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创建词条) |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0行: | 第10行: | ||
1924年2月13日,在今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境内,[[东南州]]成立。同年10月16日,东南州改制为[[北高加索边疆区]]。 | 1924年2月13日,在今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境内,[[东南州]]成立。同年10月16日,东南州改制为[[北高加索边疆区]]。 | ||
− | 1937年3月13日,北高加索边疆区为纪念已故革命家[[ | + | 1937年3月13日,北高加索边疆区为纪念已故革命家[[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更名为'''奥尔忠尼启则边疆区'''(''Орджоникидзевский край'')。 |
1938年2月22日,[[达吉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北部5个区划入该边疆区,由此奥尔忠尼启则边疆区下辖2个自治州([[卡拉恰伊自治州]]和[[切尔克斯自治州]])、1个自治区(基兹利亚尔自治区)、39个区和8个边疆区辖市。 | 1938年2月22日,[[达吉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北部5个区划入该边疆区,由此奥尔忠尼启则边疆区下辖2个自治州([[卡拉恰伊自治州]]和[[切尔克斯自治州]])、1个自治区(基兹利亚尔自治区)、39个区和8个边疆区辖市。 | ||
第73行: | 第73行: | ||
[[分类:边疆区(苏联)]] | [[分类:边疆区(苏联)]] | ||
[[分类:边疆区(俄罗斯联邦)]] | [[分类:边疆区(俄罗斯联邦)]] | ||
− | [[分类: | + | [[分类:列宁勋章相关行政区划]] |
2025年1月19日 (日) 08:43的最新版本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1](Ставропо́льский край)是俄罗斯联邦的联邦主体之一,为北高加索联邦管区和北高加索经济区的一部分,首府位于斯塔夫罗波尔市。
历史[编辑]
1924年2月13日,在今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境内,东南州成立。同年10月16日,东南州改制为北高加索边疆区。
1937年3月13日,北高加索边疆区为纪念已故革命家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更名为奥尔忠尼启则边疆区(Орджоникидзевский край)。
1938年2月22日,达吉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北部5个区划入该边疆区,由此奥尔忠尼启则边疆区下辖2个自治州(卡拉恰伊自治州和切尔克斯自治州)、1个自治区(基兹利亚尔自治区)、39个区和8个边疆区辖市。
1943年1月12日,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法令,该边疆区首府更名为斯塔夫罗波尔,而奥尔忠尼启则边疆区更名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Ставропо́льский край)。同年10月12日,卡拉恰伊自治州被撤销。
1944年3月22日,基兹利亚尔自治区被撤销,其所辖地区划入新设立的格罗兹尼州。
1957年1月12日,卡尔梅克自治州作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一部分成立。次月11日,卡拉恰伊-切尔克斯自治州同样作为该边疆区的一部分设立。
1958年7月19日,卡尔梅克自治州脱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序列,升格为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1958年10月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向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授予了列宁勋章。
1991年7月3日,卡拉恰伊-切尔克斯自治州脱离该边疆区,升格为卡拉恰伊-切尔克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行政区划[编辑]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目前下设10个边疆区辖市和26个区:
- 区
- 亚历山德罗夫斯科耶区
- 安德罗波夫区
- 阿帕纳先科夫斯科耶区
- 阿尔兹吉尔区
- 布拉戈达尔内区(区中心:布拉戈达尔内)
- 布琼诺夫斯克区(区中心:布琼诺夫斯克)
- 格奥尔吉耶夫斯克区(区中心:格奥尔吉耶夫斯克)
- 格拉乔夫卡区
- 伊佐比利内区(区中心:伊佐比利内)
- 伊帕托沃区(区中心:伊帕托沃)
- 新巴甫洛夫斯克区(区中心:新巴甫洛夫斯克)
- 科丘别耶夫斯科耶区
- 赤卫队区
- 库尔斯卡亚区
- 列沃库姆斯科耶区
- 矿水城(区中心:矿水城)
- 涅夫捷库姆斯克区(区中心:涅夫捷库姆斯克)
- 新亚历山德罗夫斯克区(区中心:新亚历山德罗夫斯克)
- 新谢利茨科耶区
- 彼得罗夫斯科耶区(区中心:斯韦特洛格勒)
- 普列德戈尔诺耶区
- 苏维埃茨科耶区(区中心:泽列诺库姆斯克)
- 斯捷普诺耶区
- 特鲁诺夫斯科耶区
- 土库曼区
- 什帕科夫斯科耶区(区中心:米哈伊洛夫斯克)
- 边疆区辖市
参考[编辑]
- ↑ Ставропольский край.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