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金”的版本间的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潘友新 缩略图 潘友新(Панюшкин, Александр Семенович),本名亚历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 |
小 |
||
第7行: | 第7行: | ||
他于 1905 年 8 月 2 日出生于萨马拉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当时甚至都没有希望进入世界政治和本国历史舞台。他曾在一所教会学校学习,革命后又在一所中学学习,这所中学当时被称为统一劳动苏维埃学校。15 岁时,他开始在扎沃尔斯基区军事卫生部门诊部当信使,不久便志愿加入了红军。他曾是红军一个师的小号手。1921 年,他被送往第 18 骑兵班受训,但一年后,由于传染病,他从部队复员,并在萨马拉-兹拉托乌斯特铁路找到了一份修理工的工作。亚历山大是幸运的,但他所患的疾病会多次出现在他的脸上,在他的后半生留下土灰色的阴影。1924 年,他凭萨马拉共青团委员会的入场券,进入列宁格勒红军骑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他在总参谋部第 59滨海边防骑兵支队服役,历任边防哨所副所长、机动组骑兵大队指挥员、格罗德科夫斯基区巴拉巴什-列瓦多夫斯基边防站站长等职。1927 年,他被吸收入党。 | 他于 1905 年 8 月 2 日出生于萨马拉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当时甚至都没有希望进入世界政治和本国历史舞台。他曾在一所教会学校学习,革命后又在一所中学学习,这所中学当时被称为统一劳动苏维埃学校。15 岁时,他开始在扎沃尔斯基区军事卫生部门诊部当信使,不久便志愿加入了红军。他曾是红军一个师的小号手。1921 年,他被送往第 18 骑兵班受训,但一年后,由于传染病,他从部队复员,并在萨马拉-兹拉托乌斯特铁路找到了一份修理工的工作。亚历山大是幸运的,但他所患的疾病会多次出现在他的脸上,在他的后半生留下土灰色的阴影。1924 年,他凭萨马拉共青团委员会的入场券,进入列宁格勒红军骑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他在总参谋部第 59滨海边防骑兵支队服役,历任边防哨所副所长、机动组骑兵大队指挥员、格罗德科夫斯基区巴拉巴什-列瓦多夫斯基边防站站长等职。1927 年,他被吸收入党。 | ||
+ | |||
+ | ==1930年代== | ||
+ | |||
1935 年 5 月至 1938 年 8 月,他毕业于以 M.V. Frunze 命名的红军军事学院特别系,之后被派往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关工作。1936 年 3 月 14 日,他被授予第一个军衔--上尉。 | 1935 年 5 月至 1938 年 8 月,他毕业于以 M.V. Frunze 命名的红军军事学院特别系,之后被派往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关工作。1936 年 3 月 14 日,他被授予第一个军衔--上尉。 | ||
1935 年 5 月,亚历山大-潘尤什金进入红军伏龙芝军事学院东方系(作者注:自 1937 年起,该系专门培养职业外交官、情报官和情报部门指挥官)开始学习。除了两门必修语言外,学生们还深入学习地理(国别研究)、社会政治和经济科学周期、各战区的战争、特殊(情报)学科以及学院总课程规定的其他科目,以便毕业的专家同时成为接受过在总参谋部服役所需的适当高等军事训练、了解现代军事趋势并能够提取反映现实世界的信息的总参谋军官。 | 1935 年 5 月,亚历山大-潘尤什金进入红军伏龙芝军事学院东方系(作者注:自 1937 年起,该系专门培养职业外交官、情报官和情报部门指挥官)开始学习。除了两门必修语言外,学生们还深入学习地理(国别研究)、社会政治和经济科学周期、各战区的战争、特殊(情报)学科以及学院总课程规定的其他科目,以便毕业的专家同时成为接受过在总参谋部服役所需的适当高等军事训练、了解现代军事趋势并能够提取反映现实世界的信息的总参谋军官。 | ||
第15行: | 第18行: | ||
在此期间,苏联情报部门招募了一名中国军队总参谋部的雇员,这有助于在中国情报部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其他渗透对象中获得有价值的消息来源。他与蒋介石随从中的一些人建立了信任关系,这些人赞成加强与苏联的友谊,继续抵抗日本的侵略。在他的直接参与下,制定并实施了长沙保卫战计划,给日军造成了严重损失。在他的直接参与下,制定并实施了保卫长沙城的计划,使日军遭到重创。 | 在此期间,苏联情报部门招募了一名中国军队总参谋部的雇员,这有助于在中国情报部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其他渗透对象中获得有价值的消息来源。他与蒋介石随从中的一些人建立了信任关系,这些人赞成加强与苏联的友谊,继续抵抗日本的侵略。在他的直接参与下,制定并实施了长沙保卫战计划,给日军造成了严重损失。在他的直接参与下,制定并实施了保卫长沙城的计划,使日军遭到重创。 | ||
驻地长官及时全面地向中心通报了中国外交和国内政策的主要问题,蒋介石及其随行人员在苏联、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关系中的地位,以及这些国家驻华代表的相应活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以及国民党内部的斗争。卫国战争爆发前一年左右,驻华使馆向莫斯科发出了一份关于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电报。 | 驻地长官及时全面地向中心通报了中国外交和国内政策的主要问题,蒋介石及其随行人员在苏联、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关系中的地位,以及这些国家驻华代表的相应活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以及国民党内部的斗争。卫国战争爆发前一年左右,驻华使馆向莫斯科发出了一份关于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电报。 | ||
+ | |||
+ | ==1940年代== | ||
+ | |||
[[文件:蒋介石设宴招待苏联驻华大使。.jpg|缩略图|蒋介石设宴招待苏联驻华大使]] | [[文件:蒋介石设宴招待苏联驻华大使。.jpg|缩略图|蒋介石设宴招待苏联驻华大使]] | ||
1941年5月,情报中心收到了由德国武官代理获得的德国最高统帅部关于德军在对苏战争中主要前进方向的作战计划。苏联情报部门在中国的主要任务顺利完成--没有看到日本可能对苏联发动的进攻。 | 1941年5月,情报中心收到了由德国武官代理获得的德国最高统帅部关于德军在对苏战争中主要前进方向的作战计划。苏联情报部门在中国的主要任务顺利完成--没有看到日本可能对苏联发动的进攻。 | ||
1944 年 9 月 5 日从中国返回后,帕纽什金被调到全苏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工作,担任全苏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国际信息部第一副部长。 | 1944 年 9 月 5 日从中国返回后,帕纽什金被调到全苏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工作,担任全苏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国际信息部第一副部长。 | ||
1947 年 5 月 30 日起,任苏联部长会议国际新闻委员会首席秘书。1947 年 10 月 25 日起,任苏联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同时兼任苏联情报局局长。1948-1953 年,他还担任苏联驻远东委员会代表。 | 1947 年 5 月 30 日起,任苏联部长会议国际新闻委员会首席秘书。1947 年 10 月 25 日起,任苏联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同时兼任苏联情报局局长。1948-1953 年,他还担任苏联驻远东委员会代表。 | ||
+ | |||
+ | ==冷战时代== | ||
+ | |||
自 1952 年 6 月起,A. S. 帕纽什金担任苏联驻华特命全权大使。1953 年 5 月至 7 月,他进入苏联外交部预备役。 | 自 1952 年 6 月起,A. S. 帕纽什金担任苏联驻华特命全权大使。1953 年 5 月至 7 月,他进入苏联外交部预备役。 | ||
[[文件:,1947 年.png|缩略图|潘友新和驻大使馆武官 华盛顿]] | [[文件:,1947 年.png|缩略图|潘友新和驻大使馆武官 华盛顿]] | ||
第25行: | 第34行: | ||
1973 年 4 月退休。葬于新圣女公墓(第3区第17排)。 | 1973 年 4 月退休。葬于新圣女公墓(第3区第17排)。 | ||
+ | [[文件:潘友新墓碑.jpg|缩略图|潘友新墓碑]] | ||
+ | |||
+ | ==获奖情况== | ||
− | |||
列宁勋章 | 列宁勋章 | ||
三枚红旗勋章 | 三枚红旗勋章 | ||
第33行: | 第44行: | ||
9枚勋章 | 9枚勋章 | ||
被五部(XV)荣誉工作者 "徽章(1939 年 4 月 30 日) | 被五部(XV)荣誉工作者 "徽章(1939 年 4 月 30 日) | ||
+ | [[文件:潘友新纪念牌匾,萨马拉.jpg|缩略图|潘友新纪念牌匾,萨马拉]] |
2024年1月29日 (一) 07:24的版本
潘友新
潘友新(Панюшкин, Александр Семенович),本名亚历山大·谢苗诺维奇·帕纽什金(1905 年 8 月 2 日,萨马拉--1974 年 11 月 12 日,莫斯科)--苏联政治家、党的领导人、外交家,1954-1955 年任苏联对外情报局局长,少将(1954 年 5 月 31 日)。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52-1961 年),苏共中央委员(1941-1952 年,1961-1971 年)。特命全权大使(1943 年 2 月 16 日)。俄罗斯族。
生平
他于 1905 年 8 月 2 日出生于萨马拉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当时甚至都没有希望进入世界政治和本国历史舞台。他曾在一所教会学校学习,革命后又在一所中学学习,这所中学当时被称为统一劳动苏维埃学校。15 岁时,他开始在扎沃尔斯基区军事卫生部门诊部当信使,不久便志愿加入了红军。他曾是红军一个师的小号手。1921 年,他被送往第 18 骑兵班受训,但一年后,由于传染病,他从部队复员,并在萨马拉-兹拉托乌斯特铁路找到了一份修理工的工作。亚历山大是幸运的,但他所患的疾病会多次出现在他的脸上,在他的后半生留下土灰色的阴影。1924 年,他凭萨马拉共青团委员会的入场券,进入列宁格勒红军骑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他在总参谋部第 59滨海边防骑兵支队服役,历任边防哨所副所长、机动组骑兵大队指挥员、格罗德科夫斯基区巴拉巴什-列瓦多夫斯基边防站站长等职。1927 年,他被吸收入党。
1930年代
1935 年 5 月至 1938 年 8 月,他毕业于以 M.V. Frunze 命名的红军军事学院特别系,之后被派往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关工作。1936 年 3 月 14 日,他被授予第一个军衔--上尉。 1935 年 5 月,亚历山大-潘尤什金进入红军伏龙芝军事学院东方系(作者注:自 1937 年起,该系专门培养职业外交官、情报官和情报部门指挥官)开始学习。除了两门必修语言外,学生们还深入学习地理(国别研究)、社会政治和经济科学周期、各战区的战争、特殊(情报)学科以及学院总课程规定的其他科目,以便毕业的专家同时成为接受过在总参谋部服役所需的适当高等军事训练、了解现代军事趋势并能够提取反映现实世界的信息的总参谋军官。 1938 年 8 月完成培训后,亚历山大-潘尤什金被派往苏联 NKVD GUGB 第 5(外事)部继续工作,担任该部副部长(在全国范围内的镇压和清洗之后,进行了 "党内招聘",L.P. 贝利亚招募年轻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到国家安全机构工作)。他第一次在情报部门只工作了 3 个月,根据领导层的决定,他被调职并被任命为代理,几周后又被任命为整个人民委员会第三(行动)特别部的负责人。1938 年 12 月 20 日,A.S. 帕纽什金因其与反革命的无情斗争而被授予最高部门奖 "全联盟契卡-格鲁乌(XV)荣誉工人"。正是亚历山大-潘尤什金制定并实施了行动方案,包括在 1939 年 4 月 10 日逮捕前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国家安全总局局长尼-伊-叶若夫。 根据重新认证的结果,1939 年 4 月 30 日,A.S. 帕纽什金上校晋升为国家安全高级少校特级军衔(相当于红军师级司令员军衔)。
1939 年 7 月 10 日,他作为苏联国家情报局专员被派往中国执行贸易协定。同月,他被任命为苏联驻华大使,同时担任驻华主要负责人,麾下有多达 12 个驻地。 在此期间,苏联情报部门招募了一名中国军队总参谋部的雇员,这有助于在中国情报部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其他渗透对象中获得有价值的消息来源。他与蒋介石随从中的一些人建立了信任关系,这些人赞成加强与苏联的友谊,继续抵抗日本的侵略。在他的直接参与下,制定并实施了长沙保卫战计划,给日军造成了严重损失。在他的直接参与下,制定并实施了保卫长沙城的计划,使日军遭到重创。 驻地长官及时全面地向中心通报了中国外交和国内政策的主要问题,蒋介石及其随行人员在苏联、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关系中的地位,以及这些国家驻华代表的相应活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以及国民党内部的斗争。卫国战争爆发前一年左右,驻华使馆向莫斯科发出了一份关于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电报。
1940年代
1941年5月,情报中心收到了由德国武官代理获得的德国最高统帅部关于德军在对苏战争中主要前进方向的作战计划。苏联情报部门在中国的主要任务顺利完成--没有看到日本可能对苏联发动的进攻。 1944 年 9 月 5 日从中国返回后,帕纽什金被调到全苏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工作,担任全苏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国际信息部第一副部长。 1947 年 5 月 30 日起,任苏联部长会议国际新闻委员会首席秘书。1947 年 10 月 25 日起,任苏联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同时兼任苏联情报局局长。1948-1953 年,他还担任苏联驻远东委员会代表。
冷战时代
自 1952 年 6 月起,A. S. 帕纽什金担任苏联驻华特命全权大使。1953 年 5 月至 7 月,他进入苏联外交部预备役。
赫鲁晓夫上台后,A. S. 帕纽什金回到了国家安全机构。从 1953 年 7 月 17 日起,他担任内务部委员会委员,同时从 7 月 18 日起担任内务部全苏国家司司长。从 1954 年 3 月 13 日起,他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下属克格勃委员会委员,同时从 3 月 17 日起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下属克格勃 PGU 主任。 1955 年 6 月 23 日,他被解除在克格勃的职务,并被任命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央委员会出国委员会主席。从 1959 年 7 月起,他担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外交和外贸机构人事部部长、1962年12月20日起-苏共中央外交和对外经济机构人事部部长。1965年5月12日至1973年3月14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对外经济人事部部长。
1973 年 4 月退休。葬于新圣女公墓(第3区第17排)。
获奖情况
列宁勋章 三枚红旗勋章 十月革命勋章 红星勋章 9枚勋章 被五部(XV)荣誉工作者 "徽章(1939 年 4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