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笋”的版本间的差异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勋章(人物)”为“勋章相关人物”) |
|||
(未显示4个用户的20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文件:黎笋.png|缩略图|黎笋(1978年)]] | [[文件:黎笋.png|缩略图|黎笋(1978年)]] | ||
− | '''黎笋'''<ref name="黎笋">[https://zh.daihoidang.vn/nhan-su/%E9%BB%8E%E7%AC%8B-1095.vnp | + | '''黎笋'''<ref name="黎笋">[https://zh.daihoidang.vn/nhan-su/%E9%BB%8E%E7%AC%8B-1095.vnp 黎笋] — 越南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ref> |
− | ('''Lê Duẩn''',1907年4月7日—1986年7月10日),原名'''黎文润'''('''Lê Văn Nhuận''' | + | ('''Lê Duẩn''',1907年4月7日—1986年7月10日),原名'''黎文润'''('''Lê Văn Nhuận'''),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60年9月至1976年12月)、[[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76年12月至1986年7月)。 |
+ | |||
==生平== | ==生平== | ||
− | |||
− | + | 1907年4月7日生于[[广治省]]赵峰县赵成乡厚坚村。 | |
+ | |||
+ | 1926年5月,在岘港市火车厅工作。 | ||
1927年,担任河内印度支那火车局河内办事处秘书。 | 1927年,担任河内印度支那火车局河内办事处秘书。 | ||
− | + | 1928年,加入新越革命党。 | |
1929年,加入青年革命越南协会。 | 1929年,加入青年革命越南协会。 | ||
− | + | 1930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 | |
1931年,担任北圻区委宣训部委员。 | 1931年,担任北圻区委宣训部委员。 | ||
− | + | 1931年4月20日,在海防市被逮捕,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分别被关押在火炉、山罗和昆岛等监狱。 | |
1936年,获释,继续在中圻从事革命活动。 | 1936年,获释,继续在中圻从事革命活动。 | ||
第23行: | 第25行: | ||
1937年,担任中圻区委书记职务。 | 1937年,担任中圻区委书记职务。 | ||
− | + | 1939年,当选中央委员会委员,同年底出席第六次中央委员会会议。 | |
1940年,在西贡时被法国殖民者逮捕,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第二次在昆岛服刑。 | 1940年,在西贡时被法国殖民者逮捕,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第二次在昆岛服刑。 | ||
第31行: | 第33行: | ||
1946-1954年,先后担任南部委员会书记和中央南方局党委书记。 | 1946-1954年,先后担任南部委员会书记和中央南方局党委书记。 | ||
− | + | 1951年,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入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 | |
1954-1957年,留在南部领导南部革命活动。 | 1954-1957年,留在南部领导南部革命活动。 | ||
− | 1957年,前往河内,继续担任[[胡志明]] | + | 1957年,前往河内,继续担任[[胡志明]]主席助理。 |
+ | |||
+ | 1960年9月,在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入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并担任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央军委书记职务。<ref name="黎笋"/> | ||
+ | |||
+ | 1969年,胡志明主席去世后,继续领导越南人民坚持进行抗美救国斗争。越南全国实现统一后,着手推行“[[印度支那联邦]]”计划。 | ||
+ | |||
+ | 1976年,党的四大将第一书记改称总书记后,一直担任总书记职务。 | ||
+ | |||
+ | 然而黎笋上台后,并没有以战后重建、恢复生产为主要工作重心,反而背弃胡志明的革命道路,效仿所谓“[[勃列日涅夫主义]]”,在苏联支持下扩充军备,加紧对老挝的控制,并在1978年发动了对柬埔寨的侵略战争。曾经由胡志明为了联合抗美救国需要而提出的“印度支那联邦”的设想竟成了黎笋对外扩张的理论依据。 | ||
− | + | 黎笋也紧跟苏联的反华步伐,悍然派兵占领了我国南海的六个岛屿,纵容越南边防军不断在中越陆地边境挑起争端,侵占我边疆、射杀我边境军民,并大规模驱逐华侨。由此,中越之间分歧和矛盾开始公开化,为日后[[中越战争]]的爆发引燃导火索。此外,在[[黄文欢]]流亡中国后,他揭露黎笋篡改删减了[[胡志明]]的遗嘱。尽管黎笋在世期间越方并未公开回应这些指责,但黎笋去世后3年,同时也是胡志明去世后20年的1989年,越方宣布胡志明的逝世时间延后了1天,还公开承认胡志明遗嘱还有一份附录。<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5/0511/c85037-26980031.html?from=singlemessage 解密档案披露的史事真相 ——世界社会主义史上若干重大事件考实择要] — 人民网,2015年05月11日</ref> | |
− | + | 1986年7月10日3时30分,在河内逝世。<ref>越共中央总书记黎笋病逝. 人民日报, 1986年7月11日第1版</ref> | |
− | + | 越共第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国会代表。<ref name="黎笋"/> | |
− | + | ==荣誉<ref>[https://vi.wikipedia.org/wiki/L%C3%AA_Du%E1%BA%A9n Lê Duẩn] — Wikipedia tiếng Việt</ref>== | |
− | + | * [[金星勋章]](1986年) | |
+ | * 苏联[[列宁勋章]](1982年1月22日) | ||
+ | * 捷克斯洛伐克[[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勋章]](1982年3月22日) | ||
+ | * 古巴[[何塞·马蒂勋章]](1982年) | ||
+ | * 老挝[[国家金质奖章]] | ||
+ | * 苏联[[列宁和平奖]](1980年4月) | ||
− | + | ==阅兵相关== | |
− | + | * 作为外国贵宾,参加了[[1977年11月7日红场阅兵式|1977年纪念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60周年红场阅兵式]]。 | |
− | |||
− | |||
− | |||
==参考== | ==参考== | ||
<references /> | <references /> | ||
− | [[分类:越南人物]] | + | |
− | [[分类:1907年生]][[分类:1986年卒]] | + | ==相关内容== |
+ | {{越南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 ||
+ | |||
+ | [[分类:越南人物]][[分类:越共最高领导人]] | ||
+ | [[分类:1907年生]][[分类:4月7日生]] | ||
+ | [[分类:1986年卒]] | ||
+ | [[分类:金星勋章]] | ||
+ | [[分类:列宁勋章相关人物]] | ||
+ | [[分类: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勋章]] | ||
+ | [[分类:何塞·马蒂勋章]] |
2025年1月9日 (四) 08:33的最新版本
黎笋[1] (Lê Duẩn,1907年4月7日—1986年7月10日),原名黎文润(Lê Văn Nhuận),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60年9月至1976年12月)、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76年12月至1986年7月)。
生平[编辑]
1907年4月7日生于广治省赵峰县赵成乡厚坚村。
1926年5月,在岘港市火车厅工作。
1927年,担任河内印度支那火车局河内办事处秘书。
1928年,加入新越革命党。
1929年,加入青年革命越南协会。
1930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
1931年,担任北圻区委宣训部委员。
1931年4月20日,在海防市被逮捕,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分别被关押在火炉、山罗和昆岛等监狱。
1936年,获释,继续在中圻从事革命活动。
1937年,担任中圻区委书记职务。
1939年,当选中央委员会委员,同年底出席第六次中央委员会会议。
1940年,在西贡时被法国殖民者逮捕,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第二次在昆岛服刑。
1946年,担任胡志明主席助理。
1946-1954年,先后担任南部委员会书记和中央南方局党委书记。
1951年,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入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
1954-1957年,留在南部领导南部革命活动。
1957年,前往河内,继续担任胡志明主席助理。
1960年9月,在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入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并担任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央军委书记职务。[1]
1969年,胡志明主席去世后,继续领导越南人民坚持进行抗美救国斗争。越南全国实现统一后,着手推行“印度支那联邦”计划。
1976年,党的四大将第一书记改称总书记后,一直担任总书记职务。
然而黎笋上台后,并没有以战后重建、恢复生产为主要工作重心,反而背弃胡志明的革命道路,效仿所谓“勃列日涅夫主义”,在苏联支持下扩充军备,加紧对老挝的控制,并在1978年发动了对柬埔寨的侵略战争。曾经由胡志明为了联合抗美救国需要而提出的“印度支那联邦”的设想竟成了黎笋对外扩张的理论依据。
黎笋也紧跟苏联的反华步伐,悍然派兵占领了我国南海的六个岛屿,纵容越南边防军不断在中越陆地边境挑起争端,侵占我边疆、射杀我边境军民,并大规模驱逐华侨。由此,中越之间分歧和矛盾开始公开化,为日后中越战争的爆发引燃导火索。此外,在黄文欢流亡中国后,他揭露黎笋篡改删减了胡志明的遗嘱。尽管黎笋在世期间越方并未公开回应这些指责,但黎笋去世后3年,同时也是胡志明去世后20年的1989年,越方宣布胡志明的逝世时间延后了1天,还公开承认胡志明遗嘱还有一份附录。[2]
1986年7月10日3时30分,在河内逝世。[3]
越共第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国会代表。[1]
荣誉[4][编辑]
- 金星勋章(1986年)
- 苏联列宁勋章(1982年1月22日)
- 捷克斯洛伐克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勋章(1982年3月22日)
- 古巴何塞·马蒂勋章(1982年)
- 老挝国家金质奖章
- 苏联列宁和平奖(1980年4月)
阅兵相关[编辑]
- 作为外国贵宾,参加了1977年纪念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60周年红场阅兵式。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越南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
---|
胡志明(主席) → 黎笋 → 长征 → 阮文灵 → 杜梅 → 黎可漂 → 农德孟 → 阮富仲 → 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