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 照片说明 = 刘伯承元帅
 
| 照片说明 = 刘伯承元帅
 
}}
 
}}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曾用名'''刘伯坚'''<ref>[https://www.gov.cn/test/2007-11/16/content_807464.htm 刘伯承] 中国政府网, 2007年11月16日</ref>,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四川省开县人,1911年入伍,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ref>[http://www.zgdsw.com/article/468.html 刘伯承(1892~1986)]. 中共党史网</ref>,曾用名'''刘伯坚'''<ref>[https://www.gov.cn/test/2007-11/16/content_807464.htm 刘伯承]. 中国政府网, 2007年11月16日</ref>,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四川省开县人,1911年入伍,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他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9月至1982年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66年1月至1982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至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至1975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6月至1954年9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一系列重大战役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战功卓著,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不朽功勋,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9月至1982年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66年1月至1982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至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至1975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6月至1954年9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一系列重大战役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战功卓著,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不朽功勋,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44行: 第44行:
 
<references />
 
<references />
  
[[分类:中国人物]][[分类:汉族]][[分类:中国革命家]][[分类:中国军事家]]
+
==相关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
 
 +
[[分类:中国人物]][[分类:汉族]][[分类:中国革命家]][[分类:中国军事家]][[分类:中国理论家]]
 
[[分类:1892年生]][[分类:12月4日生]][[分类:1986年卒]]
 
[[分类:1892年生]][[分类:12月4日生]][[分类:1986年卒]]
 
[[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分类:一级八一勋章]][[分类: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分类:一级解放勋章]]
 
[[分类:一级八一勋章]][[分类: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分类:一级解放勋章]]

2024年2月27日 (二) 12:28的最新版本

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1],曾用名刘伯坚[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四川省开县人,1911年入伍,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他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9月至1982年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66年1月至1982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至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至1975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6月至1954年9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一系列重大战役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战功卓著,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不朽功勋,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

生平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同志出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他家境贫寒,自幼发愤苦读,学习成绩优异。在革命潮流的影响下,青年时代的刘伯承萌发了富国强兵、拯民于水火的思想。1911年,他参加了响应辛亥革命的学生军。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翌年参加四川讨袁(世凯)军。1914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等战争中,历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16年3月在攻克丰都县城的作战中右眼中弹致残。1923年在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中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指挥官。他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被誉为川中名将。同年秋,满怀热情追求真理的刘伯承结识了共产主义者杨闇公、吴玉章。1924年起,他随吴玉章到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考察,在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实际的过程中,经过认真探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步实现了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3]

1926年5月,刘伯承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他与杨闇公、朱德等发动泸州、顺庆(今南充)起义,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他率起义部队与四川军阀作战,策应北伐战争,实现了中共中央关于抑止川军东下威胁武汉的战略目的。1927年春,他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十五军军长。在大革命失败的严重时刻,他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1927年冬赴苏联,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在此期间,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对军事问题补充报告》,并提出了《南昌暴动始末记》的专门报告。1930年夏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12月到上海,协助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31年,奉命赴中央革命根据地。1932年1月,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0月,任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作战,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因反对军事指挥上的教条主义,被错误地撤销总参谋长职务,任第五军团参谋长。长征中,于1934年底重新担任红军总参谋长,并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指挥先遣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在这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他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协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他亲率干部团抢占皎平渡口,保证了部队顺利北渡金沙江。5月,任先遣队司令,与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部为全军开路。在进入大凉山时,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部队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接着,率红一师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他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与朱德一起同张国焘分裂党的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3]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伯承同志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1937年9月底,率部挺进山西,以太行山为依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他组织所部进行的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等著名战斗,痛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1938年起,与政治委员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等组织指挥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以及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等战役战斗,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他领导根据地军民,在日伪军控制的交通线上广泛开展破袭战。8月,指挥部队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组织实施正太、榆(社)辽(县)战役,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在日伪军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分割和封锁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形势下,他坚决执行主力地方化的方针,积极组织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游击集团,并组建大量武装工作队,实行“敌进我进”,向敌占区、交通线广泛出击,粉碎了日伪军频繁的“蚕食”和残酷的“扫荡”。同时多次反击了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对根据地的进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他与邓小平等领导根据地军民实行生产自给,减租减息,精兵简政,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1943年9月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返回晋冀鲁豫根据地,领导全区军民举行对日本侵略军的大反攻。[3]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同志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5年9月起,他与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所部反击向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军,指挥上党战役,一举全歼阎锡山部十三个师;接着,又挥师东向,发起邯郸战役,歼敌两个军大部,争取了一个军起义。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创造了组织大兵团作战和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的成功经验,粉碎了国民党军控制晋东南要地和打通平汉铁路的企图,巩固了华北解放区,掩护了我军在东北的战略展开,同时有力地配合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在重庆同蒋介石的和平谈判,对迫使蒋介石同意签订“双十协定”、“停战协定”,起了重要作用。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他与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以大踏步进退的运动战,十个月内连续组织了陇海、定陶、巨野、鄄南、滑县、巨(野)金(乡)鱼(台)和豫北等战役,歼灭和钳制了大量敌军,解放了大片地区,与其他战场互相配合挫败了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1947年6月底,根据党中央关于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决策,他与邓小平率十万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实施中央突破,首先发起鲁西南战役,连续歼敌九个半旅,巧妙地调动和迷惑了敌人。随后疾速挥师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深入敌腹心地区,威逼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远离根据地、无后方作战的困难条件下,依靠群众,立足生根,多次打破敌人重兵围攻。同年9月起,与出击陇海线的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豫西的陈谢兵团密切协同,在江淮河汉之间大量歼灭敌人。经过十个多月的艰苦作战,扩大了中原解放区,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防御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他与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中原部队进行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同徐淮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取得了歼敌五十五万余人的重大胜利。[3]

1949年4月,刘伯承同志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并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直出浙赣线,解放了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区。南京解放后,兼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市长。同年冬,与邓小平一起指挥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一部配合下进行了西南战役,出色地执行了中央提出的远距离迂回包围的作战方针,拊敌侧背,断敌逃路,大量歼敌;同时通过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促成大批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率部起义和投诚,在较短的时间内解放了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1950年1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他领导军民肃清匪患,恢复经济,筹划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为解放西南地区、巩固西南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3]

1950年底,刘伯承同志出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后又兼任政治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7年9月调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1959年后负责军委战略小组工作。他一贯主张“治军必先治校”,在军事院校工作中坚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指导教学和学术研究,在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外国军队的先进经验。他组织了大规模的教材编写和翻译工作,亲自撰写、审定和翻译了一批军政教材。他一贯尊重知识,爱惜人才。他重视合同作战的训练,在军事学院陆续开设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等系,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中级军事指挥员,并为后来建立各军兵种指挥院校和形成完整的军事院校体系奠定了基础,从而推动了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建设。他十分关注国防建设事业,深入部队,深入边防,进行调查研究,从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场准备,到单兵负荷的减轻,无不精心擘画和周密考虑。他提出的许多战略性的建议,在加强国防建设和保卫边疆的作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

长期以来,刘伯承同志刻苦攻读古今中外军事名著,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之中。他纵观全局,深谋远虑,把握战机,慎思断行,在指挥战略行动和重大战役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对于战略、战役、战术和教育训练、院校建设、司令部工作等都有精辟独到的论著,是我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朱德总司令曾称誉他“在军事理论上造诣很深,创造很多。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刘伯承同志的军事理论和实践,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

“文化大革命”中,他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反党乱军的活动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虽然身患重病,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3]

1982年后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职务。[4]

1986年10月7日17时4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四岁。[4]

中共第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届、二届、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军衔

荣誉

参考

  1. 刘伯承(1892~1986). 中共党史网
  2. 刘伯承. 中国政府网, 2007年11月16日
  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功勋卓著的名帅——刘伯承同志生平. 人民日报, 1986年10月17日第2版
  4. 4.0 4.1 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沉痛宣告刘伯承同志逝世. 人民日报, 1986年10月10日第1版
  5. 5.0 5.1 5.2 5.3 毛主席发布授予元帅军衔和勋章的两项命令. 人民日报, 1955年9月24日第1版
  6. 6.0 6.1 6.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 通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 并通过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的决议. 人民日报, 1955年9月24日第1版

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朱德 彭德怀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