枪杀。
1956年3月14日,他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平反。次月3日,被苏共中央党务监察委员会恢复党籍。
俄共(布)—联共(布)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1927年2月增选为十四届中央组织局委员,十五届中央组织局委员。第一届至七届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荣誉
参考
- ↑ Рухимович, Моисей Льв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