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多加多夫”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文本替换 - 替换“分类:大清洗(死亡)”为“分类:大清洗遇害”)
标签移动网页编辑 移动版编辑
(文本替换 - 替换“分类:大清洗遇害”为“分类:因大清洗遇害”)
标签移动网页编辑 移动版编辑
第60行: 第60行:
 
[[分类:苏联人物]][[分类:俄罗斯族]][[分类:苏联革命家]]
 
[[分类:苏联人物]][[分类:俄罗斯族]][[分类:苏联革命家]]
 
[[分类:1888年生]][[分类:8月20日生]][[分类:1937年卒]]
 
[[分类:1888年生]][[分类:8月20日生]][[分类:1937年卒]]
[[分类:大清洗遇害]]
+
[[分类:因大清洗遇害]]

2024年2月3日 (六) 06:12的版本

亚·伊·多加多夫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多加多夫[1]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Дога́дов,1888年8月8[20]日—1937年10月26日),苏联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俄罗斯族,基辅省莱舍沃人,1903年参加工作,190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隆瑞莫党校毕业。

他曾担任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组织局委员(1924年6月至1930年7月)、全联盟工会中央委员会(第一)秘书长(1921年5月至1930年5月),参加过第一次俄国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领导了苏联工会组织的工作,最终在大清洗中遇害。

生平

1888年8月8[20]日,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多加多夫生于基辅省莱舍沃县凯普村的一个园丁家庭,曾就读于桑丘尔斯克市立学校。

1903年,进入喀山铸铁厂工作。

1905年,他在喀山加入党组织,在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在该地组织工人纠察队。

1906年,在喀山领导冶金工会工作,被选为喀山工会中央地下局书记。

1907年,他被沙俄当局逮捕并被流放至乌斯季瑟索利斯克。在抵达流放地后,他与当地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取得联系。

1909年,他从流放地获释后前往巴库,在巴巴耶夫油田担任铸造工人,与斯·格·邵武勉阿·萨·耶努吉泽等高加索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工事。

1910年底,他被送往巴黎隆瑞莫党校学习。次年秋,从党校毕业后被派往喀山负责党组织工作,之后他参加了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

1912年3月10日,他在圣彼得堡被捕,随后被流放至维亚特卡省亚兰斯克

1914年,他被征召进旧军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被选为旅、师和集团军一级士兵委员会主席,随后又参加了十月革命

1918年2月,他回到喀山,被选为喀山省工会主席,随后又担任喀山省国民经济会议主席团委员。

1920年,任鞑靼社会主义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劳动人民委员兼鞑靼工会主席,期间,他坚决反对鞑靼进行自治。

1921年5月25日,当选为全联盟工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兼秘书长。此外,他还担任了全联盟工会中央委员会驻苏联劳动国防会议代表,赤色职工国际执行局委员。

1924年6月2日,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组织局委员

1929年6月1日,当选为全联盟工会中央委员会第一秘书长。

1930年,任苏联最高国民经济会议副主席。同年7月13日,改选为联共(布)中央组织局候补委员。

1931年,任外高加索党委监察委员会主席兼工农检查人民委员。

1932年2月4日,增选为联共(布)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候补委员。10月2日,不再担任联共(布)中央组织局候补委员。

1934年,任苏联人民委员会苏维埃监察委员会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代表。

1937年5月,他在大清洗中遭人陷害并被开除党籍。次月21日,被捕。

1937年10月26日,他被指控参加反苏恐怖活动,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判处死刑,当天被枪杀。

1956年7月14日,他获得平反。次年12月31日,被苏共中央主席团恢复党籍。

俄共(布)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组织局委员,十六届(至1932年10月)中央组织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十六届(1932年2月起)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十六届(1932年2月)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候补委员。第四届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十届、十三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参考